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1295部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第一卷 第二卷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卷上
歸命一切佛。歸命諸法藏。頂禮一切智。廣大甚深理。我今造論名曰寶上。是諸法中最上真實決定勝義。論曰。若人若天及諸情類。從無始來癡暗為因。有語言道是惡趣根。若有樂入彼一切智清凈界者。是故歸命佛曰光明。此中云何所謂離我等性及一切因當知一切煩惱業(yè)生雜染等法。無初無住而無實體。雖有所生與夢幻等。如夢幻故從分別起。當知諸法皆從緣生。是故諸佛緣生義中。宣說諸法諸物性空空無自性。而亦不應于中作無實想。是故清凈阿賴耶識。雖有所受而無所著。此義甚深又復廣大。諸經(jīng)教中皆如是說。諸有樂欲求解脫者。應當如實覺了諸法。當知諸法不離于識。若離識者是性即斷。是故法中無實有性。法集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若法是實若法不實。若有自性若無自性。是二不應將幻喻等。諸法非有性而亦非無性。此中所說若實無性。無性名空空即成斷。若實有性是性為常。當知言空與非空異。離空非空亦無所得。又如明暗二不相合。離暗離明俱無所得。是故應知。此中所說明不現(xiàn)前暗云何離。智之與愚二不相合。離智離愚亦無所得。非智非愚是二中間我想皆空。彼一切法無內(nèi)無外亦無中間。無法可取無法可舍。寶積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若說言有此為一邊。若說言無是為二邊。若一若二若彼中間。皆無有相而不可見。無相見故亦不可說。無形無像不可表示。無種類法無所攝藏。亦非中邊有所安立。此中所說是真實說。性與無性本來如是。作此解者真觀圣諦能離貪等煩惱過失。設復煩惱有所生起。于圣諦中而無所著。若如是知如是解者。即得如來功德聚身。作師子吼轉大法輪。普令一切皆悉見聞。楞伽經(jīng)中作如是說。
我語無相而不可取。轉識經(jīng)中作如是說。
離識有法理不相應。授記經(jīng)中作如是說。
當知識心遍一切法。十地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色法無實不可取舍。那耨俱梨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若了諸法性即非智所知。是故此中無實可得。智體無實當知如幻。諸經(jīng)教中作如是說。
諸菩薩者隨諸相轉。是相無實義無所得。勝義諦中言不可立。寶云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若本是無不可言有。識離分別名不可立。彼勝義諦真理離言。而諸物性實無所得。此如是說是決定語。佛所說意破諸無智,F(xiàn)愛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若言有物是為空者。眾生業(yè)報應有染凈。若有染凈即是有作。若有所作即種種相隨世間轉。有相轉故見有所成。若能安住無顛倒想。即知物性無別實體。此如是義者慈氏菩薩問。世尊如實說。我本無邊菩提亦無邊。菩提無邊故無菩提可得。我無邊故無求菩提者。亦無少法是智所知。唯諸佛智而能照了。彼真如法即是無性。無性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生性。颯缽多設多經(jīng)中作如是說。
彼一切法若說言有此為常語。若執(zhí)為無即成斷見。若非有非無又中間不立。寶星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貪等煩惱一切染法。若解脫者是無盡相。若能了知煩惱自性本來清凈。勝義諦中脫無所脫。若欲真實觀如來者。當觀如來解脫所生。不從因生不從緣生。非有相生非分別生。遠離一切名言差別。非色相非色。真如乃至非識相非識。真如非晦非明。非即非離。非見非知。離諸識法非所了別。不于一切識法中住。若能如是觀如來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以邪觀故彼不能見如來真實。此中所說如實義者。離有離無。非性非無性。如是名為真見如來。無垢稱經(jīng)中作如是說。
