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卷 表第一
世表
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天地人之初,一焉耳矣。天動也,有恒度;地靜也,有恒形;人動靜無方,居止靡常。天主流行,地主蓄泄,二氣無往而弗達(dá),亦惟人之所在而畀付焉。
庖犧氏降,炎帝氏、黃帝氏子孫眾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無窮,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孫,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贾钗闹苤畷,遼本炎帝之後,而耶律儼稱遼為軒轅後。儼志晚出,盍從周書。蓋炎帝之裔曰葛烏菟者,世雄朔陲,後為冒頓可汗所襲,保鮮卑山以居,號鮮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庫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見于此。
隋、唐之際,契丹之君號大賀氏。武后遣將擊潰其眾,大賀氏微,別部長過折代之。過折尋滅,迭剌部長涅里立迪輦組里為阻午可汗,更號遙輦氏。唐賜國姓,曰李懷秀。既而懷秀叛唐,更封楷落為王。而涅里之後曰耨里思者,左右懷秀?渲劣谇鶐装倌,國勢復(fù)振。
至耨里思之孫曰阿保機(jī),功業(yè)勃興,號世里氏,是為遼太祖。於是世里氏與大賀、遙輦號「三耶律」。自時厥後,國日益大。起唐季,涉五代、宋,二百馀年。
名隨代遷,字傳音轉(zhuǎn),此其言語文字之相通,可考而知者也。其所不可知者,有若奇首可汗、胡剌可汗、蘇可汗、昭古可汗,皆遼之先,而世次不可考矣。摭其可知者,作遼世表。
帝統(tǒng)契丹先世。
漢冒頓可汗以兵襲東胡,滅之。馀眾保鮮卑山,因號鮮卑。
魏青龍中,部長比能稍桀驁,為幽州刺史王雄所害,散徙潢水之南,黃龍之北。
晉鮮卑葛烏菟之後曰普回。普回有子莫那,自陰山南徙,始居遼西。九世為慕容晃所滅,鮮卑眾散為宇文氏,或?yàn)閹炷?或?yàn)槠醯ぁ?/p>
元魏契丹國在庫莫奚東,異族同類,東部鮮卑之別支也,至是始自號契丹。為慕容氏所破,俱竄松漠之間。道武帝登國間,大破之,遂與庫莫奚分背。經(jīng)數(shù)十年,稍滋蔓,有部落於和龍之北數(shù)百里。太武帝太平真君以來,歲致名馬。獻(xiàn)文時,使莫弗紇何辰來獻(xiàn),始班諸國末,欣服。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部、黎部吐六于部以名馬文皮來貢,得交市于和龍、密云之間。太和三年,高句麗與蠕蠕謀取地豆于以分之,契丹懼,莫弗賀勿于率其部落車三千乘、眾萬馀口內(nèi)附,止於白狼水東。
北齊天保四年九月,契丹犯塞,文宣帝親討之,至平州,乃趨長塹。司徒潘相樂率精騎五千,自東道趨青山;安德王韓軌帥騎四千東斷走路。帝親山嶺奮擊,虜男女十馀萬,雜畜數(shù)十萬。相樂又於青山大破別部,所虜生口分置諸州。復(fù)為突厥所逼,又以萬家寄處高麗境內(nèi)。
