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新忘故?谑切姆。
得新忘故。口是心非。
小而衣服器用。大而朋情親誼。內(nèi)而妻妾。下而童婢。皆有新故。若得新忘故。此澆薄寡恩之尤者也。先賢有言。與其結(jié)新交。不如敦舊好。旨哉此言也。昔楚王詔求遺履曰。我悲夫與之俱出。而不與之俱入也。自是國人無敢棄舊者。此真千古有情人。亦千古知道人也。
漢光武姊。湖陽公主新寡。欲適宋宏。帝謂之曰。富易交。貴易妻。人情乎。對曰。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主曰。事不諧矣。愚讀此嘆曰。憐新棄舊。舉世皆然。妻妾之際。尤易移人。往往枕上生嫌。閨閣胎禍。害有不可言者。人可不謹之哉。
一富翁無子。已抱養(yǎng)兄子十年。忽妾產(chǎn)一子。翁遂棄兄子。產(chǎn)悉為妾子有焉。后兄子以勤儉成家。且孝悌恭慈。通族稱之。而妾子長。放蕩嫖賭。罄費所有。翁懊恨卒。
儀征景旸。窮時與揚州史城友善。旸卒。遺孤衰落。昔時親故。不相往來。城獨不忘。時時問饋。逾于昔日。旸有遺文數(shù)十卷。城捐千金刻之。曰。吾不忍故人。菁華殞地。后城仕至大僚。
宋范文正。以吏部員外郎郡守時。有三婢從。及官歷二府。乃至于薨。凡十年。不增一人。亦未嘗輒易也。
心口皆是。純善之人也。即心口皆非。人猶得而防之。惟言稱堯舜。心同桀紂?谑纳胶。心懷陷阱者。最難測度。其人事君必不忠。事親必不孝。交友必不信。臨下必不義。此輩乃小人之尤者也。使人誤信其言。而入其機彀之中。其罪加陽惡數(shù)倍。佛經(jīng)有云。妄言惡口之人。死墮拔舌烊銅犁耕地獄。遐劫受苦既畢。生畜生中。恒食荊棘。若復為人。舌根不具。口氣恒臭。脫有善言。人不信從。口是心非之業(yè)。獲報如此?刹唤湓。
明薛文清曰。易曰。庸言之信。庸常之言。人以為不緊要。輕發(fā)而不慎。殊不知一言之妄。即言之失。故庸言必信。德之盛也。
宋司馬溫公。示劉器之盡心行己之要曰。惟誠耳。其工夫先自不妄語始。司馬公又嘗言器之平生。只是一個誠字。顛撲不破。當時市民田叟。謂若過南京。不見劉侍制。如過泗州。不見大圣。何以感人如此。亦曰。惟誠而已。觀此。則誠字。豈有誤人。人奈何不致力于斯耶。
任國佐。久病。設醮祈佑。任夢中聞神言曰。任國佐。平生為人。心口不同。自少及長。善功無一。罪惡已定。死在旦夕矣。果卒。夫土無定位。五行秉之為主。四時賴之以行。萬物藉之以生。其在五常。則信是也。若四端無信。則亦不成其為仁義禮智矣。故曰。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今人吐語出言。并無真心對人。豈能自成其人哉。若從此改悟。言行一致。表里相應。則遇事坦然。常有余裕。仰不怍天。俯不愧人。豈不樂乎。然此吾人所最易犯。防檢最難。切毋略略放松。自絕于光明正直之鄉(xiāng)。而入于黑暗荊棘之境也。
- 上一篇:用妻妾語。違父母訓。
- 下一篇:貪冒于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