華嚴經(jīng)中有一天下。問妙吉祥菩薩言。云何實語不實語。一切煩惱云何調(diào)伏。妙吉祥答言。如人夢中見彼大蛇。是人雖見非毒所害。煩惱雖生而無實性。是性清凈而自調(diào)伏。此為實語非不實語。
又海慧菩薩問不思議梵天言。法本無證及無所說。云何有佛及諸佛法。不思議梵天答言。若佛如來出興于世。及彼演說諸佛法分。若有若無本自如是。本來無說亦無所證。無說故無聞。無證故無得。但為眾生煩惱業(yè)生諸果報性引生諸佛大菩提心。住諸菩薩悲心境界。若諸眾生煩惱等性能自調(diào)伏。所有諸行而不常行無求無愿。彼煩惱性悉清凈者。諸佛亦復無證無說。
又善財童子言。當知諸法皆悉如幻。我于幻中而求解脫。如是等義華嚴經(jīng)說。
當知諸法如幻如夢如陽焰如聚。沫如乾闥婆城。三界一切法從識心所生。心如幻故三界如幻。若有一物有實體者。此說幻喻理不相應。三摩地王經(jīng)中作如是說。如上諸義諸經(jīng)中說。
復次我今依經(jīng)略釋余義。如妙吉祥菩薩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若無心即無身。身心離故無為無作。如幻如化。若如是說為菩提者。諸佛說此是為菩提。能入諸佛平等境界。是故乃可名智莊嚴。而不莊嚴彼一切智。一切智性不可得故。菩提無生亦復無滅。不一不異非此非彼。諸佛如來咸作是說。
又復譬如世間一切種子而能生。長一切芽莖。若無種子芽莖不生。釋迦菩薩坐菩提場成等正覺。其義亦然。但從緣法而生起故。雖有所證而無其實。此即說為游戲神通。是故當知。無有外法。諸佛如來亦無有性。是故離識實無一法。若離識者法不生故。若心能生心即無生。若法所生法亦無生。以是義故。諸佛如來于無生心中說菩提義。佛說識心能生菩提。亦非識心而能生故。何以故。識性空故。妙吉祥所說是最上真實。于自佛境界中如實而說。又復諸法皆從緣生。而彼所生亦無自性。是故諸法皆悉如幻如幻之言。是如實說。慈氏菩薩現(xiàn)住如幻三摩地中。是故世尊于是三摩地中與授其記。為表示故。又復世尊于無數(shù)經(jīng)中宣說諸法從識所現(xiàn)。離生離滅。非有相非攝藏。無起作無止息。不有不無。非常非斷。當知智性皆悉如幻。況復諸法有所分別。若有執(zhí)著斷常語者。彼非正行佛不許可。若知諸法非斷非常。彼正相應。說名真實。于自分外無法可著。亦無有法是心所對。雖于諸法說種種句。但隨諸法為表了故。當知自識而非他識。于其外義而無少法所可樂欲。自識無性他識無性。于自于他亦無異性。彼真實智離有離無。當知我識亦復非有。補特伽羅蘊語所攝。是故應知一切佛一切法皆自分有。若離自分求不可得即此所說離有離無。是甚深義。諸佛皆說此微妙法。遠離一切取著分別。離此亦復無別所說。諸迷謬者若著于有即有善惡界趣二種差別。若著于無即無其想剎那生起。是故著有著無俱不相應。諸佛如來悲心方便宣說此義。謂一切法離有離無。如是所說是最上句。是故此說諸法真實。法無著性非諸所觀。彼無著性離有離無。若如是知。是大智者。當觀虛空無增減無分量無邊際。即此虛空出生一切。清凈識心亦復如是。此心無心一切出生。又如凈摩尼寶。彼無心故映現(xiàn)一切;蛴袉栄。云何分位而無能取。應如是答。謂彼虛空無作邊故即無能取。若彼虛空無作邊者。量云何得。當知一切眾生界如微塵聚。彼一虛空悉能容受。而諸眾生等虛空界無所增減。若一切有情。及一切方分。一切種類。一切形相。一一分別。是中實無一性有所生起。以是義故非一性非多性。一多中間而亦無性。若言一性定有所得。即種種性而有差別。有差別性即分別生。是故一性多性是性平等。若于外義無所取著。于智亦復而無所得。若于外義無所取著。于智亦復無所生起。若知識心離諸有相。而彼外法有何分量。若知識心是諸有相。而彼外法亦何分量。是故應知于彼外法實無一性而可生起。如夢等法無實作用。若言諸法是此此無自相。若言諸法是彼彼亦無實若于自心有所了知。即此自心亦復無實。若如實知者名覺了識相。若有一切粗重分別心起。當知皆是煩惱差別所生。若能了煩惱性離分別心。即生死涅盤二俱清凈。此清凈性即諸法性。是性亦復名為真如。名為實際。亦名為空。是諸性中若染若凈。實智所觀皆悉平等;蛴袉栄。于一切法中何者是不壞。應如是答。諸法自因不壞。云何不壞。不壞因性故。若法有性。若法無性。不離自性。于二義邊何能安立。若諸法因及諸作用有所壞者。于一切處理不相應。諸法實性云何隨轉。謂彼實性無所住故。諸法無性云何有因。離因亦復無別性故。又諸法實性而無所壞。即壞之名亦復無住。此中亦無差別因性。彼壞滅性無分位故。諸法真實是常住性。彼常住性非無常性。若離實性別義作用理不相應。然諸物性而亦不減。又非無常性是真實性。真實性中而有何義。是所作用無差別性不可分別。彼一切常遍一切處又非無常性是真實性。真實性中相云何得。諸不真實此云何立。諸別異性此云何現(xiàn)。