隋開皇四年,率諸莫弗賀來謁。五年,悉眾款塞,高祖納之,聽居故地。六年,諸部相攻不止,又與突厥相侵,高祖使使諭解之。別部出伏等違高麗,率眾內(nèi)附,置於渴奚那頡之北。開皇末,別部四千馀戶違突厥來降,高祖給糧遣還;固辭不去,部落漸眾。遂北徙,逐水草,當(dāng)遼西正北二百里,依紇臣水而居。東西亙五百里,南北三百里,分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馀。有征伐,酋帥相與議之,興兵則合符契。突厥沙缽略可汗遣吐屯潘垤統(tǒng)之,契丹殺吐屯。大業(yè)七年,貢方物。
唐契丹地直京師東北五千里而蠃,東距高麗,西奚,南營州,北、室韋,阻冷陘山以自固。射獵居處無常。其君大賀氏有勝兵四萬,析八部,臣于突厥,以為俟斤。凡調(diào)發(fā)攻戰(zhàn),則諸部畢會,獵則部得自行。與奚不平,每斗不利,輒遁保鮮卑山。武德初,」七:大帥孫敖曹與長突地稽俱來朝。二年,入犯平州境。六年,君長咄羅獻(xiàn)名馬、豐貂。貞觀二年,摩會來降,突厥請以梁師都易契丹,太宗曰:「契丹、突厥不同類,師都唐編戶,我將擒之,不可易降者!谷,摩會入朝,賜鼓,由是有常貢。帝伐高麗,悉發(fā)契丹、奚首領(lǐng)從軍。還過營州,以窟哥為左武衛(wèi)將軍。大帥辱紇主據(jù)曲率眾來歸,即其部為玄州,以據(jù)曲為刺史,隸營州都督府?吒缗e部內(nèi)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都督,封無極男,賜姓李氏。以達(dá)稽部為峭落州,紇便部為彈汗州,獨(dú)活部為無逢州,芬問部羽陵州,突便部為日連州,芮奚部為徒河州,墜斤部為萬丹州,伏部為匹黎、赤山二州,俱隸松漠府,以辱紇主為刺史。窟哥死,與奚叛,行軍總管阿史德樞賓執(zhí)松漠都督阿不固,獻(xiàn)于東都?吒缍䦟O:曰枯莫離,彈汗州刺史、歸順郡王;曰盡忠,松漠都督。敖曹曾孫曰萬榮,歸誠州刺史。時營州都督趙文數(shù)侵侮其下,盡忠等怨望,與萬榮共舉兵,殺文,據(jù)營州,自號「無上可汗」,推萬榮為帥。不二旬,眾數(shù)萬,攻崇州,執(zhí)擊討副使許欽寂。武后怒,詔將軍曹仁師等二十八將擊之,更號萬榮曰「萬斬」,盡忠曰「盡滅」。戰(zhàn)西硤石黃獐谷,王師敗績。進(jìn)攻平州,不克。武后益發(fā)兵擊契丹。萬榮夜襲檀州,清邊道副總管張九節(jié)拒戰(zhàn),萬榮敗走。俄盡忠死,突厥默啜襲破其部。萬榮收散兵,復(fù)振。別將駱務(wù)整、何阿小入冀州,殺刺史陸寶積,掠數(shù)千人。武后聞盡忠死,詔夏官尚書王孝杰等率兵十七萬討萬榮,戰(zhàn)東硤石,敗績,孝杰死之,萬榮進(jìn)屠幽州。又詔御史大夫婁師德等率兵二十萬擊之,萬榮乘銳,鼓行而南,殘瀛州屬縣。神兵道總管楊玄基率奚掩擊,大破萬榮,執(zhí)何阿小,別將李楷固、駱務(wù)整降。萬榮委軍走,玄基與奚四面合擊,萬榮眾潰,東走。張九節(jié)設(shè)三伏待之。萬榮窮蹙,與家奴輕騎走潞河?xùn)|,憊甚,臥林下。奴斬其首以獻(xiàn),九節(jié)傳東都。契丹馀眾不能立,遂附突厥。開元二年,盡忠從父弟失活率部落歸唐。
