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茶 > 綠茶 >

紫筍茶屬于什么茶?顧渚紫筍的產地及介紹

紫筍茶屬于什么茶?顧渚紫筍的產地及介紹

  茶分五等,在紫筍貢茶中規(guī)格最高的是茶餅,而唐代的紫筍茶就是做成餅形狀的。但茶餅制作復雜,自明朝起已逐漸被散茶取代。紫筍茶制作也從古代的蒸青餅茶發(fā)展到現(xiàn)代的炒青散茶。

  紫筍茶自唐朝以來,普遍使用蒸青,蒸青可以很好地將茶的香氣和滋味保留下來。蒸青最重要的就是溫度,溫度太低會導致芽梗發(fā)紅,溫度過高茶葉會發(fā)黃,對后續(xù)制作都有極大影響。

紫筍茶屬于什么茶?顧渚紫筍的產地及介紹

  經過蒸青的茶葉色澤更深,汁液飽滿,木槌搗碎后可以看到新鮮的茶汁,紫筍茶不同于其它茶葉的特點就在于此,它并不苦澀,甚至微微帶甜,搗碎時滿屋充滿清香甘甜。

  搗成茶團的紫筍茶將被圓形模具手工壓制成茶餅,用絲制方巾平鋪在模具內,手取適量茶團置其上,隨后用手掌按壓,壓制成茶餅的紫筍茶小巧精致、色澤清淡。這時將進行最后一道工序烘青,將紫筍茶餅擺勻在烘籠內,烘制三到五天,其中工序包括插孔、反潮、稱重、復烘等等。茶餅對于茶葉的儲存作用非常大,好的茶餅可以保存30—50年。

紫筍茶屬于什么茶?顧渚紫筍的產地及介紹

  明朝朱元璋廢除了茶餅的生產,提倡生產散茶,茶餅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隨著時代的變遷,紫筍茶的采摘和制作也隨之發(fā)生了演變,采摘從嫩葉帶紫的芽頭到現(xiàn)在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初展,制作也從古代的蒸青餅茶發(fā)展到現(xiàn)代的炒青散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