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凈土中道實相菩提論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毗婆尸佛經(jīng)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
- 凈土修學導引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百喻經(jīng)》原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原文
- 凈土探微
- 彌勒凈土論【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慈悲道場懺法
- 大乘無上續(xù)論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佛說七佛經(jīng)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般泥洹經(jīng)原文【西晉 白法祖譯】
- 般泥洹經(jīng)
- 中阿含經(jīng)
- 佛說千佛因緣經(jīng)
- 《賢劫經(jīng)》原文
- 安樂集
- 歧路指歸
- 清蓮飄香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凈土風光
-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師:入香光室
- 思歸集
- 導歸凈土
- 印光大師文鈔
- 李濟華居士遺集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佛教道德的普遍意義——惟賢法師
一、人類進步需要道德
人類發(fā)展到今天的文明時代,全在于人為萬物之靈,憑聰明才智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園里,科學、哲學、宗教、文學、藝術(shù)、道德、倫理等,都是人類智慧與實踐結(jié)合的碩果。
本文特別提出道德,是因為道德乃人類進步的重要因素。
依一般定義講:道德本是依靠人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習慣、信仰、輿論來調(diào)節(jié)人和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孟子曾說:"不依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所謂規(guī)范,就是說個人的行為必須循規(guī)蹈矩,有禮有節(jié);推之于人與人、集體與集體之間,應該互相尊重,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利益,這樣,大眾安寧,生活不受到破壞。這是道德行為的基本效益。
目前,世界已進入原子能時代?茖W的發(fā)展,給人類帶來了明顯可觀的物質(zhì)繁榮,但核武器的實驗,唯武論者的軍備競爭,給人類安寧帶來極大威脅,使人心動蕩不安。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有識者均主張以理性、道德控制科學,使之為人類造福。世界各地的和平組織,其中最顯著的各種宗教和平組織,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中國佛教協(xié)會趙樸初會長于1989年1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的世界宗教和平會議第五屆大會上指出:"佛教所強調(diào)的慈悲、平等的精神,對于提高人類道德的情操,促進人類和平友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呼吁和平,力爭和平,反對戰(zhàn)爭,這是具有善良品德的宗教徒的共同心聲。
越來越多的有識者體察到宗教對社會的效益,尤其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這是因為:一、宗教信仰提倡抑制私欲和貪心,可以淡化某些人一味追求錢財而忽視道德的傾向。二、宗教的自督、自責、自尊的戒律,提倡仁慈、悲憫,有助于社會的穩(wěn)定,降低社會的犯罪率;三、宗教主張物我一體,普敬飛潛動植物,可以創(chuàng)造和諧優(yōu)美的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四、宗教的利他主義無我精神,可以使人們崇尚理性,從善去惡,提高道德修養(yǎng),有助于社會融洽祥和。
設若人們失掉理性,道德淪喪,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秩序容易紊亂,生產(chǎn)發(fā)展會受到妨礙,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對整個世界來說,恃強凌弱,霸權(quán)代表真理,戰(zhàn)亂頻仍,就不會實現(xiàn)和平。人類只有倒退到野蠻時代。因此,人類的進步繁榮需要道德。
二、佛教道德的標準
1.道德略釋
道是理論和路徑;明確真理,實踐正道,有所悟證,功成德具,稱之曰德。
釋尊成正覺后,于鹿野苑對五比丘說四諦法,明八正道,示以首先必須具備因果緣起的正見(理),修戒定慧之行(道),得到解脫(德)。故佛教的教、理、行、果,皆貫通于道德的范圍中。我國天臺宗闡明的一心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境三諦(空、假、中),由三智斷三惑(見思、塵沙、無明),由斷三惑而證三德(般若、解脫、法身),指出了大乘道德的精義。
