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jīng)

【解深密經(jīng)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唐玄奘譯。5卷。相傳此經(jīng)有梵文廣本十萬頌,漢譯為其略本,一千五百頌。異譯本有3種: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xù)解脫經(jīng)》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jīng)》5卷;③南朝陳真諦譯《解節(jié)經(jīng)》1卷。...[詳情]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序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新加坡·演培法師

  序一竺摩

  佛法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初讀佛經(jīng),真不知從何讀起?這部解深密經(jīng),原為研究佛法者最好的讀品;唯其為印度后期佛教的大乘圣典,后期佛教所凈論的如緣起的有無自性、三乘和一乘孰為究竟、外境到底有沒有、阿賴耶識的存在與否、佛智是否常住、真如緣起能否成立等問題,都涉及此經(jīng)的理論。這在初讀佛經(jīng)者看來,不免感其陳義過高,不宜閱讀;但我以為稍有研究過佛學的人,相信來讀此經(jīng),還是很適當?shù)?因佛法雖然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但在說明上,可以性相因果四字來攝括了它;而現(xiàn)在此經(jīng),正是把性相之理,因果之事,都分析得很清晰,敘說得很有條理,使人讀后,對全部佛法可獲得一個明確的概念。所以我想我們不宜把它當做唯識宗的專書讀,要把它當作一部佛法概論讀,亦無不可。太虛大師曾說:“深密一經(jīng),木鐸沙界,玄奘翻文,獨超眾師,研究法相,舍斯奚歸”!(見深密綱要)。本經(jīng)文理精妙,研究法相唯識,自應奉為依歸;因法相唯識所宗的六經(jīng)十一論,如華嚴、楞伽、密嚴等都是義兼他宗的,唯此經(jīng)從瑜伽師地論中別錄出來,侈談法相唯識的教義。唯識學上重要的教義如八識、二諦、三相、三無性、外境非有、三乘究竟等,都依本經(jīng)的所說而善巧安立的。故研究全部佛法的學者,固然需要閱讀此經(jīng),而研究法相唯識的學者,欲于唯識教理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尤非多讀此經(jīng)不可。

  此經(jīng)為研究法相唯識的重要典籍,說研究法相唯識者需要閱讀,這是眾所共喻的;而我現(xiàn)在要說研究佛法的人都應該讀,或當做一部佛法概論讀,這又是什么意思呢?因全部佛法是寄存在全體佛經(jīng)的,全體佛經(jīng)有一個個有組織的共同的說明,是在境行、果;而此經(jīng)五卷八品,對于境行果的義理,從首至尾,作有組織的、有系統(tǒng)的、重要的發(fā)揮:除第一序品外;第二勝義諦相品明般若真空的義理;第三心意識相品和第四一切法相品明法相唯識的義理;第五無自性相品說世俗諦和勝義諦的無二,把空有圓融,會歸中道。這些都是說明大乘佛法的理境。第六分別瑜伽品,憑止觀修勝解行;第七地波羅密多品,依戒度修如實行:都是說的大乘妙行。第八如來成所作事品,則說佛果上的境界與事業(yè),屬于大乘勝果所起的妙用。古來諸師,嘗依這所悟境、所修行、所證果來分判本經(jīng)的各品;今演培法師,則本此義而攝之于教理行果。復據(jù)佛說勝義了義、瑜伽了義、地波羅密了義、如來成所作事了義的四教,強調(diào)本經(jīng)所說的七品,都為大乘了義之教,說來更為有力,更為生動。又揭示此經(jīng)的四個特勝點:一、如來說本經(jīng),乃大悲善巧,為劣慧者隱空揚有,化向所不化的有情;二、后期佛教的許多問題,在本經(jīng)的探討,可以獲得一個大乘佛法的核心;三、會通本經(jīng)和智論的異同點,兩者各有破除樂空愛有者的功能,以掃我國一向說般若是龍樹的中觀學的所依,深密是彌勒的瑜伽學所據(jù)的偏差;四、衡量各經(jīng)都有其中心思想之所在,而以龍樹根分利鈍、理無二致之說,以本經(jīng)為解釋一切無自性空的般若教,使般若與瑜伽,內(nèi)容盡管相同,而方法何妨異致。這四點中,尤重在從各經(jīng)自有立場觀點,而會通各學派思想的差異,使全體佛法不因割截而更見其圓滿的生動和靈活,同時亦顯得本經(jīng)在佛法中的重要位置,而為學佛者所必讀的妙品。

