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
某年,釋尊住在舍衛(wèi)城。僧團里有兩位智慧稍差的老修行者,其中一位是離開妻兒的出家人,另一位是離開妻女的出家人。他們曾經周游列國,返回舍衛(wèi)城后住同一個寮房。
舍棄妻女出家的老修行者,因為舊情難斷,乃回家去探訪。老妻一看見他回來,就破口大罵:
“一副可憐相,為什么要回來?你不肯撫養(yǎng)妻子,反而出家;女兒已長大,至今未出嫁,豈不是逃避責任嗎?為什么現(xiàn)在鬼鬼祟崇跑回來呢?你趕快給我滾,少在這里裝出可憐相,我不想看到你。”
這位特地回家探望的老修行者,竟像喪家之犬般地怏怏離開。
另一位舍棄妻兒出家的老修行者,也眷戀家人,忍不住回家探訪老伴。同樣也被痛罵一頓,敗興回來。
他們回到寮房繼續(xù)寂寞的修行生活。那位舍棄妻兒的老修行者,稍有領悟,目睹同參長呼短嘆,就問他:
“你怎么愁眉苦臉呢?”
“對你說也沒有用。”
“我雖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說出來又何妨呢?住在同一間房里,不論事情好壞,都該坦誠相告。你不對我說,那你要向誰傾訴胸中的苦惱呢?”
于是,舍棄妻女那位同參,才將自己的前后經過說明白。舍棄兒子的修行者聽到后,也吃驚地袒露自己的遭遇。接著提議:
“你看怎么樣?干脆讓你女兒跟我兒子結成夫妻,他們既能幸福,老妻的心情也會轉好,我們更能安心修道。”
“真是再好不過。”
次日,他們各自回家去。對自己的妻子說明,已為兒子、女兒找到婆家。
結果,兩家的老妻和兒女都歡天喜地,忙著準備結婚。
幾天后,老修行者的兒子和女兒,果然選擇吉日良辰,舉行婚禮。對于同病相憐的老修行者來說,無異窮人得到意外之財,非常興奮。他們像兄弟般親上加親,共同生活在一個房間里。
表面看來,這兩位修行者都慶幸萬事如意。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俗人俗事有何不同呢?修行者過這種生活,是違反佛的禁忌。其他修行者聽到此事,都紛紛皺起眉頭,跑來責備他們,而且將此事稟告了佛。佛說:
“那兩位修行者不僅今世這樣,他們在過去世也是如此。”
接著,佛又提起往事了。
古代的波羅奈城里,有一個漢子種有煮不熟的豆子。有一天,他提著一包豆子到市場叫賣,不料,遲遲不能脫手。此時,身邊一個漢子正牽著驢子來賣,結果也難以脫手,正在愁眉苦臉。賣豆的漢子心想,何不用我的豆跟他交換驢子呢?于是,他走前去表示:
“我的豆跟你的驢子交換如何?”
手牽驢子的漢子,也正想跟對方交換那包豆,因此,他也就立刻答應:“好!”
彼此交換成功了,賣豆的漢子高興地牽著驢子,不禁唱歌說:“我的生意手腕真高明,耗盡柴薪煮了十六年的豆,會折斷你兩排的牙齒。”
賣驢子的漢子聽到,也作歌回答:
“我的生意手腕才高明,四腳齊全毛發(fā)旺盛,
若要它背負行李走路,用針刺它也不動的笨驢。”
賣豆的漢子回答:
“用千度鞭打它的屁股,用四寸針刺它的頭顱,自然推得動懶惰的驢子,這有什么好憂慮的呢?”
賣驢子的漢子很憤怒地破口謾罵:
“前腳齊立,后腳蹄飛,你的前牙折斷時,才會滿臉哭泣。”
然而,賣豆的漢子現(xiàn)在不理會對方,反而恐嚇驢子說:
“被蚊子或毒蟲扎上時,才顫抖地擺著尾巴防衛(wèi), 待我把你的尾巴砍掉,讓你知道以后的辛苦。”
驢子回答:
“用祖宗流傳的方法,能夠輕易地防止,切掉尾巴未免慘忍,待我死后再砍吧!”
賣豆的漢子心里想:“看樣子恐嚇也沒有用,不如慫恿它一番。”他唱歌說:
“臉白白如冬雪,聲音爽朗的小雄驢呵!
待我給你娶老婆,一塊兒到森林玩樂吧!”
驢子聽到這樣悅耳的話,立刻精神抖轍,愉快地作歌回答說:
“踏著大步前進,一天急行百里路,一聽到能娶妻室,我立刻精神百倍。”
當時的兩個漢子,就是現(xiàn)今兩位老修行者。當時的驢子,即是老修行者的兒子。當時,互相欺騙后,喜不自勝,現(xiàn)在互相欺騙,也和睦相處,大家興高采烈。倘若彼此欺騙很自然,倒不失為圓滿的收場。
- 上一篇:專注聽法的尊者
- 下一篇:佛陀對巴富斑迪卡的告誡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