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灶墮和尚

  破灶墮和尚

  破灶墮和尚是老安國師的弟子。破灶墮這個奇怪的名字起源于他因砸爛了嵩山的一個以灶為神、烹宰祭祀的外道活動而得名。從此,人們直稱他“破灶墮”,而不稱他的真實姓名和法號。久而久之,他的真名逐漸淡化,被人們所遺忘。連后世編寫《景德傳燈錄》、《指月錄》等傳記,也以“破灶墮”這個古怪的名為其立傳。

  傳說破灶墮隱居嵩山修行時,嵩山有一座巫廟,靈驗得很。廟內(nèi)并沒有供奉佛像,只在正殿上安了一只灶,遠近山民前來祭祀者絡繹不絕。為此,不知殺傷了多少豬、羊、雞的生命。一日,破灶墮和尚率徒進入此廟,用禪杖敲灶三下說:“咄!這個泥瓦合成的灶,圣從何來,靈從何起,憑什么烹宰物命,弄神弄鬼?”說罷,又用仗敲灶三下,這個灶隨即就被砸爛墮落了。一會,一個青衣峨冠者,進來向師禮拜說:“我是本廟的灶神,久受業(yè)報,不得正果。今蒙大師說無生法,使我得脫此處,往生天界,特來拜謝。”師說:“這是你的人之本性,非我強言。”灶神再拜而去。

  事后,弟子們問破灶墮:“我們久在和尚左右,未蒙指示,而此灶神,得何旨便能生天?”

  破灶墮說;“我只說是泥瓦合成,別無道理與他說。”大眾無語。師問他們:“你們會不會?”眾說:“本有之性,為什么不會?”遂禮拜而去。師說:“破也破,墮也墮。”大眾之中,也有聞言而悟玄旨的。

  后來,義豐禪師把此事告訴老安國師。國師嘆道:“此子會盡物一如,可謂如朗月當空,無所不見了。”

  破灶墮和尚這一行動,受到人們及后世的稱贊和傳頌。宋代龍門清遠寫過一首頗具諷刺意味的《破灶墮》詩:

  福禍威嚴不自靈,

  殘杯冷炙饗何人?

  一從去后無消息,

  野老猶敲祭鼓聲。

  宋代佛燈守的《破灶墮》詩寫得更好。詩云:

  依灶為靈不自靈,

  靈跡斷處一堆塵。

  野老不來敲祭鼓,

  打正固邪別是春。

  破灶墮和尚的這種“去邪匡正”的“護法”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