  本經(jīng)不但在唯識學上有重要地位,在全部佛法中亦有其重要地位,故古往今來的大德,亦多重視此經(jīng),多所講解。前人已不勝舉,近如太虛大師講“深密綱要”時,亦曾從各經(jīng)比較上,揭發(fā)本經(jīng)有四個特點,為他經(jīng)所不及。一、分齊隱顯:如金剛般若等經(jīng),文義囫圇;而本經(jīng)雖文言幽頤,密義甚深,但條段晰然,如鏡眉目。二、敘說事理:如法地藏經(jīng),多述本生本事諸部;此經(jīng)則屬于論議方廣,事少而理多。三、土眾穢凈:諸經(jīng)所明聽眾居處,,或凈或穢,或從穢入凈,由凈至穢;此經(jīng)雖不離娑婆,而會眾居處皆在出過世間之上。至眾機則多屬大根,不同他經(jīng)或小或大。四、詮旨偏均:如來一代時教,應病施藥,有偏有均,如般若等偏于境,華嚴等偏于行;此經(jīng)則于境行果三,平等總施,事理雙顯。這與演師所說的四特勝點,可以后先輝映;于此,更見得本經(jīng)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而為學佛者所必讀的寶典了。

  我對于全部佛法,認識甚少;對于本經(jīng),尤乏深刻的研究。十年前偶以時緣,曾與東蓮覺苑畢業(yè)諸生,依文解義,略講一過,并無心得。且講時參考書亦感缺乏,真諦和笈多的攝論釋,佛陀扇多所譯攝論和本經(jīng)有關(guān)的敘說,都不曾寓目;僅憑圓測疏及無著之注和世親之釋,略資講說;而圓測疏至如來成所作事品后半佚去,無從參考,幸有虛大師此品的講錄,以補其缺。但前人注疏,義深言簡,學者每苦不易領悟,今得演培法師為學勤懇,手不釋卷,本弘法利人的懷抱,以深入淺出的筆法,采擷精英,化為大眾,釋成語體文字,便利研究本經(jīng)的學者,悲智功德,嘆未曾有!法師遠道來書,囑為一序,因自忘其谫陋,草此聊以贊喜!

  中華民國四十一年歲次壬辰臘入佛成道日序于香港沙田南圃別業(yè)之無燈親志社

  序二李炳南

  宇宙萬法,簡言可該之曰:法性真空、名相假有而已。惟其性空,則言語道斷,冥蒙湛寂,無由覺其所,以之開示于人,必藉名相以章之。觀夫浩浩三藏,旨在法性,而文句不皆為名相乎?欲得魚,必先筌也。顧其間而有通專,解深密經(jīng),是其專者,且為法相學之濫觴焉。

  經(jīng)四譯,暢流以唐譯為廣,旨固深密,而文亦聱牙難讀。曩見內(nèi)學院注,三復,不得消文義,遂并注而畏之。世之治法相者,每多趨于規(guī)矩頌,二十三兩頌,相宗八要,成唯識論等,已云博矣,而少有務此經(jīng)經(jīng)者,烏得謂之深植本也。求其法緣之障,似有格于文字者矣。

  演培上人者,太虛大師之再傳法嗣,廣額豐頤,氣度沉默而溫。乘與戒俱急,行與解相應,錫缽遍海內(nèi)外,舌日講,筆日述,芒鞋蒲團無完者,佛法際()凈之運,上人皆避不與焉。聞之,有德者不必有言,茲雖有言,仍是德也。其師順公經(jīng)筵,多其所記,而自講著者,幾等諸身。釋經(jīng),迥異乎己所欲言,行語體,自有其孔艱,勉行之,隨順風尚所知也。經(jīng)無人說不解,亦非說已皆解,況義奧文深者,一聞能即解乎?此經(jīng)語體之釋,罔非悲心之切也。

