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 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 愚人無智,便...[閱讀全文]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集牛乳,以擬供設,而作是念:我今若預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漸多,卒無安處,或復酢敗。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臨會時,當頓吸[閱讀全文]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昔有愚人,頭上無毛。時有一人,以梨打頭,乃至二三,悉皆傷破 時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何不避去?乃往受打,致使...[閱讀全文]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昔有愚人,其婦端正,情甚愛重。婦封鎖直貞信,后于中間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離已婿。是密語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婦女尸,...[閱讀全文]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河頭。既至河所,對視不飲。 傍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 愚...[閱讀全文]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昔有愚人,養(yǎng)育七子。一子先死。時此愚人見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棄去。 傍人見已,而語之言:生死道異當速莊嚴,致于遠處而殯葬...[閱讀全文]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錢財,舉世人間無不稱嘆。 時有愚人,見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爾者,彼有錢財,須者則用之,是故為兄。見其...[閱讀全文]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過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庫物而遠逃走。爾時國王遣人四出推尋,捕得將至王邊,王即債其所得衣處。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王遣著衣,...[閱讀全文]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昔時有人,于眾人中嘆已父德,而作是言:我父仁慈,不害不盜,直作實語,兼行布施。 時有愚人,聞其此語,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復過汝父。 ...[閱讀全文]
- [其他漢傳法師]隨緣偈
- [白茶]不炒不揉的白茶
- [禪宗公案]野狐禪
- [生活故事]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 [哲理故事]云在青天水在瓶
- [佛與人生]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佛學常識]六道地藏名稱何來
- [弘一法師]跟隨內(nèi)心的感覺
- [烏龍茶]永春佛手是烏龍茶嗎?永春佛手茶簡介
- [禪宗典藏]《五燈會元》的作者是誰?
- [宗門故事]禪機處處
- [哲理故事]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楞嚴經(jīng)]蘇轍與《楞嚴經(jīng)》
- [佛與人生]怎樣美化人生?
- [佛學常識]地藏菩薩形象如何
- [華嚴經(jīng)]以水盥掌,當愿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普洱茶]什么是茶頭,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