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佛與人生 >

多欲為苦,知足為樂

多欲為苦,知足為樂

一、多欲為苦

  眾生三界六道輪回,存亡死生,受著無量的苦迫,這都是由貪欲而導(dǎo)致的,故多欲為存亡的根柢。蘇東坡說:“人之所欲無量,而物之能夠足吾欲者有盡。”《出曜經(jīng)》說:“天雨七寶,猶欲無厭,樂少苦多,覺之為賢。”科技進步,物質(zhì)文明并不能令人少欲滿足,希望多了,苦天然也就多了。所以,《佛遺教經(jīng)》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煩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

二、知足為樂

  滿足,謂對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為守道之根柢。人世的罪惡,人生的禍殃,都是由于心無厭足而來。《薩遮尼犍子經(jīng)》說:“貪人多堆集,得不生厭足,無明倒置心,常念侵損他,現(xiàn)在多怨憎,舍身墮惡道,是故有智者,應(yīng)當(dāng)念滿足。”所以,佛教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取得多少,而是對于現(xiàn)已具有的能珍惜幾分。《出曜經(jīng)》上說:“滿足榜首富。”能滿足感恩的人才是人世上最賦有的人。能夠滿足,不忮不求,便是至上的夸姣。“勿羨別人富,勿悲自個窮,滿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便是這個道理。

三、知足者的世界

  一個滿足的人,能“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空為樂”,不比照、計較,不悲不惱,山河大地、國際星斗、花開花謝、鳥啼蟲鳴,……這一切莫不為其所有,是一個真實快樂賦有的人。如孔子的弟子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在山林水邊塚間,過著梵衲苦行的日子,卻樂此不疲,不認為苦。日本良寬禪師雖是“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依然是“夜雨草庵里,雙腳尋常伸”,何其清閑滿足!

  迸德先圣之所以有這種淡泊清高,陶然自得的胸襟,最主要的是他們精神上的賦有,已不需要物質(zhì)上虛偽的享用。滿足便是他們富樂安隱的當(dāng)?shù),所以《佛遺教經(jīng)》說:“滿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泰;不滿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四、不滿足之苦

  在人的心里,對于這塵勞的人世,永久沒有滿足的時分,金錢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萬,名位做到縣長想當(dāng)省長,當(dāng)了省長又想做部長。有一首不滿足的歌,描繪一個人“心無厭足”是非常恰當(dāng)?shù)摹8柙疲?/p>

  整天忙忙只為饑,才得飽來又思農(nóng),衣食兩般皆具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嬌妻并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地步不廣用支虛。

  買得良田干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官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當(dāng)朝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時,左右逢源為皇帝,更望萬世死無期。

  總總希望無止息,一棺長蓋惋惜歸。

  不滿足的人,便是像這樣日子在功名賦有永無滿足的希望里,苦煩惱惱過了名貴的人生。《佛遺教經(jīng)》說:“不滿足者,雖富而貧,滿足之人,雖貧而富。”當(dāng)然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