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心靈
孤寂的心靈
法云法師
在泰北邊境,住著一批貧困的中國難民同胞,在那荒山野嶺,瘴癘之鄉(xiāng),咬牙生存了三十余年,連受教育的機會也被剝奪了。每當想起我那來自泰北的學生陳三,不由會令人一陣心酸。
那年我客居泰國北欖府,友人要我為市郊的僑校兼點課。一來我迷上了那里花影扶疏、綠意映窗的清幽環(huán)境,加之穿著整潔校服而彬彬有禮的孩子們也實在討人喜歡,于是我承擔了六年級甲班的華文課兼班主任。
第一天上課,首先由校長介紹我這位新老師,然后開始點名,當我念到“陳三”,無人答應(yīng),我重復一遍,只見同學們的眼光不約而同的朝向門外,我立刻過去,但見一個黝黑的中等個兒,正低著頭,汗流浹背地站在門口。
我問道:“你就是陳三?”
他點點頭,我讓他進來坐下,然后和藹的說:“以后不要遲到了。”
我瞧了瞧那緊閉著嘴唇,一張略顯少年老成的面上,嵌著一雙憂郁的大眼睛,他一直低垂著頭,好像不點不安。
佛國的孩子們深受佛教熏陶,確實純樸可愛,循規(guī)蹈矩,教起來也不覺吃力。但畢竟是天真爛漫的少年,下課時也很活躍,男女同學談笑嬉戲,朝氣蓬勃。
然而只有陳三,總是沉默不語,端坐教室,課間休息也很少見他走出去。
班長方巧,實如其名,聰明乖巧,十分懂事,大凡班上有什么活動,同學有什么問題,她總像成人一般處理得有條不紊,確是我的得力助手。我曾向她打聽陳三的情況,但她也不清楚,因為陳三讀三年級時才從鄉(xiāng)下轉(zhuǎn)學來此。
她笑笑:“我們都怕跟他講話。”
“為什么?”
“因為他好像啞巴,從不理我們。”
一天中午,我走到教室,要從講桌抽屜取出一份講義。整個教學大樓十分安靜,全體同學或是回家吃飯,或去樓下餐廳用餐。
很奇怪,我班上教室的門卻關(guān)著,難道有人?我推開門,只見陳三仍然靜坐桌前,捧著書本,我問他:
“你吃中飯了嗎?”
他怯生生望著我,似笑非笑,默然不語。
看著他那用功太苦的樣子,我又叮囑道:“要注意休息!”
下樓正好碰見方巧,她告訴我:“陳三從不吃中飯。”
我十分驚訝:“他吃什么?”
“好像是帶來面包。”
這怎么行,正在發(fā)育的孩子需要營養(yǎng)。我準備在學校餐廳為他訂一份飯菜,于是立即叫校工去餐廳買一些飯菜送去。可是一會兒,校工來告訴我:“他不要。”
記得那天是周末,友人隨同臺灣農(nóng)?疾靾F擬去清邁實地考察。我們到了熱鬧非凡的曼谷火車站為朋友們送行。車站內(nèi)外擠滿了人,賣面包和賣水果的喊聲此起彼落。
突然,一個熟悉的矮小身影慌張從我身邊閃過,我順著看去,啊!我驚愕得差點叫了起來,那手提面包籃的孩子,不正是陳三嗎?
我立即聯(lián)想到第一次上課,他流汗?jié)M面站在門外,啊,原來如此,他曾趕了多遠的路程去上課啊,這么小的孩子就已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這樣的年歲就已為生活在奔波,多可憐的孩子,我心里感到一陣難過。
后來上課,他的頭埋得更低了,一直沒有正視我。
我也不好去問他,恐怕傷了他的自尊心。
一天方巧告訴我,聽說他沒有父母,叔叔在火車站開面包坊,就他和老祖母住在北欖,他總是很孤獨。
我決定要多加關(guān)照他。
當我注意到同學們穿的校服,上衣都是雪白而且新新的,唯有陳三所穿的卻已洗得發(fā)黃,且衣褲略嫌窄小,大概是三年級轉(zhuǎn)學時所買的吧!
估計他中午可能待在教室,午休時,我拿著一套剛買的新校服去到教室,果然他獨自正在專心寫字。
“陳三,這是給你的。”我遞過去那裝有嶄新校服的衣袋。
他緩緩站起來平靜的說:“我不要。”
凝望他那毫無表情的樣子,我有點激動的說:
“陳三,你有什么因難需要老師幫助嗎?”
他輕輕搖了搖頭。
“你可以告訴我一些你的生活情況嗎?”
我耐心問了幾遍,他卻一言不發(fā),呆立在那兒。
一股憐憫而悲愴的情緒向我襲來,我第一次被這孩子所困惑。
回到教員室,愕然望著窗外艷陽下綠蔭清圓,遠處一道起伏綿亙的山巒,我的內(nèi)心一陣迷茫,這幼小的心靈難道遭受過什么嚴重的創(chuàng)傷嗎?難道他稚弱的心靈已經(jīng)僵冷到連至誠的關(guān)愛也不能使他溫暖嗎?
