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受戒是讓人更加虔誠地修行還是生起傲慢心?

一如法師:皈依受戒是讓人更加虔誠地修行還是生起傲慢心?

居士問:

  皈依受戒,是讓人更虔誠,如履薄冰般的修行,還是因為受了戒,有菩薩保佑,從而讓受戒的人生傲慢之心升起來?同樣犯戒了哪個果報更大?

如法師答:

  這個問題的意思是說,我們受三皈依,受五戒,是要讓我們虔誠的好好修行呢?還是我受了三皈五戒,我有護法神保護,我可以貢高我慢?這肯定是第一項。大家受三皈五戒,是佛的弟子,首先是一個學佛的弟子,學佛的弟子要如理如法的規(guī)范我們的身口意業(yè),斷惡修善,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改變我們的行為。

  首先基本的是斷惡修善,使我們成為一個善人,良人,接下來成為一個賢人,接下來才成為一個圣人,這樣修上去,這是對我們凡夫眾生修行。所以,受三皈五戒,我經(jīng)常說,你受三皈依只是入了佛的門。

  修行從哪里開始?五戒開始,五戒是規(guī)范我們身口意業(yè)的方法,基本的方法,這是戒律的根本,所以要發(fā)心受五戒。受五戒后,你現(xiàn)在是人身,將來要再得人生,天身,要五戒做好你才能得到。你如果不受五戒,不斷惡修善,將來還得人生,就很難喲!為什么?

  五戒都不受,不持五戒,身口意任意造業(yè),人天之身就難得到,不能得人天身,意味著到哪里去啊,到三惡道去。所以修行從哪里開始?從五戒開始。受五戒,是規(guī)范我們身口意業(yè),幫助我們身口意業(yè),如理如法的行持。

  《印光大師文鈔》講:一個修行人隨時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一樣的,非常謹慎,非常小心,非常謙卑,這才是學佛修行的心態(tài)。隨時觀因識果,隨時知道犯惡因,將來受惡果,隨時要明因識果,隨時不要犯惡因,不要感惡果。

  一切時,一切處都要非常小心,就是這樣的心態(tài),非常謹慎,非常謙卑,常常要如理如法,才能更好地修持。如果貢高我慢,我受了三皈了,我受了五戒了,有二十五個護戒神護持,三十六個護法神護持,啊我沒有關系,隨心所欲,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都敢吃,殺盜淫妄什么事都敢做,你那叫修行哪?那個早就破了三皈五戒了,所以那不叫修行,那是展現(xiàn)我們的深重的凡夫習氣。

  大家記住祖師大德講的“貢高我慢的山頂上,留不住一滴法水”。“貪嗔癡慢疑”這是我們凡夫眾生與生俱來的五個深重的惡習,也稱為“五毒”。只要是凡夫,每人都有一個貢高我慢的心。貢高我慢太重的時候,法就入不了心,就很難修學佛法。所以真正的修行人,要像水一樣的謙卑,水一樣的平等,水一樣的滋潤一切眾生,正所謂“上善如水”。所以要恭敬謙卑,這是修行的正確心態(tài)。

原標題:答疑解惑‖皈依受戒后的心態(tài)及犯戒的果報

轉自微信公眾號:一如講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