列傳第三十七

李靈崔鑒

李靈,字虎符,趙郡人,高平公順從父兄也。父勰,字小同,恬靜好學(xué),有聲趙魏。太祖平中原,聞勰已亡,哀惜之,贈宣威將軍、蘭陵太守。神?中,世祖征天下才俊,靈至,拜中書博士,轉(zhuǎn)侍郎。從駕臨江,除淮陽太守。靈以學(xué)優(yōu)溫謹(jǐn),選授高宗經(jīng)。后加建威將軍、中散、內(nèi)博士,賜爵高邑子。高宗踐祚,除平南將軍、洛州刺史而卒,時(shí)年六十三。帝追悼之,贈散騎常侍、平東將軍、定州刺史、鉅鹿公,謚曰簡。

子恢,襲子爵。高宗以恢師傅之子,拜員外散騎常侍、安西將軍、長安鎮(zhèn)副將,進(jìn)爵為侯,假鉅鹿公;逝d元年,鎮(zhèn)軍大將軍、東平王道符謀反,殺恢及雍州刺史魚玄明、雍州別駕李允等;謺r(shí)年四十八。顯祖愍之,追贈恢散騎常侍、鎮(zhèn)西將軍、定州刺史、鉅鹿公,謚曰貞。

恢長子悅祖,襲爵高邑侯,例降為伯。卒。

子瑾,字伯瓊。太和中,拜奉朝請,后襲爵。轉(zhuǎn)司徒、廣陽王嘉集曹參軍,太尉、高陽王雍長流參軍,太尉、清河王懌記室參軍。后除中堅(jiān)將軍、步兵校尉。葛榮反于河北,所在殘害,詔瑾持節(jié)兼吏部郎中、東北道吊慰大使。至冀州,值葛榮圍逼,敕授瑾防城都督。時(shí)瑾以二子自隨,次子戰(zhàn)死,瑾恐動人情,忍哀輟哭。城陷沒賊,既而走免。永安初,拜左將軍、太中大夫、殷州大中正,累遷衛(wèi)將軍、右光祿大夫、太尉諮議參軍。天平初,除車騎將軍、大司農(nóng)卿,中正如故。瑾淳謹(jǐn)好學(xué),老而不倦。元象元年秋卒,年六十五。贈使持節(jié)、都督定瀛殷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定州刺史。

子景威,襲。武定末,西汝陰太守。齊受禪,爵例降。

悅祖弟顯甫,本州別駕,遷步兵校尉。從駕南討,以功賜爵平棘子,行并州事。尋除河北太守。卒,贈顯武將軍、安州刺史,謚曰威。

子元忠,武定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晉陽縣開國伯。

子搔,武定末,河內(nèi)太守。

顯甫次弟華,字寧夏。初為羽林中郎、武騎侍郎、步兵校尉,轉(zhuǎn)直閤將軍、武衛(wèi)將軍。華膂力過人,頗有將略,每從征伐,頻著軍功。賜爵欒城子,定州驃騎長史、輔國將軍、中山太守。卒,贈前將軍、幽州刺史。有八子。

