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超 (誓死離俗)
志超 (誓死離俗)
這是一個奇怪的新婚之夜。洞房里,新郎嚴肅地坐在床上,新娘坐在鋪了氈墊的地。新郎在給新娘宣講佛法。新郎先講了人生的苦難,接著又講了佛教的解脫之法。講著講著,新娘流出了眼淚,不是委屈,而是為丈夫對佛門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
“夫君,我不想連累你受人生之苦,你想走就走吧。”
說完,新娘痛哭起來,這次新娘是為自己而哭,她不知道自己今后生活將要依靠誰。新郎沒有對新娘的哭聲動心,他只是默默地口中念佛而練習禪定來。
志超本不想結婚,但被家人強迫成婚,所以才演出了上面那場悲劇。
志超很小的時候,就厭惡世俗而一心向佛。開始讀書時,他對富有玄理的老莊之書多次通讀,達到可以背誦的程度。他一再向家里人表示過要投身佛門之意,家人只是不許。志超家中沒有兄弟,家里人希望他能夠傳宗接代,怎么會讓他出家呢?
志超將要成年時,家中私下里為他訂下了一門親事。志超聽說,就逃到山野中。家族的人全都出來找他,他藏身不住,被強行帶回家,舉行了婚禮。
婚后幾年,志超都象新婚之夜那樣,與妻苦隔處而住,從不接觸。二十七歲那年,志超尋機逃出家門,投并州(山西太原)開化寺的慧瓚禪師的門下。
起先,慧瓚并不收他做自己的弟子,只讓他在寺做各種樣雜事。志超對此并不厭倦,每天早早起來干活,到晚上很晚才去睡覺。寺中有僧徒幾百人。志超負責準備各種禮儀用品,樣樣能做到條理分明。每次有最苦的差使,志超一定自己搶著去干;郗懲ㄟ^這段時間的考查,發(fā)現(xiàn)志超是年個嚴于律己,聰明而富有智慧的人,所以收志超做了弟子。
受戒后,志超自己挑選修持行儀,他前往定州采輯律宗經藏,吸取其精華部分。在他將各種經藏修習得差不多時,志超又回到故鄉(xiāng),找了一座山,在那里繼續(xù)修煉。
志超在山中創(chuàng)立禪林,早晚苦修。四方優(yōu)秀人物,聞風而至,學風謹嚴,遠近聞名。
隋大業(yè)(煬帝年號)初年,朝庭下令封閉寺院,不準僧人結伙出游。志超聽說后,十分憤慨,毅然上書。志超穿上袈裟,帶上錫杖,走訪郡城,希望碰上執(zhí)法官吏,把他的意見呈上去。但志超處處碰壁,官吏對他置之不歸理。志超又一口氣跑到江都,將他的意見轉給內史,讓他呈給皇帝。內史認為志超這是小題大作,沒有被接納,志超只好回去。
隋朝末年,戰(zhàn)亂紛起,盜賊橫行,民眾多難。百姓尸橫遍野,溝渠中填滿了死者的尸體,有近一半的人死去。這時,志超聚集徒眾學法習禪。他們的身邊還有一些余糧。眾人怕盜賊搶糧,都想帶點糧食各奔東西。志超則告誡眾人不要亂動,修持的業(yè)果不久將要來臨,不可半途而廢。況且四處災禍,逃到哪兒去呢?眾人深受感動,靜下心來開始修道。
有一天晚上,志超和眾人正在坐禪,突然火光沖天,盜賊破門而入,他們個個手持白閃閃的鋼刀。志超和眾人端坐不動,沒有一人對此動念。賊人被眾人的鎮(zhèn)定所嚇住,伏地禮拜謝罪,都歸依了志超。志超因勢利導,依各人的資質而設法教化。盜賊們從內心開始佩服志超,他們一心向佛,勤學佛法,以消除自己往日的罪業(yè)。
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全國上下齊來響應。志超從救助百姓的角度出發(fā),非常擁護高祖起事。志超率僧侶前往晉陽弘法,住在疑定寺中,前來向他學禪的弟子達幾百人。眾人嚴守禪律,秩序井然,為穩(wěn)定當時的社會秩序做出了貢獻。
后來,唐朝大兵向南平定內亂,國內隨之安寧。志超領弟子二十多人到京城祝賀。唐高祖李淵敬重志超,就象對待神仙一樣對待他。李淵請志超登上太極殿,敬禮有加。
左仆射魏國公裴寂,在他的府第中選定一院做志超等僧人的住處。經過一年的修煉,志超等人的功業(yè)大增。但因為貴人宅中喧嘩不停,其它想歸依的人不能接近,志超等人決定回山村弘法修煉。
藍田山感化寺的沙門靈潤、智信、智光等人,一向崇尚心念之學。他們一同請志超大師前往藍田山中,和他們一起修學。志超到感化寺后,他們好象老朋友一樣,一起修學,互相參問。志超在感化寺又呆了很長時間。自然前來投奔者絡繹不絕。
志超感到藍田山也并非是修學的最好地方,因為這里仍然離世俗很近。在此恐怕難成大道。志超又到了晉川,想在那個地方,選一個修持的好居所。
在唐武德(高祖年號)五年,志超到了介山。山峰的名字叫抱腹,遠近聞名。此峰上有山崖,臨百丈深的山谷,上面靠著高千仞的山峰。這里泉清石美,樹木森然,風調雨順,宛如仙境。在此居住,可以使人望峰息心。志超又在此建光嚴寺,雄偉壯觀,好象天宮一樣。
武德七年,志超領人在抱腹巖上修煉。當時有僧徒近百人。而他們所有糧食,只不過是六石麥子。起初,每天磨出五斗,用來食用。從春天到夏天,麥子吃掉了很多。后來,每天只磨出兩斗。但所存的麥子總也磨不完。眾人感到很奇怪。
志超又時時感覺到一些奇異的高僧在虛空中來往。他雖然沒有看見過那些奇真的儀容形態(tài),也沒有聽到過他們的聲音。但每一個心生懶惰的人,會馬上受到他神奇的警告。志超召集眾人之時,鐘聲隨著就響起來。山石上的泉水隨人的多少而自動或多或少。
后來,志超在晉川的寺中染病,他知道無常已近,更加勤奮地修煉。在唐貞觀(太宗年號)十五年三月十一日死于晉川的寺中,終年七十一歲。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