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故事 >

不種福田 哪能求來不勞而獲的財富

\

原標題——財富的來源

詩曰:「群生富樂若癡求,即擾天神日夜憂;

  欲得豐財三業(yè)凈,勤行善種福因修!埂

  從前有一個人,因為家庭貧窮,時常希望發(fā)財。有一天,他把弟弟帶到田園去,指揮說:「弟弟!你要好好耕種各種農作物,不要使家里發(fā)生困苦。這塊地可種稻子;這塊地種大麥、小麥;這園地種胡麻、豆子以及各種蔬菜貧人把田地交給弟弟耕種之后,自己就專心到財神廟中當弟子。他每天均以最恭敬的心,禮拜供養(yǎng)財神,日夜不停的祈表賜福,希望可以在現世獲得財富無量,以享天羊。財神接受貧人香花等供養(yǎng)禮拜之后,即自思忖:「此人如此虔誠求我賜給他財寶,不知他先世中,有過布施等福德否?過去若無布施因緣,即不能獲得福報。」于是財神即以神通觀察貧人的前生,發(fā)現他的前生并無些許的布施因緣。于是財神想道:「此人過去世既無種福,今生何能得財?他的辛苦求財,終成白費。但他愚癡無智,一定會怨恨我不靈驗。我今當設方便,使他了解種福得財的因緣!埂

  于是財神便化作貧人的弟弟,進入廟中,虔向天神跪拜。他的哥哥說:「你不耕種農作物,來這里干么?」。

  財神變化的弟弟回稟說:「我也是來此拜神的,求神能保佑,讓我不必耕種,田里的谷麥就能自然豐收其兄責備說:「世間哪有這種不在田中下種子,而希望自然收成谷麥的事!故质羌凑f偈曰:「四海大地內,及以一切處,何有不下種,而獲果實者?」。

  化弟質詢其兄說:「世間沒有不下種子,而獲果實嗎?」。

  其兄說:「不下種子,當然不能獲得果實。」。

  這時,財神即現原形,而為貧人說偈云:汝今自說言,不種無果實。先身無施因,云何今獲果?汝今雖辛苦,斷食供養(yǎng)我,徒自作勤苦,又復擾惱我。何由能使汝,現有饒益事?若欲得財寶,妻子及眷屬,應當凈身口,而作布施業(yè)。不種獲福利,日月及星宿,不應照世界;以照世間故,當知由業(yè)緣。天上諸天中,亦各有差別;福多威德盛,福少尠威德。是故知世間,一切皆由業(yè);布施得則富,持戒生天上。若無布施緣,威德都損減;定慧得解脫,此三所獲報,十力之所說。此種皆是因,不應擾亂我;是故應修福,以求諸吉巢!埂

  【事見《大莊嚴論經》卷十、《雜寶藏經》卷九】由于上面二部佛經所說,可以正確的明白:不布施種福,而求天神賜財的人,不但不得發(fā)財,反犯擾亂財神安寧的罪業(yè)。因此,希望得福發(fā)財的人,必須發(fā)心布施,廣種福田才能如愿得到財富無量!詩曰:「富樂皆由種福因,明人莫擾亂財神;癡求庇佑無脾益,布施方能獲寶銀!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