長子構(gòu),襲爵,至通直散騎常侍。卒,贈殷州刺史。

次敬義,司徒長流參軍、兼光祿少卿、平北將軍、光祿大夫。卒,贈本將軍、殷州刺史。

次叔向,為徐州鎧曹參軍,帶郭浦戍主。值刺史元法僧叛,逼入蕭衍。

次幼緒,早亡。

次季脩,博陵、常山二郡太守。

次世干,次稚明,兄弟并不修名行,險(xiǎn)暴無禮,為時(shí)所賤。

華弟憑,字青龍。秘書主文中散,累遷冀州征東長史、太子中舍人。阿附趙脩,超遷司空長史、給事黃門侍郎、武衛(wèi)將軍、定州大中正。坐脩黨免官。后除趙郡太守。卒。

子道嘉,字同吉。豫州外兵參軍、汝陽太守。

同吉弟文衡,開府行參軍。

恢弟綜,行河間郡,早卒。

綜子遵,字良軌,有業(yè)尚。初拜奉朝請、尚書度支郎。遷洛,為營構(gòu)將。高祖南伐,為行臺郎。車駕還,拜太子步兵校尉。世宗初,轉(zhuǎn)步兵校尉,兼散騎侍郎副盧昶東北道使。拜司空諮議,加中壘將軍。京兆王愉以征東將軍為冀州刺史,遵為愉府司馬。愉反,召集州府以告之,遵不從,為愉所害。時(shí)年四十四。事平,詔賜帛二百匹,贈征虜將軍、幽州刺史,謚曰簡,拜子渾給事中。

渾,字季初。武定末,大司農(nóng)卿。

渾弟繪,字敬文。齊王丞相府司馬。

繪弟系,字乾經(jīng)。少聰惠,有才學(xué),與舅子河間邢昕少相倫輩,晚不逮之。初為征東法曹參軍,后除奉車都尉,加寧遠(yuǎn)將軍。尋拜大司馬廣陵王錄事參軍。府解,還鄉(xiāng)里。征拜冠軍將軍、中散大夫。齊獻(xiàn)武王從子永樂為濟(jì)州刺史,聞而請與相見,待以賓交之禮。及永樂薨,系送葬還都。蕭衍遣使朝貢,侍中李神俊舉系為尚書南主客郎。系前后接對凡十八人,頗為稱職。齊文襄王攝選,以系為司徒諮議參軍,因謂之曰:「自郎署至此,所謂不次,以卿人才,故有此舉耳。」尋加征虜將軍。武定五年,兼散騎常侍,使蕭衍,與其二兄前后將命,時(shí)人稱之。太尉高岳出討,以系為大都督司馬。師還,拜太子家令。七年八月卒,時(shí)年四十六,時(shí)人傷惜之。齊初,贈平東將軍、北徐州刺史,謚曰文。

靈弟均,趙郡太守。

均子璨,字世顯。身長八尺五寸,衣貌魁偉。受學(xué)于梁祚。興安中,為秘書中散、本州別駕,轉(zhuǎn)趙郡、常山二郡太守。遷中書郎,雅為高允所知。天安初,劉彧徐州刺史薛安都舉彭城降,詔鎮(zhèn)南大將軍、博陵公尉元,鎮(zhèn)東將軍、城陽公孔伯恭等率眾迎之。顯祖復(fù)以璨參二府軍事。軍達(dá)九里山,安都率文武出迎,元不加禮接。安都還城,使遂不至。時(shí)劉彧將張永、沈攸之等率眾先屯下磕,元令璨與中書郎高閭?cè)肱沓钦f安都,安都即與俱載赴軍。元等入城,收管龠。其夜,永攻南門不克,退還。時(shí)永輜重在武原,璨勸元乘永之失據(jù),攻永米船,大破之,斬首數(shù)千級。時(shí)大雪寒,永軍凍死者萬計(jì),于是遂定淮北。加璨寧朔將軍,與張讜對為兗州刺史,綏安初附。以參定徐州之功,賜爵始豐侯,加建武將軍。延興元年,年四十,卒,謚曰懿。

子元茂,太和八年襲爵。加建武將軍。以寬雅著稱。囗又例降。拜司徒司馬,尋除振威將軍、南征別將、彭城鎮(zhèn)副將,民吏安之。賞帛百匹、谷二百斛。太和二十年,年四十四,卒,贈顯武將軍、徐州刺史,謚曰順。

