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寄情于山水

  寄情于山水

  法云法師

  一位友人,身兼藝術(shù)家與作家,近年靈感源源不斷,佳作豐碩,原來是得力于旅游登臨,情趣盎然,見聞廣增,獲益非淺,她稱之謂:“寄情于山水”。

  猶孔子的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登山臨水,師法造化,心胸便自然不同,觀望高山的巍然挺立,與之傲岸堅(jiān)定的氣度相砥勵(lì),更激發(fā)自我的意志毅力。

  流水的溫柔多變,隨方就圓,極富智慧,讓自我借鑒其不屈不撓的本領(lǐng),而以柔克剛。

  試想友人的佳趣與心境,恰如明代吳從先的小品:

  “峨眉春雪,山頭萬玉生寒;

  洞庭秋波,風(fēng)處千秋呈媚。

  語言無味,臻此佳境,

  當(dāng)使聞?wù)呱裢?見者意傾。”

  意為:峨眉山的春天,漫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儼然銀色世界,山頭萬峰,仿佛千萬翠玉雕砌,自然讓人感到一陣陣清寒之意。

  洞庭湖的金秋,萬頃碧波,清風(fēng)過處,那映照在水面上的千葉萬樹,搖曳多姿,呈現(xiàn)一片媚人的景象。

  如此佳境,語言蒼白,難以描繪。真正身臨其境,那一定會(huì)使聽聞名聲的人心馳神往;親眼欣賞實(shí)境的人意識(shí)傾倒,流連忘返。

  每念友人徜徉山林清泉,放曠宇宙、天地之間,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沐浴其靈秀之氣,悠然自在,形諸筆墨,自然意境超邁。

  其實(shí),大自然給我們無私奉獻(xiàn)了無比清雅的美景,關(guān)鍵是人們是否真能放下一切塵俗的煩惱與瑣事,去鑒賞那崇峻的高山、蜿蜒的流水,以及好花明月呢?

  當(dāng)你寄情于山水,與大自然相融相攝之時(shí),方能做到寧?kù)o以致遠(yuǎn),生活得瀟灑與自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