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嗔恚之報

  嗔恚之報

  (一)

  須菩提少年時代與眾不同,性情多變,集聰明智慧、樂善好施、嗔恨熾盛于一身。

  他家里很富有,父親常常給他零花錢,然而他不愿做金錢的奴隸,常常把錢施舍給窮人,有時看到衣衫襤褸的孩子很可憐,甚至把自己貴重的衣服脫給他們穿,自己則穿著短衣短褲回家。父親斥責(zé)他有失體面,他非但不聽,反而出口頂撞,最后父親決定不再管他了。

  從此,須菩提更是我行我素了,見到自己喜歡的人,能把身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他,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常常破口大罵,甚至拳腳相加,因此經(jīng)常有人到他家里告狀。家里的人也管不了他,時間久了,誰也不理他了。

  一天,須菩提在家里實在呆不下去了,走到山林中,情緒很壞,風(fēng)聲讓它生氣,鳥叫聲也讓他生氣,一個人無緣無故破口大罵。

  山神勸他不要再折磨自己,建議他皈依佛,讓佛除掉他的嗔毒。

  須菩提第一眼看見佛陀就心生歡喜。佛陀為他開示嗔恚的過患,并教他忍辱。這天,須菩提成為比丘中的一員,并很快成就了圣果。

  弟子們問佛:“佛陀!須菩提以前造作了什么惡業(yè),今生常懷嗔恨呢?出家以后又為什么這么順利就得道了呢?”

  佛說:“過去迦葉佛出世的時候,須菩提在長久的歲月中處處供養(yǎng)比丘。后來,有個比丘不領(lǐng)他的情,惹惱了他,他便罵道:‘你這個比丘太可惡了,跟毒龍一樣。’因為這個業(yè)緣,他五百世中受毒龍身,心常含毒,F(xiàn)在雖得人身,仍有惡習(xí),常常生起嗔恨心。又因為他過去世供養(yǎng)比丘,種下無量福田,現(xiàn)在隨我出家,很快獲得解脫。”(林明珂《佛陀十大弟子傳》)

  (二)

  過去有位國王,名叫阿耆達(dá),一生奉佛,嚴(yán)持五戒。在他臨終的時候,侍者拿著拂塵為他驅(qū)趕蒼蠅,時間久了,昏昏欲睡,一不小心將拂塵掉到他的臉上。國王生起嗔恨心,隨即命終了。

  因為這一念的嗔恨,阿耆達(dá)王墮為蟒身。

  但又因為他一生修福,轉(zhuǎn)世未忘宿命,于是請求沙門給他受三歸五戒,由此脫離蟒身,轉(zhuǎn)生天上。(《增廣印光法師文鈔·示凈土法門及對治嗔恚等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