失活,玄宗賜丹書鐵券。開元四年,與奚長李大偕來,詔復(fù)置松漠府,以失活為都督,封松漠郡王;仍置靜析軍;以失活為經(jīng)略大使,八部長皆為刺史。五年,以楊氏為永樂公主下嫁失活。六年,卒。
娑固,失活之弟,帝以娑固襲爵。開元七年十一月,娑固與公主來朝。衙官可突于勇悍,得眾心,娑固欲除之;事泄,可突于攻之,娑固奔營州。都督許欽澹及奚君李大攻可突于,不勝,娑固、大皆死。韓愈作可突干,劉娽、宋祁及唐會要皆作可突于。
郁于,娑固從父弟也,可突于推以為主,遣使謝罪,玄宗冊立襲娑固位。開元十年,郁于入朝,以慕容氏為燕郡公主下嫁郁于,卒。
咄于,郁于之弟,襲官爵。開元十三年,咄于復(fù)與可突于猜阻,與公主來奔,改封遼陽王。
邵固,咄于之弟,國人共立之。開元十三年冬,朝于行在,從封禪泰山,改封廣化郡王,以陳氏為東光公主下嫁邵固。十八年,為可突于所弒,以其眾降突厥,東光公主走平盧。
屈列,不知其世系,可突于立之。開元二十二年六月,幽州節(jié)度使張宇大破可突于。」一八:十二月,又破之,斬屈列及可突于等,傳首東都,馀眾散走山谷。
過折,本契丹部長,為松漠府衙官,斬可突于及屈列歸唐。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立之,封北平郡王。是年,可突于馀黨泥禮弒過折,屠其家,一子剌乾走安東,拜左驍衛(wèi)將軍。自此,契丹中衰,大賀氏附庸於奚王,以通于唐,朝貢歲至。至德、寶應(yīng)間再至,大歷中十三至,貞元九年、十年、十一年三至,元和中七至,太和、開成間四至。泥禮,耶律儼遼史書為涅里,陳大任書為雅里,蓋遼太祖之始祖也。
李懷秀,唐賜姓名,契丹名迪輦俎里,本八部大帥。天寶四年降唐,拜松漠都督。安祿山表請討契丹,懷秀發(fā)兵十萬,與祿山戰(zhàn)潢水南,祿山大敗,自是與祿山兵連不解。耶律儼紀(jì)云,太祖四代祖耨里思為迭剌部夷離,遺將只里姑、括里,大敗范陽安祿山于潢水,適當(dāng)懷秀之世。則懷秀固遙輦氏之首君,為阻午可汗明矣。
楷落,以唐封恭仁王,代松漠都督,遂稱契丹王。其後大,貞元四年,犯北邊,幽州以聞。自祿山反,河北割據(jù),道隔不通,世次不可悉考。
契丹王屈戍,武宗會昌二年授云麾將軍,是為耶瀾可汗。幽州節(jié)度使張仲武奏契丹舊用回鶻印,乞賜圣造,詔以「奉國契丹」為文。高麗古今錄作屈戌。
契丹王習(xí)爾,是為巴剌可汗。咸通中,再遣使貢獻(xiàn),部落強(qiáng)。
契丹王欽德,習(xí)爾之族也,是為痕德可汗。光啟中,鈔掠奚、室韋諸部,皆役服之,數(shù)與劉仁恭相攻。晚年政衰。八部大人,法常三歲代,迭剌部耶律阿保機(jī)建旗鼓,自為一部,不肯受代,自號為王,盡有契丹國,遙輦氏遂亡。
蕭韓家奴有言,先世遙輦可汗之後,國祚中絕,自夷離雅里立阻午可汗,大位始定。今以唐史、遼史叁考,大賀氏絕于邵固,雅里所立則懷秀也,其間唯屈列、過折二世。屈列乃可突于所立,過折以別部長為雅里所殺。唐史稱泥里為可突于馀黨,則可汗者,殆為屈列耶?