子秀之,字鳳起。初除京兆王參軍,轉(zhuǎn)員外散騎侍郎。襲爵,拜尚書都官郎。

秀之弟子云,字鳳升。司空參軍,轉(zhuǎn)外兵參軍、本州治中。

子云弟子羽,字鳳降。征南法曹參軍。

子羽弟子岳,字鳳歭。員外郎、大司馬祭酒。秀之等早孤,事母孝謹(jǐn),兄弟并容貌魁偉,風(fēng)度審正,而皆早卒。

鳳升子道宗,武定末,直閤將軍。

道宗弟道林,司徒中兵參軍。

元茂弟宣茂,太和初,拜中書博士。稍遷司空諮議,轉(zhuǎn)司馬,監(jiān)營構(gòu)事。出除寧朔將軍,試守正平郡,不拜。兼定州大中正。坐受鄉(xiāng)人財(cái)貨,為御史所劾,除名為民。從駕征新野,又從討樊鄧。持節(jié)、兼散騎常侍、東南二道使。景明中,除平陽太守,以罪左遷步兵校尉。正始初,除太中大夫,遷光祿大夫。宣茂議明堂之制,以五室為長,與游肇往復(fù),肇善之。遷平東將軍、幽州刺史。延昌二年卒,年五十九。遺言薄葬。贈本將軍、齊州刺史,謚曰惠。

子藉之,字脩遠(yuǎn)。性謹(jǐn)正,粗涉書史。歷員外郎、給事中、司徒諮議參軍、前將軍、太中大夫。著《忠誥》一篇,文多不載。永熙初卒,年五十四。贈中軍將軍、定州刺史。

子徹,字伯倫。武定末,司空主簿。

藉之弟志,字敬遠(yuǎn),有氣尚。州主簿。

子長瑜,郡功曹。

敬遠(yuǎn)弟幼遠(yuǎn),性粗暴,每為劫盜,刺史錄殺之。

宣茂弟叔胤,舉秀才,著作佐郎。歷廣陵王諮議、南趙郡太守。在位九載,有政績。景明三年卒,年三十六。謚曰惠。

子弼,字延軌。位至相州錄事參軍。

弼弟翼,字景業(yè)。初為蕩寇將軍、齋帥。又除員外郎,遷尚書郎,仍齋帥。建義初,遇害河陰。贈平北將軍、定州刺史。

叔胤弟仲胤,自中書學(xué)生,歷公府主簿、從事中郎、諫議大夫、尚書左丞。卒,賜帛一百匹、布五十匹、綿五十斤,贈鎮(zhèn)遠(yuǎn)將軍、光州刺史,謚曰恭。

少子子仁,尚書主客郎。

崔鑒,字神具,博陵安平人。父綽,少孤,學(xué)行修明,有名于世。與盧玄、高允、李靈等俱被征,語在《允傳》。尋以母老固辭,后為郡功曹而卒。鑒頗有文學(xué),自中書博士轉(zhuǎn)侍郎。延興中受詔使齊州,觀省風(fēng)俗,行兗州事。以功賜爵廬縣子。出為奮威將軍、東徐州刺史。鑒欲安悅新附,民有年老者,表求假以守、令,詔從之。又于州內(nèi)冶銅以為農(nóng)具,兵民獲利。卒,贈冠軍將軍、青州刺史、安平侯,謚曰康。

子合,字貴和,少有時(shí)譽(yù)。襲爵桐廬子,為中書學(xué)生、主文中散、太尉諮議參軍、本州大中正。出為常山太守,卒于郡,時(shí)年二十七。

長子脩義,有風(fēng)望,襲爵。自司徒默曹參軍再遷寧遠(yuǎn)將軍、新野太守。還,除太尉掾,出為冀州征東府長史。卒,年四十五。

長子放寬,襲爵。齊受禪,例降。

合弟秉,少有志氣。太和中,為中書學(xué)生,拜奉朝請,轉(zhuǎn)徐州安東府錄事參軍。陽平王頤之為定州,秉復(fù)為衛(wèi)軍府錄事參軍,帶毋極令。時(shí)甄琛為長史,因公事言競之間,秉以拳擊琛,墜于床下。琛以本縣長,笑而不論。其豪率若此。

