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壞的

\

  《廣論》上說,菩薩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括財物、飲食、衣服、臥具等。面對資具菩薩必須有兩個心態(tài):第一無貪,沒有貪著的心,內(nèi)心安住空性,調(diào)伏愛取。對于自己暫時用不到的資具,盡量布施出去。第二,有俱生之思,思就是誓愿。他有大悲的愿力悲憫一切眾生。菩薩以無貪的善根,跟慈悲的愿力結合,所發(fā)動布施的身業(yè)跟語業(yè)。

  有三個法才能成就布施,第一,有能布施的心;第二,要有所布施的對像;第三,有布施的行為。一個人成敗的關鍵就在于,你的心住在哪里。你不能住在布施的行為,跟布施的物品,因為這都是生滅法。而以布施的心來安立菩薩道,成就布施波羅蜜。

  宗喀巴大師解釋說,佛陀過去生蓋了很多塔廟,這些塔廟都消失了,成住壞空。如果我們今天安住在外境有個過失,佛陀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所蓋的塔廟都消失了,佛陀的布施不能圓滿。第二,如果安立外境做布施波羅蜜,那么多人還在貧窮當中,佛陀因地發(fā)愿,眾生無邊誓愿度,那么多人在貧困當中,表示佛陀的布施波羅蜜沒有圓滿,所以不能安立外境。如果以內(nèi)心作安立,菩薩因為布施,慢慢棄舍貪心,加強他的悲愿。結果他的貪心完全消滅,愿力成就了,布施就圓滿。

  以布施的心來安立菩薩道,成就布施波羅蜜

  幾年前有一個居士找我討論佛法的時候,講一件事說:師父,我真是后悔,我以前花了很多錢,布施臺灣南投埔一個大殿,九二一大地震來的時候,把大殿破壞了,我的功德都被破壞了。我說:你的功德的確被破壞了,但是,不是被地震破壞的,是被你的后悔破壞。他道理不懂,當發(fā)起布施心的時候,一念的慈悲愿力,一念無貪的善根,緣的是三寶的境,心境和合,業(yè)已經(jīng)成就了,至于事后被破壞,是眾生的共業(yè),跟他沒有關系,菩薩道完全是心地法門。

  菩薩道是有相行,人天乘也是有相行,有什么差別?人天乘是住相布施,所以果報是很脆弱的,住在相狀。你永遠要注意因地,今天布施的心住在相狀,功德果然受到破壞,因為你自己執(zhí)著相狀,心就生滅相牽進去了。你的心安住在菩提心,地震來的時候,功德沒有被破壞,因為你以菩提心為住。同樣修布施,有些人的功德容易破壞,因為心住在外境。外境業(yè)力的風一吹,你的心就心隨境轉(zhuǎn),你的功德是被自己后悔的心破壞的。這就是我們凡夫干不出什么大事,因為心住在外境,八風一吹心就動,一個人沒有安住的心,做不出什么大功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