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痛苦、煩惱、輪回,都是因為不識五蘊

所有痛苦、煩惱、輪回,都是因為不識五蘊

  五蘊每個生命的存在,無非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蘊為積集義,指相關事物的積聚組合。

  色蘊: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風四大構(gòu)成;

  受蘊:指情感部分,如苦、樂、憂、喜、舍等感受;

  想蘊:指思維部分,如產(chǎn)生的想法,作出的抉擇等;

  行蘊:指意志和行為,包括感受、思維以外的各種心理活動;

  識蘊:即精神主體,具有了別的作用。所謂的“我”,就是由這五種要素組成。其中,色身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并由后天飲食滋養(yǎng)而成。而精神系統(tǒng)源自無始以來的積累,也包括今生的教育和經(jīng)歷。它們共同形成了我們現(xiàn)有的心態(tài)、人格和生命品質(zhì)。

  五蘊非真“我”在本質(zhì)上,五蘊只是一堆元素的組合,是一個暫時存在的生命形態(tài),其中并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雖然它和我們有關,是我們可以使用的一個工具,但不是真正的“我”。如果把這些當做是“我”,就會影響到我們對生命真相的認識。

  但世人為無明所惑,無常執(zhí)常,無我執(zhí)我,不凈執(zhí)凈,才會顛倒妄想,以苦為樂。為什么衰老、疾病、死亡會給人帶來痛苦?就是因為看不到無常的真相,所以幻想自己長生不老、永葆青春。有了對永恒的貪著,又會進一步形成依賴。問題是,這些對象都是無常變化的。一旦出現(xiàn)變故,依賴就會落空,煩惱也就隨之而生了。

  可以說,眾生所有的痛苦、煩惱、輪回,都是因為不能正確認識五蘊所致。

  唯有“涅槃寂靜”才是永恒之樂佛法所說的“人生是苦”,就是針對這個有漏生命體而言。當然,在我們的感受中,還是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當欲望得到滿足,我們會感到快樂?僧敆l件發(fā)生變化,快樂很快會轉(zhuǎn)為痛苦。就像我們饑渴難耐時,吃喝可以帶來快樂。但這種快樂是建立在饑渴的痛苦上,只是對痛苦的暫時緩解。而且這種緩解是有定量和期限的。一旦饑渴消除之后,繼續(xù)吃喝就馬上成為痛苦而非快樂的事。

  可見,這種快樂不是本質(zhì)性的。如果是本質(zhì)的快樂,那么,無論何時享受,也無論享受多長時間,都應該是快樂的,不會有樂極生苦的逆轉(zhuǎn)。能不能找到這樣的快樂?佛陀告訴我們,唯有“涅槃寂靜”才是永恒之樂,因為它來自息滅煩惱后的心靈,是從空性而非感官生起的。凡是通過滿足欲望得到的感官快樂,都是有漏的、短暫的、不穩(wěn)定的,其本質(zhì)是痛苦而非快樂的。

  快樂不僅和痛苦有關,而且是和痛苦成正比的。當渴求帶來的痛苦越強烈,得到滿足的快樂也越強烈。就像你越是渴望見到某人,見面時才越覺得欣喜若狂,快慰平生。如果沒有這種渴求,見面不過是尋常小事,甚至是多余的麻煩。而渴求又是從貪嗔癡而來,當人們得到一次滿足后,就會追憶并執(zhí)著這種快樂。

  這種追憶將成為動力,讓人產(chǎn)生新的渴求。如果不及時制止,渴求將一輪接一輪地升級,永無止境。問題是,滿足渴求需要條件,而滿足不斷升級的渴求,需要更多的條件。這就使得人們一生都為了滿足各種渴求而忙碌,卻往往看不清:我們?yōu)榱私鉀Q痛苦,又招感了更多、更大、更持久的痛苦。

  仔細想想,我們總是在用長時間的痛苦換取短暫的快樂;又因為短暫的快樂,產(chǎn)生更長時間的痛苦。對于這種所謂的快樂,沒有得到時,我們會因希望得到而焦慮;一旦得到,又會因為擔心失去而惶惑;真的失去后,則會因此悔恨懊惱,倍感失落。我們?yōu)槭裁磿泄陋?為什么會有焦慮?為什么會有恐懼?都是來自對“快樂”的依賴。

  認清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相,照破五蘊針對這種“愛取有”的輪回,佛陀為我們反復開示了“有漏皆苦”的原理,讓我們認清五蘊的真相。但我們要知道,說苦不是消極,更不是逃避,而是對人生所作的本質(zhì)透視。當你認識到它的本質(zhì),一樣可以享受快樂,但不會執(zhí)著,而是放松、自在地享受這個當下。不是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因為看到苦,快樂就消失了。事實上,快樂反而變得更持久。

  此外,“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也是建立在正確認識五蘊的基礎上。常人面對老、病、死的時候,不僅有色身的痛苦,還有心理的痛苦,結(jié)果身心交迫,苦上加苦。圣者同樣會有老、病、死,但只有色身的痛苦,沒有心理的痛苦。因為他已接納青春、色身的無常,就能以平常心面對衰老、疾病乃至死亡。當我們真正接納無常的時候,色身之苦不過是自然規(guī)律,也就沒那么難以忍受了。

  至于佛教所說的無我,不是說這個身體不存在,而是說它由眾緣和合而成,其中并沒有作為主宰的、恒常不變的“我”。凡夫因為無明,或是把身體當做是我,總擔心“我病了、我死了”;或是把想法當做是我,糾纏于“我高興、我不高興”。身體和想法是“我”嗎?有“我”嗎?如果是,如果有,就意味著我們可以主宰它。

  事實上,這個五蘊有它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并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它要衰老,要生病,要死亡,我們都無能為力。乃至它要生氣,要痛苦,要煩惱,我們也往往做不了主?梢,它雖然和我們關系密切,卻不能真正代表“我”。如果把五蘊當做是“我”,進而產(chǎn)生恒常的執(zhí)著,就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認識到有漏皆苦,無常無我,就可以遠離對五蘊的貪著。我們之所以對色身有眾多貪著,對世界有眾多貪著,關鍵是因為看不清它的真相,也看不清這種貪著會給人生帶來無盡禍患。所有的煩惱、輪回、生死都是由這些錯誤設定造成的,進而還會引發(fā)孤獨、焦慮、煩躁、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

  解脫修行的關鍵,就是通過五蘊認清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相,最終息滅煩惱,導向涅槃。這就需要對身心和世界保持覺知,保持正念。關于五蘊的修行,在《阿含經(jīng)》中所占的分量很大,很多阿羅漢都是通過照破五蘊而解脫的。如果忽略對五蘊的觀察,即使學了再多道理,也很難轉(zhuǎn)化為認識自己的智慧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