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今人比古人多?(文白對照)

為什么今人比古人多?(文白對照)

為什么今人比古人多?(原文)

  接手書,知尚能不退信行,慰甚。修持日記冊,甚好。無錫陶頌銘,立一百多蓮社,人各送一本。一本十二頁,備列各日。每日下列經(jīng)咒佛。(女人十有八九,男人十止一二。)此以人多不能詳列橫表,但于日下作幾層書之,亦方便引人精進之法也。緣起刻之于首,頗為有益。所問入佛問答之覺海,約本而論,一尚不可得,說甚無量乎。約各人所證未證,有不同得受用覺海之實益者,則亦未可以一而不二言也。譬如虛空,本無有二。由以有質(zhì)礙之物間隔之,則彼此各別處,不勝其多也。若將質(zhì)礙者去之,則復(fù)歸于無有彼此矣。眾生與佛,心性無二。由眾生迷而未悟,種種執(zhí)著。故于一覺海中,遂成隔礙而成業(yè)海。能將煩惱斷盡,如撤去有質(zhì)礙物,則成無二之空。故華嚴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其差別者,乃幻妄相,非本體也。后世人多以生之者眾,非持五戒,種善根者多也。古人云,一人生二人,十世一千丁,何得不多乎。佛言人身難得,于一尺中,從于地下乃至天上,其中眾生,多于四天下人數(shù)。其有由惡道而出,由天界而降者,不知凡幾。昔之人少,以生之緣少,今之人多,以生之緣多。不得謂因人比昔多,便為今持戒者多,故能如此。不知六道中胎卵濕化之微細蟲,其多無量。況尚有鬼道中者乎。況地獄道乎。故云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汝何得作此種一偏知見乎。光老矣,今年春夏間,尚有數(shù)種書要印。廿三即下山,往上海,寓太平寺。六月仍回山過夏。七月下山,則不歸矣。八九月印書事結(jié)束了,即滅蹤長隱矣。以數(shù)年以來,日只忙應(yīng)酬信札。近來精神日減,應(yīng)酬日多,若不另行一路,則不至忙死,斷無止期。于人無益,于己有損。豈不大可哀哉。無事不須來信。此后數(shù)月,均在上海陳家浜太平寺。八九月,則無地址可說矣。——《印光法師文鈔》之《復(fù)項智源居士書》

為什么今人比古人多?(譯文)

  收到你寫來的信,知道你仍然能不退失學(xué)佛堅定的信心和精進的行持,對此我感到很欣慰!缎蕹秩沼泝浴泛芎。無錫陶頌銘居士,建立了一百多個蓮社,蓮社中的人每人都送一本。每本共十二頁,其中詳細羅列了每天的行持,每天的頁數(shù)下面排列有每天要念頌的經(jīng)咒和佛號。(加入蓮社的絕大多數(shù)是女人,約有十分之八九,男人只是十分之一二而已。)這是因為人多不能詳細排列橫表,只是在每天的頁數(shù)下面用幾行字作記錄,也是方便引導(dǎo)人精進的方法!毒壠稹房淘陂_頭,很有好處。

  你來信所問的《入佛問答》一書中的覺海,如果說到究竟處,一還了不可得,何況說什么無量呢?如果從各人修證的層次上和還未能證得的人的角度來說,有各自不同的證悟境界所享用的不同的實際利益。因此說,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虛空,本來沒有二,因為有物質(zhì)的間隔,則彼此有別的情形,不勝其多。而如果把物質(zhì)去除,就回歸于沒有彼此了。眾生和佛,心性沒有二樣。由于眾生迷惑而未能覺悟,因此有各種妄想分別執(zhí)著。所以在一大覺海之中,于是成了間隔障礙而變成了業(yè)海。如果能把煩惱斷除干凈,比如撤去了物質(zhì)的障礙,就成了不二的虛空了。所以《華嚴經(jīng)》說:“十方如來共同一個法身,一個共同的真心、共同的般若智慧,功德力用也是相同的。”心、佛、眾生,三者從本體上來說沒有任何差別。之所以有差別的原因,是因為虛幻不實的相狀造成的,并非是本體有差別呀。

  現(xiàn)在的人多,是因為生的人多,并非是許多前世持五戒、種善根的人來投生的。古人說:“一人生二人,十世一千丁。”怎么能不多呢?佛說:“人身難得,在區(qū)區(qū)一尺大小的地方,從地下乃至天上來投身的眾生,多過于四大部洲的人數(shù)。”其中從惡道中出來的,從天界墮落的,不知道有多少。從前的人少,是因為生的緣少,今天的人多,是因為生的緣多。不可以說今天的人比從前的人多,就認為今天持戒的人多,所以才能這樣。殊不知六道中胎卵濕化的微細蟲,多得無量無邊。何況還有鬼道中的眾生呢?何況地獄道的眾生呢?所以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你為什么有這樣的偏見呢?

  印光老了,今年春夏,還有數(shù)種書要印。廿三號就下山,前往上海,住在太平寺。六月仍然回山過夏天。七月下山后,就不回來了。八九月印書的事情結(jié)束之后,就隱居了。因為數(shù)年以來,天天忙于應(yīng)酬信札。近來精力一天比一天衰弱,應(yīng)酬一天比一天增多。如果不不另找出路,則不到忙死,就絕對沒有停息的時候。這樣對于他人沒有好處,對于自己有大損害。這豈不太悲哀了嗎?沒有事不要來信。此后數(shù)月,都在上海陳家浜太平寺。八九月就無地址可說了。——佛弟子/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