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支持
点击购茶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五【四】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五【四】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于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于結心。阿難。我說佛法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fā)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shù)�,F(xiàn)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xiàn)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招詧A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如來用手把打結的華巾牽扯到左邊,問阿難:這樣能不能解結?阿難回答:不能,世尊。如來又把打結的華巾牽扯到右邊,問阿難上這樣能解開嗎?阿難回答:世尊,不能解開。如來告訴阿難:我把華巾向左或向右拉,都不能解開結,你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結解開呢?阿難告訴如來:世尊啊!應當從結的中心解,結才可以散開。如來說:說得對,要把結解開,一定要從結的中心去解才行,阿難,我所說的法是從因緣生出的,但是,不是取自世間因緣和合的粗相,而是取自微細的因緣,并不從外境而起。如來佛發(fā)物闡明世間染法和世間凈法,知道各有本己的因,各隨所攀的緣而生。但是世間法以業(yè)、識會藏著有漏的種子為因,以宿世所造之善惡業(yè)為緣,出世間法以自性本具無漏種子為因,以今生所修善法為緣。如來的智慧可以了知如恒河沙數(shù)一樣多的世界之外下的一滴雨的數(shù)量,知道松樹為什么是直的,荊棘為什么是彎曲的,鵠鳥為什么是白色的,烏鴉為什么是黑色的等。所以,阿難,你要隨自己的心意選擇一種根來修證,一種根修得圓通,解開根結,那么一切妄想生滅塵相自然去盡,而妙真如本性不顯面前又待何時?阿難,我再問你,這條華巾結了六個結,可以同時將他們解開嗎?阿難回答:不能,世尊。這些結本來是依次挽上的,現(xiàn)在還須依次解開才行。這六個結雖然打在一起,成為一體,但是打結是依次而行的,解結時怎么能夠同時解開呢?如來說:解開六根的結也是。根結解開之初,可獲得離塵除垢根塵消盡的人空,空性本元圓明,所以獲得人空后,還要解結直至得到法空,解脫了法執(zhí),得獲法空不為法縛時,還要解結直至得到俱空不生,生滅既滅,得到寂滅現(xiàn)前的圓明。這就是菩薩從正定正覺之中得以超入的無生法忍的境界,根結解盡,妙心已悟,佛眼已開,能見諸法無生無滅且能安忍不動心。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斓脽o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菸颐貒�。成就如來最后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阿難和法會中大眾得到佛的明示,一時慧覺圓滿,對解脫根塵的道理都明白了,再沒什么疑惑。于是,他們合掌頂禮佛足并對佛說:現(xiàn)在我們身心暢然舒坦,快樂而無堊礙,但雖然我們悟解了六根解脫一根亦無的道理,卻仍沒有了達圓通的根本,所以,不知如阿選擇六根得以一門深入修證。世尊啊!我們在生死苦海之中飄流不定,多少劫以來都如孤兒一樣,淪落于六道輪回之中,沒有得到護持,想不到今日得到佛的天倫護持,猶如失乳嬰兒又回到慈母的懷抱,得到佛的法乳的營養(yǎng)啊!我們愿借這個機會,成就修證之道,如果今日我們承領了如來宣示的微妙密法而不去實行,反而將此密法同于我們未悟時的迷疑,那么,這就如同沒有聽聞如來演法一樣。懇請佛再降大慈悲心,賜予我們秘密嚴凈的佛法,成就如來給我們的最后開示。說完這話,阿難和大眾五體投地,頂禮佛足,退回座位,期待著佛于冥冥之中授予他們的秘嚴佛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