太虛大師說:"解之豁然大通之謂道;踐之浩然均得之謂德。"說明佛教的道德是首重理智的。"解之豁然大通",明白真理,開悟后豁然開朗的胸懷,似廣大虛空,無掛無礙。再經(jīng)過實踐,自利利他,福慧漸臻圓滿,無量功德。此中包括解與行并重,因與果俱融的要義。"解"是了解善惡的界限,"踐"是止惡行善。七佛相傳偈語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則是佛教道德的總體精神,也是道德的標準。
2.善惡定義
善是順益義、順理義,即順益此世他世的有漏、無漏行法。性離垢穢,清凈無染,故名為善。反之,其行為對此世、他世均不順益,其性染污,純屬有漏的惡法,曰惡。
太虛大師關于善惡的定義為:
害他終害自,而致自他俱害,故為惡。
利他終利自,而成自他俱利,故為善。
同時,大師還指出:利他必斷然是善,行善必斷然是明智;害他必斷然是惡,作惡者斷然是愚癡,這一善惡的定義及界限非常明確。
佛教具體區(qū)分善惡的界限大致又有四種標準:
一、對己對他都有利的是善;
二、對己不利但對他人有利的是大善;
三、對己對他都不利的是惡;
四、對己有利,對他不利的是大惡。
這種以他人為重的道德觀,表現(xiàn)在實踐上就是以慈悲為本。如《大日經(jīng)》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是大乘菩薩行的精神。"慈心"為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慈行"為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為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為幫助他人解除痛苦。積極的人道主義,首先創(chuàng)自佛陀。
3.心為善惡之源
佛經(jīng)上說:"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染則國土染,心凈則國土凈。"故佛陀示人修行,首先治心,這是正本清源的妙法。
佛教講人的行為表現(xiàn)在身、口、意三業(yè),業(yè)是造作義,身、口的動作是有形的,意識之動是無形的。然此無形的力量非常強大,身與口的作為都受其支配,唯識法相宗講阿賴耶識業(yè)種子的熏成在于第六意識的思心所,受戒時戒體的成就也在于思心所。
道德與罪惡表現(xiàn)于外,會影響社會的安寧或動亂,而其根源則在內(nèi)心,它是心理現(xiàn)象善與惡、邪與正的兩大類。《百法明門論》列十一善心所,即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此十一種顯示道德內(nèi)在的成因及其具體內(nèi)容。又列二十六種煩惱,即根本煩惱六:貪、瞋、癡、慢疑、惡見。小隨煩惱十:忿、恨、惱、覆、誑、諂、驕、害、嫉、慳。中隨煩惱二: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八:不信、掉舉、散亂、昏沉、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此二十種煩惱,顯示罪惡的成因及其具體內(nèi)容。
佛教凈化人生和社會,其正本消源,遠離罪惡,完成德業(yè)之妙道,即在斷惡修善、轉(zhuǎn)染成凈的修行法門。各宗行持不同,而其歸趣則一。
4.因果與道德的關系
揭示佛教緣起法的基本偈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佛說的十二因緣,為大小乘佛教所共許,由此而建立的三世輪回觀,是全部佛教理論的基石。
佛教的因果法則,是"為善受福,作惡遭殃。"種了某種性質(zhì)的因,就要感受某種性質(zhì)的果,所謂同類因感同類果。因是主要因素,另外還有條件(助緣),因緣成熟,即有某種現(xiàn)象(果)發(fā)生。世界上決無無因之果和無果之因,果報的產(chǎn)生,是有時間性的,即三世因果。
十二因緣分流轉(zhuǎn)門和還滅門。流轉(zhuǎn)門:由無明故有行......乃至由生故有老死。還滅門:即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一是輪回六道,一是出世解脫。若否定三世因果,則善惡果報、修行成佛、四圣諦等教理,都被否定。生命在一世就完了,則惡人盡可作惡,善人盡可遭殃,無是非,無邪正,道德行為價值就不能得到保證,道德也無從建立。
太虛大師根據(jù)佛典提出因果的四條定律,即:"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后受,不作不受",從個人、集體、時間、造作上,都作了精要的分析和概括,可以說是符合科學的因果規(guī)律,是顛撲不破的佛教哲理。
能明確三世因果,在行動上首先從內(nèi)心深處,提高警覺,"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消滅妄念、惡念,止罪惡于無形,就能真正改變低下的素質(zhì),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
佛教的三世因果學說,充實了我國傳統(tǒng)道德的內(nèi)容。兩千年來,在維持社會秩序,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促進民族團結(jié),發(fā)揚優(yōu)秀文化,以及與鄰國教界友好往來、提高國際地位等方面,都起了良好的作用,這是不容否認的。
三、佛教道德的積極意義
1.以人天善淑世善民
五戒十善是得人天善果的基礎,也是三乘之基礎。六道眾生,生死輪回。六道者,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后三為三惡道,有苦無樂,天道樂多苦少,修羅多嗔恚,人道苦多樂少,思求出離,故六道中適于修行的,唯有人道。佛經(jīng)中常說:"人身難得"。即今生以過去的善根福德獲得人身,但來生是否仍能獲得人身,則以今生的善惡業(yè)力來決定。學佛修道的人,若能奉行五戒十善保持人身,即使今生不能解脫,來生仍可繼續(xù)修持。倘失人身,何時才能脫離惡道,就很難預料了。所以佛說守五戒十善確保人天善趣。何謂五戒?
