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菊:一个台湾菜贩的慈善
赈灾救济

向佛要錢

  向佛要錢

  佛陀帶領(lǐng)眾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儀嚴整,眾人無不投以欽仰贊賞的目光;然而才剛剛轉(zhuǎn)入一條小巷,情勢馬上有了戲劇性的變化──

  「此路不通!」一名其貌不揚的婆羅門伸出手指在沙地上畫出一道凹線,瞪大眼睛直勾勾地望向佛陀。「你交出五百兩金子,才許通過!」

  佛陀一行人安靜地站立于巷口,在烈日下沒有人移動半步。這件意外的插曲驚動了瓶沙國王和波斯匿王,紛紛帶來奇寶珍玩,想替佛陀解圍。

  「不要!我不收!」婆羅門非常固執(zhí),毫不妥協(xié);沒有誰了解他究竟葫蘆里賣些什么藥。

  終于須達長者聞訊趕來,帶著好幾車金子�!赶壬�,請笑納,讓尊貴的佛陀通過好嗎?」須達長者小心翼翼地指著準備好的五百兩金子,陪著笑臉。

  「如果是你的話,就姑且收下吧�!蛊帕_門點了點頭,接過金子,滿意地走了。

  「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事情?世尊,是什么因緣造就今天這場遮難呢?」眾比丘松了口氣,一起向佛陀請教事件的本末。

  佛陀笑了:「過去無量世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波羅。波羅國的大臣有個兒子,賭輸了五百兩金子,仗著權(quán)勢而不肯償還,當時,剛好波羅國太子路過,見二人僵持不下,就對賭徒承諾:『假如大臣的兒子不償還賭債,我代替他還�!粡拇艘院鬅o量世中,賭徒常常向我索債。當時的太子就是我的前世;而大臣的兒子,就是須達長者;賭徒不是別人,正是擋路索金的婆羅門哪!所以,凡是負債的人,不可以不償還;否則縱使修行成佛,依然不脫此難!」

  省思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剐扌胁浑x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一切果報皆自作自受,無人可替代。了解此理,更要在因地上戒慎,努力斷惡行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