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慧寂公案集
仰山慧寂
仰山九歲時于廣州和安寺,依止不語通禪師門下出家。14歲時,他父母又把他領(lǐng)回家,要給他娶妻。他堅決不從。為表決心,他竟用刀斬下左手兩根手指,跪在父母面前,發(fā)誓要求得大法,以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父母無奈,只好讓他遂愿;奂庞谑怯只貛熼T修習。以后仰山四處游方求學(xué)。他參謁耽源禪師后,雖了悟玄旨,但最后卻是在溈山那里才得以直入堂奧。
仰山見溈山時,溈山問他:“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仰山說:“是有主沙彌。”溈山就問:“主在哪兒?”仰山就從西邊走向東邊站立。溈山一見,大為贊賞。仰山于是向溈山請教:“什么真佛的住所呢?”溈山說:“要思無思之妙,若能返思,則靈慧無窮。思盡還源,則性相常主。這樣事理不二,就有真佛之所在。”仰山聽罷頓時大悟。從此他在溈山身邊隨侍,一住15年。
一天,仰山正在掃地。溈山看見,就對他說:“塵是掃不掉的,空也不能產(chǎn)生,什么是塵掃不掉?”仰山就掃一下地。溈山問:“什么是空不能產(chǎn)生?”仰山就指指自己,又指指溈山。溈山又說:“塵掃不掉,空又不能產(chǎn)生。除這兩者之外,又怎么樣?”仰山又掃了一下地,然后又指指自己,再指指溈山。
一天,首座舉起拂子對人說:“誰要是能講出個道理,就把這給他。”仰山說:“我能講出道理,給我行嗎?”首座說:“只要講得出來就給。”仰山便劈手把拂子搶去。
有一天下大雨,滿山雨霧茫茫,雨聲濤濤。天性上座在仰山面前贊嘆道:“好雨!”仰山問:“好在何處?”天性上座啞口無言。仰山說:“我倒是能說出它好在哪兒。”天性上座便問:“好在哪兒?”仰山就指指雨,天性上座又啞口無言。仰山就說:“怎么大智若愚!”
一天,仰山在坡上放牛,看見一個僧人上山去了。不久又見那僧人垂頭喪氣地下來。仰山問他:“上座怎么不留在山上?”那僧說:“因為機緣不合。”仰山說:“為什么因緣不合?你說說看。”那僧說:“溈山大師問我叫什么名字?我說叫歸真。他就問我:歸真在哪兒?我答不上來。”仰山說:“你再回去,就說你能回答了。他要是問你怎么回答,你說就在耳朵里、眼睛里、鼻子里。”那僧人就又回去,說出這句話。溈山聽了便說:“你這撒謊的家伙!這是坐五百人大道場的大善知識之語,怎么會是你說的?”
溈山問仰山:“大地眾生,業(yè)識茫茫,無本可據(jù),你怎么知道他是有還是沒有呢?”仰山說:“我會檢驗。”這時正好有個僧人從前面經(jīng)過,仰山就叫一聲:“阇黎!”那僧一回頭,仰山就對溈山說:“師父,這個就是業(yè)識茫茫,無本可據(jù)。”溈山便說:“這是獅子一滴奶,砸散六斛驢奶。”
曾有劉侍御問仰山:“了心之旨,能不能告訴我?”仰山就告訴他:“若要了心,無心可了。無了之心,方是真了。”
仰山曾問雙峰禪師:“師弟近來見解如何?”雙峰說:“據(jù)我所見,其實沒有一法可以當情。”仰山說:“你這見解還仍落在情境上。”雙峰說:“我就是這樣,師兄又如何呢?”仰山說:“你難道不知道,其實沒有一法可以當情嗎?”溈山聽說后評論道:“慧寂一句話,疑死天下人。”
仰山住持觀音院時,掛出一個牌子:“正在看經(jīng),不得問事。”有僧來問候,看見他正在看經(jīng),就站在一旁等著。仰山看完,卷上經(jīng)問:“懂嗎?”那僧說:“我又不看經(jīng),怎么能懂?”仰山說:“你以后去琢磨吧。”那僧以后到了巖頭禪師處,巖頭聽說此事后說:“這老家伙,我還以為他被埋在故紙堆了呢,原來還在。”
有個叫思益的僧人問仰山:“禪宗講頓悟,但入門之意,究竟是什么?”仰山說:“此意極難。如果是上根上智,聞一悟千,就能整個把握。若是根微智劣,再不安心坐禪靜慮,到這里必定茫然。”思益問:“除這條路外,還有別的入門途徑嗎?”仰山說:“有。”思益問:“是什么?”仰山問他:“你是那里人?”思益說:“幽州人。”仰山問:“還思念故鄉(xiāng)嗎?”思益說:“經(jīng)常思念。”仰山說:“能思念的是心,所思念的是境。你家鄉(xiāng)的樓臺林苑,人喧馬嘶,也是你所思念的嗎?”思益說:“不包括。”仰山說:“你的見解還在于心。你現(xiàn)在已得信位,卻不在人位。”思益問:“除了這個,還有別的意思嗎?”仰山說:“有,若是沒有,那就糟糕了。”思益問:“到這里該怎么辦?”仰山說:“以后還得自己看顧自己。”思益于是禮拜。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誰人束汝
- 生死由它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惹塵埃的闡說
- 什么是道?清凈之水
- 度眾生要帶眾生業(yè)供養(yǎng)
- 從諗禪師《魚鼓頌》解讀,修道學(xué)禪也在于緣起性空
- 云門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門宗祖庭云門寺介紹
- 白居易《僧院花》解讀,這是一首極饒意趣的禪詩
- 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禪門喝叫
- 你的心是滿的還是空的?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其他漢傳法師]一計漂亮常知歌
- [紅茶]古樹紅茶的功效、作用與工藝
- [禪宗五家]臨濟宗在元代保持著怎樣的規(guī)模?
- [智慧故事]保持一顆清凈的心
- [哲理故事]寵辱不驚,看淡世態(tài)炎涼
- [佛與人生]通過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壞習慣
- [佛教法器]古代比丘都用什么生活器具?
- [其他漢傳法師]事相般若心選慎重歌
- [綠茶]驚蟄喝什么茶?綠茶、花茶
- [禪宗公案]誰人束汝
- [生活故事]你舍是為你舍
- [哲理故事]折中處世,人生不必太執(zhí)著
- [佛與人生]十分福氣,享受三分
- [佛學(xué)常識]什么是十玄門
- [其他漢傳法師]著相苦難業(yè)障解扣難說歌
- [禪茶]喝哪種茶可以去濕熱?
- [禪宗典藏]《從容庵錄》有怎樣的禪學(xu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