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說因果報應的原則

佛說因果報應的原則

一、自作自受

  佛在《百業(yè)經》中開示我們:一切善惡業(yè)果不會成熟于地、水、火、風四大之上,只會成熟在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上。

  所以我們如今在身心、環(huán)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報,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yè),并非神靈、強權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

  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將于今生、來生或者遙遠的未來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處的環(huán)境上成熟它的果報。

  基于以上自作自受之理,我們應該明白惟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未來的果報取決于自己現(xiàn)在的所作,前途和命運只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我們如何運用自己的人生來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所謂的自愛、自立、自尊,就是在生命的每時每刻,對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都負有責任感,這樣才會一生無悔,迎來光明的未來。

二、苦樂法則

  天邊無際的眾生,由于自愛的本能,無不希求安樂、逃避痛苦,即便我們覺得微不足道的蚊蟻,也是日日都在尋求安樂。

  然而大多數(shù)的眾生不明苦樂的法則,不知苦樂的來源,所以無緣踏上安樂的正道。

  他們往往背道而馳,想求得安樂卻未曾種下樂因,想遠離痛苦卻處處制造苦因,如是而行怎么能離苦得樂呢?其實苦樂的根源只在我們的心、我們所造的業(yè)。

  每當我們生起善心、說愛語或者幫助他人的時候,總會內心充滿歡喜;

  每當我們生起惡心、說粗語、損害他人的時候,總會覺得內心難過、壓抑。

  這是人所皆知的淺近常識,它就發(fā)生在我們的內心當下。

  而苦樂的范疇遠不止此,凡是一切適悅人心的感受都稱為樂受,一切使人心不適悅的感受都稱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體、心理所引起,發(fā)生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時處的感受。

  關于這一切苦樂感受的來源,成道的圣人比我們見得遠為深廣徹底,無數(shù)的佛菩薩都覺悟到宇宙中有一條永恒的法則,巨細無遺地貫穿于萬事萬法中。

三、因微果著

  在自然界中,諸如桃李等的小小果核,能長出無量的桃李果實,與此外因果相比,內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極為明顯。

  通過這些因果的事實,我們知道果報酬因并不是想象的那樣等量還報,往往會增至許多倍來酬還。

  由此我們應知微細的善惡業(yè),如影隨形,將會出生廣大的苦樂。因而對于微小的善業(yè)也應勵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為;對于微小的惡業(yè),也應勵力斷除,勿以惡小而為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