  予壯歲,習法相學,受業(yè)于南昌梅擷蕓大士,授以解深密入楞伽二經(jīng),誨之曰:必由是而樹焉,若利小徑,終恐無根力。唯而拜,久讀,以根鈍,雖困無得。嗚呼,大士杳矣,解惑何人?倘是經(jīng)釋早出,予或不皓首茫然也。

  今世崇西學,斥形上之道,縱宿根厚者,不乏向道之士。然必察所習,因其勢,方不掖其進,反致其退。彼信者,原子、邏輯、相對律、一元論等,而法相類括無遺,故凡來學者,每是宗之歸。果信乎阿賴耶識,能竊之,見性證道,已在其中矣。而攝折權(quán)巧,寧能舍文字般若耶?此釋也,可謂正應乎時。

  上人囑予為序,謹以聞諸梅大士者,及予所困于經(jīng),所畏于注,追而錄之,貢之來者,俾知前難于后,今幸于昔也。若夫加我數(shù)年,猶將開帙日誦之,時彥俊父,覽是序,見是經(jīng)釋,感如之何?

  中華民國五十八年歲次己酉孟秋上浣,李炳南敬序。

  自序

  凡對整個佛法有所體認的學者,大都知道大乘佛法的內(nèi)容,有不同的三大思想體系的存在,就是古德的判教,也多有見于此的。近代我國的佛學者,其真能對全體佛法作有條理而系統(tǒng)的研究,發(fā)見大乘佛法三大思想理路,以自成統(tǒng)貫而不落前人窠臼者,在出家的大德中,不得不推尊我太虛大師及印順導師。虛公大師從馬鳴、龍樹、無著的一貫大乘中,將大乘佛法,分為法性空慧、法相唯識、法界圓覺的三大宗,而以真常先于性空的流出。印公導師從印度佛教思想流變的進展中,將大乘佛法,分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的三大系,而以性空先于真常的流出。二公對于性空、真常兩大思想的誰先誰后,雖曾一度展開爭辯,但三大思想體系的劃分,大體是相同的。這與一分學者,否認印度佛教思想家系中,有真常唯心的一系存在,其看法是很不同的。他們站在妄識變現(xiàn)的立場上,觀察真常唯心的顯現(xiàn)諸法說,覺到與自己的思想、理論不合,于是就竭力的破斥他,說他是違背正法的妄談。其實,說真常唯心的思想,多少有點離開佛法的正宗,不是佛法正常的開展,固然是可以的;但若根本否認這一思想的存在,那實在是不可以的。因為,從印度佛法思潮的遞進方面去看,大乘佛法中,實有這一思想體系存在的。假使有人覺得他不合佛法的正義,盡可以起而抉擇他、洗煉他、凈化他,使他成為純正的佛法,這才是道理,如果說是否認,老實不客氣的說,那是否認不了的。解深密經(jīng),是唯識學的根本所依,在三大思想體系中,屬于唯識的一系。

  我國歷來的佛學者,大都認為經(jīng)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不論是小乘經(jīng),抑或是大乘經(jīng)。因從這立場出發(fā)以觀察一切佛法,所以就把一切佛法局限在如來住世的短短數(shù)十年的一時代中。如天臺學者開口就說:“我天臺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如來東流一代時教”。判教,本為對整個佛法的淺深先后之辨別,因為佛陀說法,是有先后次第、淺深差別的。學者對于時教,如不予以抉擇判別釋,將對汪洋似的法海,不特無以知其涯畔,亦將先后失序,淺深倒置。所以我國大乘各派中,屬于教下的數(shù)家,雖各自的觀點有所不同,但以判教的方式,判釋如來一代時教,彼此卻是一樣重視的。不過,我們應當知道:以時教判釋一切佛法,并非我國古德所特創(chuàng),印度空有二宗的學者,早就有了判教之談了。如空宗所判的方便*輪與究竟*輪;有宗所判的先有、次空、后中道的三時。若再進一步的探討,不特空有二宗的學者,有判教之說,在后期大乘經(jīng)典,就屢多判教之談了。“印度之佛教”一書中,舉幾部最明顯的經(jīng)說:“如法華之初令除糞,次教理家(指般若經(jīng)等),后則付業(yè)。陀羅尼自在王經(jīng)、金光明經(jīng)、千缽經(jīng),并判先說有,次說空,后說真常(中)之三教。理趣經(jīng)舉三藏、般若、陀羅尼”。此外,如解深密經(jīng)所判的我空法有、我法皆空、中道了義的三教。從佛法的思潮遞進方面去看,法華等經(jīng)的判教,是佛法的主流,解深密經(jīng)的判教,是佛法的旁流。雖說是旁流,但在佛法思想的演進中,卻占有極重要的一席。虛妄唯識系的判教說,完全是依于解深密經(jīng)而論說的。關(guān)于他的三時教說,在經(jīng)的無自性相品中,有極詳盡的說明。就解深密經(jīng)而言解深密經(jīng),初二時教是有上有容的不了義教,第三時教是無上無容的真了義教。欲知虛妄唯識者的判教如何,應從本經(jīng)中去研求。因此,在解釋三時教時,特別給予較詳細的說明。

