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仁心仁聞

  仁心仁聞

  宋王曾。赴試禮部時。聞母女二人哭甚哀。因詢其鄰。因少官逋錢四萬。以一女鬻于商人。今將遠離故耳。曾謂其母曰。汝女可賣與我。仕宦往來。時得一見。遂以原價與之。令還商。約三日迎女。逾期不至。訪之所館。則曾行矣。是年禮部廷試皆第一。仕至宰相。封沂國公。

  王曾宋朝益都(今山東省昌樂縣)人,字孝先,為人正直,心地仁慈,為宋代名臣。

  宋真宗咸平年間,參加省城鄉(xiāng)試,名列第一。其后又以鄉(xiāng)貢(會試中式的貢士),前往京都參加禮部廷試,途中住宿一家旅館,聽見附近人家有母女二人,哭聲非常悲切,王曾探問鄰居,得知因為欠官債四萬,家中貧困,一時無法償還,由于官方追逼很急,迫不得已,只有將女兒賣給商人,母女就要遠別,從此永遠不得相見了,因此哀傷痛哭,王曾聽了,憐憫母女處境凄涼,對其母說:“你的女兒可以賣給我,我在官宦中往來,你們母女也可有相見的機會。”于是拿出銀錢來,退還商人,并清還所欠的官債,約定三天之后前來迎娶。過了三天,其母不見王曾前來,心中感到奇怪,便到旅館去訪問,旅館主人對她說:“王曾已經離開了,留下一封書信,托我轉交給你。”不料信里并不提到錢的事,只是叫她選擇好人家婚配。這才知道原來王曾是一位仁人君子,有心相助,母女感激萬分。

  王曾到達京都,應試禮部及殿試應對,都名列第一,先后連登三元,親友臨門道賀,有人對王曾說:“恭喜士子,狀元及第,今后一生吃穿享用不盡了。”王曾以嚴正的態(tài)度回答說:“我王曾生平,志不在溫飽,難道做官,就是為了講求個人的溫飽享受嗎????? ”不久,王曾入直史館,又轉任翰林學士,其后又升任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正直立朝,一絲不茍,政事功業(yè),高超特立。

  到了仁宗時,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職位),封沂國公,去世后賜謚號文正。

  ※王曾以惻隱仁心,見人急難,施以救濟,雖然毫無望報之心,而天報卻不爽。

  古今世人,讀書做官,有兩種不同的品格:一種志在溫飽,追求高官厚祿,為的是享受榮華富貴,居官為政,處處為肥飽個己私利打算,因此往往臨財茍得,終為貪官為污吏而遺臭萬年。一種志在貢獻一己所能,服務國家人群,諸如王曾,立朝當政,處處為利國福民著想,無暇講求個己溫飽,終成正直不阿之名臣,德望勛業(yè),卓然于世,千秋傳為美談。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