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無諍三昧是什么意思?

無諍三昧是什么意思?

  《金剛經(jīng)》云:“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無諍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事項之一。不只部派佛教于此有詳細的闡述,到大乘佛教時,也有進一步的發(fā)揮。“無諍三昧”便是大乘佛典中所常見的修行方法之一。

  無諍:音譯阿蘭那。“諍”,即諍論,為煩惱之異名。諍有三種:(1)煩惱諍:指百八煩惱。煩惱為諍論之根本,故云。(2)蘊諍:死。此亦為諍論之根本。(3)斗諍:諸有情互相凌辱,言語相違。透過修行,使此三種諍論止息不起,謂之無諍。又《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七亦謂,和合方便,共為一事,名為無諍。

  無諍三昧,指隨順空理無違無諍之三昧。此詞多被用來稱贊須菩提是離欲之阿羅漢,但天臺宗則用以稱任運證三諦行法者。《大智度論》卷十一云:“須菩提于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注維摩詰經(jīng)》卷三云:“無諍有二:(一)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無違無諍。”又云:“善吉(須菩提)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

  無諍就是不分別的意思。合而言之,就是無分別心達到了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境界。沖突、對立、不和平就是諍。諍,見于語言文字,見于行動,而實際深刻地存于內心。諍有見諍和愛諍,這二者是五蘊假合的產物。見諍是因為各自執(zhí)著自己的觀點而發(fā)生沖突,愛諍則是物質、情感等切身利益的沖突,這都是人類最大的煩惱。譬如有人爭論:我說《金剛經(jīng)》是經(jīng)中王,他說真正的經(jīng)王是《法華經(jīng)》,觀點一下子就對立了起來,為了一個虛名開始爭執(zhí),這就是見諍了。

  天臺宗認為圓教初門之行者,于修一切無漏對治、觀練熏修之禪定時,即證得圣果,成為大力羅漢,具足六通,同時也可證得此無諍三昧。

  三昧:指禪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處而不散亂之狀態(tài)。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定、等持、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三昧即心定于一處,就是說離諸邪亂、攝心不散,故稱定;遠離昏沉、掉舉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稱等持;正受所觀之法,故稱正受;調整散亂的心使正直,故稱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于法的依處,故稱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言息慮凝心。此一將心集中于專一對象的精神作用,可分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二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后得定)。前者乃前世業(yè)力的結果,后者由修行而得。心到達三昧的狀態(tài)時,起正智慧,進而與所觀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見圣境,此稱三昧發(fā)得,或稱發(fā)定?芍潦亲C悟(正見)的必須階段。

  然而對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俱舍宗以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列為五別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為心所之一,認為心為此心所所攝持,故能住于一境,然而經(jīng)部則認為心于一境相續(xù)而轉,名三摩地;《成實論》主張三昧與心無異,即二者皆不許另有心所存在。

  《楞嚴經(jīng)》云:“須菩提即從坐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fā)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須菩提由于通達空性,所以能隨順世間,行大忍辱,對任何人都能做到無惱無諍。他也由此成為眾比丘的表率,被眾人推崇。有起嫉妒心者,背地里對須菩提冷朝熱諷,須菩提不僅不惱,反而勸阻為他鳴不平的眾人說,辯白和爭論就是有勝負心。這與諸法性空,無高下分別的真理有違。佛對須菩提的境界很是欣賞,稱贊他已證得“無諍三昧”,而且比諸比丘的成就都高,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須菩提卻不覺得自己是什么第一離欲阿羅漢,若是他有此念,心中就有了高低上下的分別,那他就不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了。也正因為如此,佛才對他高度評價。得阿羅漢果時懂得不執(zhí)著,我輩學習做菩薩度眾生,道理也是一樣的,你度眾生一著相,就不能降伏妄心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