※?庇
一:耨里思之孫曰阿保機(jī)孫,據(jù)太祖紀(jì)贊及下文「太祖四代祖耨里思」,應(yīng)是玄孫。
二:為慕容晃所滅據(jù)晉書一○九前燕載記,「晃」應(yīng)作。
三:始班諸國末欣服按此源於魏書一○○契丹傳:「得班饗於諸國之末」,「心皆忻慕」,「莫不思服」,欣服二字,語義不完。
四:萬丹部至黎部萬丹部,按營衛(wèi)志中及魏書一○○、新唐書二一九契丹傳并作悉萬丹部。日連部,連原誤「速」,據(jù)營衛(wèi)志中及魏書、新唐書契丹傳改。伏弗郁、羽陵、匹、黎等部叁卷三二※?庇。
五:長塹塹原誤「漸」,據(jù)北齊書四文宣紀(jì)及北史九四契丹傳改。
六:紇臣水按隋書八四、北史九四契丹傳作托紇臣水。
七:武德初初原作「中」,據(jù)下文二年及舊唐書一九九下契丹傳改。
八:辱紇主據(jù)曲辱紇主原誤「紇主」,據(jù)新唐書二一九契丹傳改。據(jù)曲,叁卷三二※?庇。
九:阿不固按新唐書契丹傳作阿卜固。
一○:敖曹曾孫曰萬榮曾孫,舊唐書契丹傳同。新唐書契丹傳作「有孫曰萬榮」。
一一:神兵道總管楊玄基原作神兵總管楊立基,據(jù)新唐書契丹傳改。
一二:五年以楊氏為永樂公主下嫁失活按舊唐書契丹傳,「開元三年,其首領(lǐng)李失活率種落內(nèi)附。明年,失活入朝,封宗室外甥女楊氏為永樂公主以妻之。」
一三:咄于按新、舊唐書契丹傳及通考三四五并作吐于。
一四:遼陽王按新、舊唐書契丹傳作遼陽郡王。
一五:邵固咄于之弟按新、舊唐書契丹傳作李盡忠之弟。
一六:東光公主新、舊唐書契丹傳作東華公主。
一七:屈列新唐書契丹傳作屈烈,張九齡曲江集八作據(jù)埒。
一八: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新、舊唐書契丹傳并作幽州長史張守。按當(dāng)時張守官銜為「幽州節(jié)度副大使、幽州長史兼御史大夫」,見曲江集九。
一九:過折按曲江集卷五、卷八作郁捷,卷九、卷十一作過折。遇、郁音同,過似應(yīng)作遇。
二○:大歷中十三至原誤「大歷十二年」,據(jù)新唐書契丹傳改。按大歷凡十四年,約每年一次。
二一:契丹名迪輦俎里按上文作迪輦組里。
二二:懷秀發(fā)兵十萬按新唐書契丹傳,安祿山發(fā)幽州、云中、平盧、河?xùn)|兵十馀萬。非懷秀發(fā)兵十萬。
二三:世次不可悉考按百官志一,遙輦九帳大常袞司已列遙輦九世可汗世次。
二四:授云麾將軍是為耶瀾可汗「是為耶瀾可汗」原在下文「幽州節(jié)度使」下,誤以屈戍為幽州節(jié)度使。據(jù)新唐書契丹傳改。
二五:習(xí)爾新唐書契丹傳作習(xí)爾之。
- 上一篇:第六十四卷 表第二
- 下一篇:第六十二卷 志第三十一
- 七 亂宮闈太子淫母妃 宴仲秋康熙祭上蒼
- 六十二回 蘇舜卿含冤歸太虛 劉墨林暴怒斥禽獸
- 齊宿瘤女
- 景公病水夢與日斗晏子教占夢者以對第六
- 伯夷列傳第一
- 卷一百三十六
- 魯季敬姜
- 卷一百八十三
- 一百二十九回 戀舊情雍正幸引娣 慰小妾允祉違圣旨
- 魏芒慈母
- 卷二百一十三
- 列傳第八十九
- 第十七章 聰敏
- 十三 張五哥君前訴冤情 十三爺府邸賞親兵
- 隋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 卷二十八
- 三十四 入地牢明珠受酷刑 抗權(quán)貴劉華報(bào)君恩
- 第六章 潞河驛奸宄逞淫戲 瞞真情巧舌釋新憾
-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 六十一回 稱名士偏遇大方家 探情人又見死對頭
- 景公逐得斬竹者囚之晏子諫第三
-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
- 列傳第六宗室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第三十一章 貴婦人慈心憫沉淪 帝乾隆雷雨理國政
- 列傳第二十 范泰王淮之王韶之荀伯子
- 景公問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對以先行義第十八
- 列傳第一百七
- 列傳第二十
- 六十三回 鬧王府文士敢撒野 演陣法將軍忘形骸
- 卷七十
- 列傳第八
- 三十四 入地牢明珠受酷刑 抗權(quán)貴劉華報(bào)君恩
- 卷八
- 列傳第六十一
- 楚成鄭瞀
- 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xué)案三
- 列傳第八十
- 第00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