  三性三無性,也是唯識學上的一個重要課題,講唯識學而不明三性三無性義,那是不可思議的。以唯識而言唯識,我們知道,唯識是非空非有的中道了義教,但所謂中道,就是在三性上顯的。其實,不但中道燭以三性顯的,就是空有、真妄、染凈、迷悟、生死流轉(zhuǎn)、涅槃還滅,無一不可由三性來說明的。所以唯識學者,對于三性三性無性義,特別重視?沼卸诘恼娬摻裹c,也就在對三性的不同說明。唯識者從世俗諦出發(fā),認為假名安立的遍計執(zhí),固可說是空無自性的,但那自相安立的依他起,卻不能說他空無而是實有的。至在依他起上,離去虛妄的遍計執(zhí),所顯示出來的圓成實,也是因空所顯而不空的。中觀者不承認這種說法,以為世俗諦中一切唯假名,遍計執(zhí)固無自性,依他起同樣是無自性,勝義諦中畢竟皆空,沒有一法是實有而不空的,根本否認有什么實有的圓成實的存在。于是雙方就展開了激烈的論戰(zhàn),一直到今天,兩個陣營中的學者,似還沒有妥協(xié)的余地。其實,空有是一貫的,問題在于我們怎樣去融貫他,融貫得當,自然是即空即有的空有無礙,融貫不當,雖自以為是空有圓融了,而實是空有隔別不融的。這在本經(jīng)的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中,有詳盡的說明,學者可于此中求之。

  此外,在無自性相品中,還談到三乘一究竟的問題;在心意識相品中,廣談心意識的問題;分別瑜伽品中,建立唯心無境之理;如來成所作事品中,詳究如來鏡智是否常住等?傊,舉凡唯識學上的要義,在本經(jīng)中,差不多都涉及到。唯識所依的六經(jīng),就譯來我國者說,華嚴、楞伽、密嚴,是否不共他宗所依,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唯有此解深密經(jīng),我敢說,是唯識學不共他宗所依的一部最根本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也是愛好唯識者所必須研究的唯一寶典。學唯識學,不究解深密經(jīng),不能得唯識的心要。

  最后,一談本書的寫成:民國三十年的夏天,筆者奉虛大師命,隨侍印順法師去合江法王寺創(chuàng)辦法王學院。印公為該院最高導師,兼為研究班授解深密經(jīng)一課,講完無自性相品為止。時我雖擔任教務一職,但亦每日恭聽講授。隨職隨記,得其大意而已。三十七年,筆者在上海玉佛寺,為該院的高級班講解深密經(jīng),乃將過去所記的筆記,當時所搜集的材料,加以整理,就成了本書,F(xiàn)在我要說明的,就是本書前四品的主要思想,都得自于印公,實不敢據(jù)為己所獨創(chuàng)。后面的幾品,則是由筆者一手所完成的。

  四十一年春,來自由寶島,偶與慈航法師談及此書,當蒙出資倡議助印,繼蒙李子寬、陳慧復二居士贊成,全力支持,始寄港付印。至于校印工作,則請老友續(xù)明法師負責。財施力施,功德無量!統(tǒng)此志謝!

  民國四十二年一月十六日序于新竹靈隱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