唉,我真拿他沒有辦法,好在他總是靜靜坐在教室,從不招惹任何麻煩。
一進教室,我意外發(fā)現(xiàn)被幾位同學圍住的陳三,今天終于發(fā)出了笑聲,那黑黑的大眼睛似乎有點憨憨的。我突然想起一句成語“曇花一現(xiàn)”,最適于形容他今天的表情。真的,要看到陳三一笑還十分不易哩!
同學們紛紛告訴我,原來這次數(shù)學競賽,陳三榮獲第一名,我衷心為他高興。因為我知道,他曾付出過多少辛勤的勞動和多么巨大的代價啊!
每當班上清潔大掃除或到小花園除草、澆花,他總是默默揀最重的活干。洗地板、洗墻壁或搬笨重的花盆。有些孩子一見水就玩開了,你潑我,我潑你,只有陳三一聲不吭,任勞任怨,直到完成任務(wù)。
每當我在課堂上補充講解一些歷史和英雄的故事,我總會發(fā)現(xiàn)他那雙烏黑的大眼睛閃動著心領(lǐng)神會的光芒。
誰說他憨,到了學期結(jié)束,陳三名列全年級第二,僅次于方巧。
確實他學得太苦,倘若他的環(huán)境好一些,倘若他的性格開朗一點,他一定是可以造就的人才,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孩子。
這天陳三沒來上課,我感到十分不安,一種不祥的預兆籠罩在我心頭,上午第三節(jié)課時校工交給我一封信,我急忙拆開,那十分工整的字跡這樣寫道:
“老師,感謝您的教育和關(guān)心,今天我要回到泰北老家去了。再不能聽您講課,我感到非常難過,但我會永遠記住您的親切教導,做一個誠實善良而有用的人。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
您的學生陳三敬上”
我心里頓時涌起沉重的悲涼和無限憐憫之情,我決定中午到他家挽留他繼續(xù)讀下去。如果經(jīng)濟有困難,我愿意幫助他。
可是快放午學時,表姐打來電話,她一家從美國返臺,特地飛往泰國,要我前去晤面,正在龍蓮寺等我共進午餐。
我實在不好推辭,匆匆應(yīng)酬回校,又忙著下午的課程,但我的心里卻一直縈懷不安。
放學鈴聲一響,我和事先約好的方巧,匆忙朝醫(yī)院方向走去。
一路上,我倆都沒有講話,快到那幢白色的高大建筑旁邊,方巧輕聲對我說道:
“老師,我爸媽就在那“隆普亞班”。(泰語“醫(yī)院)
原來她父母都是留美的醫(yī)學專家。我點點頭,望著她那純真的笑靨說道:
“你真幸福。”
按照陳三注冊登記的地址是“隆普亞班一巷二四二號“,我們走進小巷,找了又找,可是卻沒有二四二號。巷口盡頭的一棟小樓房門牌號是二四零號,我只得前去敲門詢問。一位泰籍女傭開門說道:“買米(沒有)”。
方巧立即用流利的泰語再向她打聽,于是她指了指前面那雄偉莊嚴的泰寺圍墻后面。
我們趕快順著墻根向右拐,啊,原來是一大片雜草叢生的墓園,旁邊有幾間破舊而十分簡陋的木樓,我一下子僵住了,對著那暮色蒼茫中的荒煙蔓草,累累孤墳。
這時又落下了蒙蒙秋雨,更添蕭瑟。
突然身邊一聲輕微的嘆息,方巧拉了我一下:
“老師,就是那間。”
她機靈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那間木樓的“曬臺”上掛著陳三的書包,我牽著她的小手走過去,可是樓門虛掩,靜寂無聲,一層強烈的不安和失望的情緒掩上我的心頭。
我們踏上那嘎嘎直響的樓梯,那陰暗潮濕的房間里只有一位老婦躺在木板床上,她就是陳三的祖母。
我急切道:“請問,陳三在嗎?”
“他大叔接他回泰北去了。”微弱的聲音答道。
“什么時候去的?”
“吃過午飯。”
啊!孩子,我來晚了一步,我萬分遺憾。
悵望那暮靄中荒涼枯寂的墳場,遍地野草橫生,積滿雨后的污水,那枯藤老樹上棲息的昏鴉,那驚恐打身邊跑過的瘦小野貓,這陰森森的景象帶給人一種難以排遣的蕭索和落寞。
多么可憐的孩子,在如此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孤寂的心靈。
我的眼前依稀出現(xiàn)泰北貧瘠的山區(qū),在那些辛勤墾荒、挖井的難胞隊伍中;在那挺身保衛(wèi)鄉(xiāng)土的危險戰(zhàn)役中,增加了一位默默無語,神情憂郁的堅毅的小男孩,啊,陳三!
身旁的方巧再發(fā)出一聲輕嘆,悄悄倚在我的身邊啜泣,我緊握著那雙冰涼的小手,再也不能控制自己淚潮的泛濫。
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傷仲永”一文,那小神童先天的稟賦,卻不幸被后天的惡劣環(huán)境所扼殺,啊,歷史的悲劇不應(yīng)再重演!我默默仰望那莊嚴巍峨的泰寺,虔誠的一遍又一遍為他祈禱。
- 因果報應(yīng)
- 嫖娼有報應(yīng)嗎?真實的嫖娼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yīng)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yīng)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yīng)六則
- 佛咒感應(yīng)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