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名人軼事 >

和珅: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師

  和珅是乾隆時期的大紅人。他“少貧無籍,為文生員”,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升為御前侍衛(wèi)。但自此之后,和珅深得乾隆的寵信,平步青云,任軍機大臣長達(dá)20年之久,可謂空前絕后。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和珅“善解高宗(乾隆)意”,且常出奇招。從這個角度說,和珅可謂歷史上少有的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師”。

  將心比心巧逢迎

  乾隆喜歡吟詩作賦,和砷早年就下功夫收集乾隆的詩作,并對其用典、詩風(fēng)、喜用的詞句了解得一清二楚,閑來還有所唱和,令乾隆對他另眼相看。而作為一個滿人,和珅能在詩賦上有所建樹,著實不易!清朝大文學(xué)家袁枚就曾寫詩夸和珅:“少小溫詩禮,通侯及冠軍。彎弓朱雁落,健筆李摩云。”

  另據(jù)記載:乾隆皇帝每問和珅一件事,和珅不僅回答得有條有理,還能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令“上意甚歡”。乾隆的母后去世時,和珅的表現(xiàn)最為特別。他不是像其他皇親國戚或大臣們那樣一味地勸皇上節(jié)哀,而是默默地陪著乾隆跪泣,不思寢食,幾天下來,形容枯槁。如此能與皇帝感同身受的,朝中只有和珅一人!

  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命停轎,卻不言為何。侍從都很著急。和珅聞知后,立即找到一個瓦盆遞進(jìn)轎中,結(jié)果“甚合上意”。一路上,人們都佩服和珅腦子靈,取悅龍心有術(shù)。

  乾隆是一個非常詼諧的人,喜歡與臣子開玩笑。因此,和珅經(jīng)常給乾隆講一些市井的俚語笑話,令龍心大悅。

  凡此種種,都是和珅的過人之處。他對乾隆的脾氣、愛好、生活習(xí)慣、思維方式了如指掌,可以想乾隆之所想,急乾隆之所急。這與一般的曲意逢迎、阿諛獻(xiàn)媚有所不同。和珅的許多逢迎行為都是將心比心、悉心揣摩的結(jié)果,因而沒有那么低俗和赤裸裸。

  高超的思維并軌功夫

  和珅的與眾不同還表現(xiàn)在他高超的思維并軌功夫。他有時甚至能夠完全鉆到乾隆的大腦里去,準(zhǔn)確猜出乾隆的想法。

  清人筆記中有一則和砷猜中皇帝命題的故事:按照慣例,順天(指北京)鄉(xiāng)試《四書》考題,例由皇上欽命。由內(nèi)閣先期呈進(jìn)《四書》一部,命題完畢,書歸內(nèi)閣。一次皇帝命題后,內(nèi)監(jiān)捧著《四書》送還內(nèi)閣。恰巧和珅當(dāng)值,便問起皇上命題的情況,內(nèi)監(jiān)只說皇上手批《論語》第一本,將盡批完時,始欣然微笑,秉筆直書。和珅沉思片刻,遂猜想皇上批字為“乙醯”一章。因為乙醯兩字包含“乙酉”二字,而那年就是乙酉年。和珅以此通知他的弟子們,結(jié)果那年的鄉(xiāng)試考題果然是“乙醯”一章。

  乾隆做太上皇時,一次召見嘉慶帝與和珅。兩人入室,見乾隆坐在龍座上閉著眼睛,仿佛入睡了。但口中卻念念有詞,也不知是何種語言。

  久之,乾隆忽然睜目問道:“這些人叫什么姓名?”嘉慶不知如何對答,和珅卻高聲應(yīng)答:“高天德、茍文明(此二人為白蓮教領(lǐng)袖)。”嘉慶聽了莫名其妙,乾隆卻緩緩地點點頭,繼續(xù)閉目低語。

  過了些日子,嘉慶密召和珅問曰:“汝前日召對,上皇云何?汝所對作何解?”和珅曰:“上皇所誦為西域密咒,誦之則所惡之人雖在數(shù)千里外,亦當(dāng)無疾而死,或有奇禍。奴才聞上皇念此咒,知所欲咒者必為教匪悍酋,故以此二人名對也。”嘉慶自愧弗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