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之道

  為師之道

  為師之道,就是怎樣做一個老師。老師怎樣對待學生,在《善生經(jīng)》里指出下列幾點方法:

  一、順法調(diào)御,以愛教導:我們要教導學生,要依著法,不可以曲解理。調(diào)御就是要好好地調(diào)教他、駕御他,主要是以愛來教導他。在佛教里,一進山門就是彌勒菩薩笑嘻嘻的,以愛來攝受你、歡迎你,如果以愛仍不受教,才有后面的韋 天將用力折服你。一個老師必須以鼓勵代替責備,以關懷代替苛責,所以愛的教導很重要。

  二、誨其未聞,增廣見識:教導學生,主要是讓他化不知為能知,化未聞為有聞,教誨他不懂、不明白的,增加他的見識。

  三、隨其所聞,令解善義:讓他學習主動發(fā)問,而不一定要用填鴨式的教育,應啟發(fā)他學習,讓他發(fā)問。所有的佛經(jīng)都是弟子來問,佛陀來回答。例如《金剛經(jīng)》,如何善護念諸菩薩?如何善護囑諸菩薩?就是有人問,佛陀才來解答。

  四、示其善友,樂于交游:對于年輕的子女、學生,我們要替他選擇好的朋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教他親近善友,做個好人。

  五、盡己所知,教授不舍:就是盡自己所知傾囊相授,不要像過去所謂的秘笈,樣樣保留一點,不能傳盡所有的道。這是個進步的時代,應青出于藍,更勝于藍。

  為師之道,有五重點:

  一、順法調(diào)御,以愛教導。

  二、誨其未聞,增廣見識。

  三、隨其所聞,令解善義。

  四、示其善友,樂于交游。

  五、盡己所知,教授不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