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增進智慧和珍惜福報?為什么要;垭p修?

如瑞法師:怎樣增進智慧和珍惜福報?為什么要;垭p修?

  寒冷沒有阻擋住春天的腳步,有力地向前邁進!讓我們更有信心、更加“善用其心”地呵護自己,慈念眾生……今天談談:“;雙修”。

  蕅益大師在《示養(yǎng)德》中說:“慧宜增,福宜惜。”這是在闡述成就道業(yè)的兩個重要條件:增慧、惜福!佛遺教經》云:“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

怎樣增進智慧?

  《雜阿含經》(第599)記載:世尊在舍衛(wèi)國,一日后夜時分,有一天子,來詣佛所,求佛陀解惑:“內結與外結,人為結縛結,瞿曇我問汝,誰當解此結?”

  《清凈道論》這樣解釋天人的話:“結”是締結,與愛網同義(意即煩惱繩、貪愛網)。因為對于自物他物,或于自身他身,或于內處(眼耳鼻舌身意)及外處(色聲香味觸法)而生愛著,故說“內結與外結”。

  以如是生起愛著,故說“人為結縛結”。“瞿曇”是世尊的姓。“誰當解此結”,這是問誰能解此纏縛于三界之內的堅牢之結(煩惱)。

  世尊回答:“住戒有慧人,修習定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此偈明示了增長智慧的方法與次第,即:首先清凈持戒,建立堅固的道德基礎。

  之后守護根門、攝念修定,令心清澈敏銳;繼而觀察當下現(xiàn)起的一切物質及精神現(xiàn)象,如實知見世間生滅法相,樹立佛之知見及思維模式,這就是斷除一切煩惱的出世間智慧。

怎樣珍惜福報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少欲”、“知足”。此乃修行人(道人)應當具備的兩項基本素質,若能行之,不僅可以惜福、增福,尚得增長智慧。

  《八大人覺經》云:“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yè)。”

  “少欲知足”可以這樣理解:對于未得之物不起過分的貪欲,稱為少欲;對已經得到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稱為知足。若能行之,自然不會奢華、揮霍,此即惜福。

  蕅益大師解釋說:“以第二覺降伏思惑(貪嗔癡慢疑)。思惑雖多,欲貪為首。能修少欲,則可以悟無為而得自在矣。以第三覺修習知足,以專心于慧業(yè)也。多欲不知足人,最能障慧。今于少欲之中,又復知足,則慧業(yè)任運可進矣。”

為什么要福慧雙修?

  古有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昔有兄弟二人一同修行,一人專修福,一人專修慧。如此多生累世,專修福者因修福毀戒墮于象中,但福報殊勝,不僅色澤美麗光滑,更是力大無比。

  人乘之征戰(zhàn),勝敵有功,國王賜以金銀珠寶瓔珞裝飾之。專修慧者證得阿羅漢果,因為不曾修福,托缽乞食,?绽彾。此公案警示學佛人,應福慧雙修,不可偏廢。

  本師釋迦牟尼佛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達至圓滿,所以稱為“兩足尊”。為佛弟子,當常隨佛學,精進不懈累積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最終成就佛果,廣利群生!可謂:自有不貪身內寶,何羨世俗外來珍。福德智慧資糧滿,來去自如度眾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