彭城王勰征壽春,秉從行,招致壯俠,以為部卒。勰目之,謂左右曰:「吾當(dāng)寄膽氣于此人。」后為司空主簿,轉(zhuǎn)掾、城門校尉、長兼司空司馬。遷長史,加輔國將軍。出除左將軍、廣平內(nèi)史,大納財(cái)貨,為清論所鄙。入為司徒左長史。未幾,除平東將軍、光祿大夫。尋加安西將軍,出除燕州刺史。時(shí)天下多事,遂為杜洛周攻圍。秉堅(jiān)守歷年,朝庭遣都督元譚與秉第二子仲哲赴救。譚敗,仲哲死之。秉遂率城民奔定州,坐免官。尋除撫軍將軍,行相州事,轉(zhuǎn)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孝昌末,冀州流民聚于河外,因立東冀州,除秉為刺史,加征東將軍。不之任。永安二年,遷衛(wèi)將軍、右光祿大夫。秉年老被疾,上表辭事,詔不許。元顥入洛,秉避居陽武。二年,除散騎常侍、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太昌中,除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常侍,左光祿如故。頻以老病乞解。永熙三年去職。天平四年薨,年七十八。贈使持節(jié)、侍中、都督定瀛滄三州諸軍事、本將軍、尚書令、司徒公、定州刺史,謚曰靖穆。

長子忻,字伯悅,有世干。為荊州平南府外兵參軍。北道行臺常景引為行臺郎,又啟除員外郎,復(fù)為安遠(yuǎn)將軍、尚書左中兵郎中。以鄭儼之甥,兼尚書左丞。莊帝初,遇害于河陰,年四十二。贈鎮(zhèn)軍將軍、殿中尚書、冀州刺史。

忻弟仲哲。生為祖母宋氏所養(yǎng),早有知識,六歲宋亡,啼慕不止,見者悲之。性恢達(dá),常以將略自許。辟司徒行參軍。假寧朔將軍、統(tǒng)軍,從廣陽王淵北討,擊柔玄賊,破之,賜爵安平縣男。及父秉于燕州被圍,泣訴朝庭,遂除別將,與都督元譚赴援。到下口,遇賊,仲哲戰(zhàn)歿,時(shí)年三十五。

長子長瑜,武定中,儀同開府中兵參軍。

長瑜弟叔瓚,司徒田曹參軍。

仲哲弟叔彥,撫軍將軍。

叔彥弟季通,武定中,兼司農(nóng)少卿。

季通小弟季良,風(fēng)望閑雅。自太學(xué)博士從都督李神軌征討有功,賜爵蒲陰縣男。尋除著作佐郎、通直散騎侍郎,轉(zhuǎn)征虜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太尉長史。及秉還鄉(xiāng),季良亦去職歸養(yǎng)。后除中軍將軍、光祿大夫。先秉卒于家,時(shí)年三十六。贈車騎將軍、尚書右仆射、定州刺史,謚曰簡。

秉弟習(xí),字貴禮,有世譽(yù)。歷司徒主簿、彭城王勰開府屬。遷幽州長史、博陵太守,吏民愛敬之。在郡九年,轉(zhuǎn)河?xùn)|太守,卒于郡,年五十一。贈中山太守。孝昌三年,重贈后將軍、并州刺史。

長子世儒,字希業(yè)。卒于大司馬從事中郎。

世儒第三弟叔業(yè),武定中,南兗州別駕。

秉從父弟廣,字仲慶,有議干。初為中書學(xué)生。高祖時(shí),殿中郎中,歷通直散騎侍郎、太子步兵校尉。詔守尚書左丞。父憂去職。后任城王澄為揚(yáng)州,引廣為鎮(zhèn)南府長史,以母老辭。景明末,卒于家。贈安遠(yuǎn)將軍、光州刺史。

子元獻(xiàn),字世俊,頗有學(xué)識。舉秀才,不行。后卒于鄉(xiāng)里。

廣弟文業(yè),為中書博士,轉(zhuǎn)司徒主簿。城陽王鸞為定州刺史,引為治中。年四十九卒。子伯謙,武定末,司空諮議參軍。

史臣曰:李以儒俊之風(fēng),當(dāng)旌帛之舉;崔以文雅之烈,應(yīng)利用之科。世家有業(yè),余慶不已,人位繼軌,亦為盛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