六、正精進,求出離,趨涅盤,不懈不退,努力前進;
七、正念,念從心起,心不離道,唯念真如實相,或佛菩薩功德相好,故稱正念,若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心無動失;
八、正定,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以真智入于無漏清凈的禪定,即是正定。
此八正道,可歸納于戒定慧三無漏學。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為戒學,能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得身解脫。正念、正定為定學,修定在于治心,能消除虛妄分別,除去精神上的散亂,而達心解脫。正見、正思維是慧學;塾置腔,由定力所證得的大智慧,無漏智慧,明因識果,洞察宇宙真理,破除無明障礙,得慧解脫。
真解脫就是涅盤境界。梁啟超認為涅盤的含義為:"絕過清涼無熱惱,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無差別,絕對自由無系縛。"十分正確。涅盤可現(xiàn)證,如釋迦牟尼佛于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覺,我國歷代也有許多高僧大德現(xiàn)證解脫的。證得涅盤,還要無住于涅盤,即不著生死,又不舍眾生,出世而住世,自己解脫也教化眾生解脫,以解脫善凈化人類心靈,凈化社會,凈化國土,使人間變?yōu)?a href="/remen/jileshiji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極樂世界。
3.以菩薩善利人濟世
菩薩名菩提薩埵,意譯為覺有情,自利利他就是菩薩精神。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法就是出世而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yè)。出世在于度己,入世在于度人。因此,佛法的究竟義,在發(fā)菩提心,發(fā)四宏誓愿,修六度四攝的菩薩行,達到上求下化。具足菩薩的條件是大智大悲。
大智:一是觀察因緣生法之理,宇宙萬有無不由各種條件和合而成,法法相資,互為因緣。一個人在社會上不是孤立的,人與人之間互相依賴,資助。二是觀空理。空不是什么也沒有了,而是空除我執(zhí),化小我為大我,處處想到他人、國家、民族的利益,以無我的精神奉獻一切。緣起與性空相結(jié)合能產(chǎn)生大智慧,以智慧劍斷破一切煩惱,方證菩提。
大悲:佛教的慈悲不是一般的愛。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分無緣慈,同體悲。無緣慈不分界限,超越時空,不論貧富貴賤,都要救度。同體悲,以他人的痛苦為我的痛苦,無始以來的眾生皆是我的父母,要發(fā)愿報四恩,增長悲心。
修菩薩行的具體內(nèi)容是六度四攝。六度包括:
一布施度,分財施、無畏施、法施三種。即以己資財隨方施予名財施;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得度名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名無畏施。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是索取。
二是持戒度,戒有止惡修善的功能,可以清凈三業(yè)。
三忍辱度,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慈悲豁達,以滅瞋恨心。
四精進度,精進于斷惡修善,以度懈怠。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息滅妄心,度散亂。
六智慧度,由禪定證得圓融無礙的大智,度愚癡。
四攝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愛語就是說和合語,歡喜語,誠實語。利行即以身口意諸行利濟于人,一舉一動都要利益眾生,盡義務而不求權(quán)利、享受,感化眾生共修佛道。同事即與社會各階層的人共同做事,共同生活,同甘共苦。六度四攝是菩薩自利利他的最好方法,各法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須齊修不可偏廢,能用此菩薩精神利人濟世,我們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佛教的道德感化,用以勸善止惡,安定人心,消除邪惡。社會上的法律制犯罪于已然,佛教道德的感化,有助于防止犯罪于未然。據(jù)有關調(diào)查資料表明,信教的比不信教的人犯罪率大大減少。我國自南北朝隋唐以來,佛教之盛衰與國家之治亂有著一定關系,佛教盛行時,多數(shù)情況下,社會秩序較為安定。
當今我國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物質(zhì)水乎不斷提高,道德建設也應跟上。佛教徒應奉持五戒十善,發(fā)大心,修菩薩四攝六度等法,才能修養(yǎng)成最完善最高尚的道德,有利于人群,有利于社會!
- 上一篇:念佛法門是佛法中最根本法門
- 下一篇:《六祖壇經(jīng)》的凈土思想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