是故非無常性應如是知。又復當知。無常性者于物性中自類而轉。聚類所現(xiàn)差別因故。所欲為因而生起故。若或以彼諸無常性。而于此中為決定說。與唯識義理不相應。彼無常性無決定故若法不壞亦非不壞。有法剎那而生起故。若言不壞者。何名無常性。若非不壞者。又何名因性。過去未來法亦如是。皆無物性。定實分別諸法隨轉。隨其分位此復何因。謂無住故。諸有為中現(xiàn)前事滅。即彼后事還復生起。前不可分別引生后分。后不可分別從前分生。若言諸法此有所得。即于此中起分別因。若言諸法彼有所得。即于彼中起分別因。過去未來無住亦然。是中不應有所。分別剎那法中可說有壞不壞義邊非剎那法。若于彼因如是了知。前后中際不可分別。
?諸法寶最上義論 卷下
復次今說生住異滅。此之四相剎那剎那有所轉故。不相應相而無其實。于不相應無實相中。不可起二分別。不可說一時。不可說異時。一時異時無生起故。又不可說無時。理相違故。若說壞時。壞即不生故。是故當知。生時無住。住時亦復而無所得。彼無住性。云何有滅。彼生與住說名為異。若本無生云何有住。若法無住即云何得。以無生故及無住故。于何義中而說有滅。若法有住于住法中可說異性。法既無住何有異性。無異性中不應分別。當知異性而非住性。實無一性而可分別。是故諸相及分別心。此為二種。若無諸相即無分別。若彼諸相若分別心有分別者。二俱分別。如實義者無相無分別。生住異滅若有性者。于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初中后分不可安立。若能如是如理思惟者。佛說是人名為大智。初分中分后分諸性。于三分性中實無一性有所生起。是故諸法非一性非多性。一多中間俱無所得。若一切法離一性離多性。即常與無常無所分別。是故非無常非非無常。不應于中起二分別。當知初分中分后分。不俱時生。不俱時有。如他人性即自所無。若自體性。他云何有此中所說自性尚無。他性何有。是故自亦無性他亦無性。當知一切法所行所作不離因性。若壞不壞非心所思。不可分別。初中后分如實思惟。皆無為相無別異相。不應分別彼彼諸法各各種子彼各各性。一一不離智種子生。剎那剎那時分轉易。是故彼彼一切法性。云何心能思惟生起。一切法中差別事相。當知無因亦無差別。諸法本來無所造作。雖作用相續(xù)當何有實。是故所知諸法及能知者。是二于剎那中不能和合。彼如是性實無能取。是中無所有亦無所得。當觀諸法生已即壞。若法不壞即非生法。以法壞故而無所得。彼不壞者是常住性。即常住性彼亦復離。即離之言是中亦離。若如是知。即了諸法彼差別性。是常住因。無差別性亦復如是。諸有為法即生即滅。故名無住。若有住者應有所得。以無住相無所得故。彼無住法是故相應。一切行中諸差別行。若彼彼性有所得者。于無差別行云何對治。是故差別行中無性可生。
復次當知。眼等諸識有現(xiàn)量性。大牟尼師親所宣說。若離現(xiàn)量性別取量非量者。彼于此中當云何得。世間所有先所作事皆無所依。如諸所作無作用性。若彼如是諸現(xiàn)前事。如其現(xiàn)前亦無所成。是中若有所行及非所行。即諸作用義皆相違。是故一切無實作事皆如虛空。常與無常俱不可執(zhí)。當知諸法皆從緣生。雖生亦無少法可得。緣如幻故所生如幻。即彼如是出生諸法。以是義故。諸法無性亦非無性。此如是義。正等正覺如實宣說。當知一切法無著無礙。于大乘中此真實說。如是了知。即菩提心本來平等。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如實知故出生方便。宣說一切甚深法門。如其所應名言分別。是故各各宣說表示出生諸法。所謂彼彼法是四諦法。彼彼法是唯識法。雖有所說而常真實。彼彼諸法皆悉如幻。由如幻故不可尋不可伺。不可知無表示無攝藏。若離如是等即知法真實。以知真實故而菩提心速得解脫。若菩提心如是解脫即諸佛亦然。眾生亦然。生死亦然。涅盤亦然。法界亦然。是故佛與眾生二俱平等。生死涅盤亦復平等。若于此中如是如實了知是義。佛說此為諸佛菩提。乃于一切所行所作悉能成辦。此所說義是第一義。離此無別有第一義。此第一義攝一切法。是不思議真實語行。離有離無。非智非愚。非少非多。無相無性。無所照達。智不可知。識不可識。不即自性不離自性。無取無舍離取舍相。從如實智之所出生。隨所出生。隨所言說。無取相無攝藏。非心所思。不可知故。非眼所見。不可見故。何以故。心無自性故。由心無自性即一切法無自無他。以無自他二種差別。即一切法自性相應。無生無滅。無集無散。非智非愚。無有少法。有所表示。有所照達。當知彼彼菩提種子。而彼彼相為表了故。若能于彼彼相觀無我者。菩提種子亦無所生。諸菩薩摩訶薩自性真實。以善方便出現(xiàn)世間。起大悲心示有所證。而諸菩薩自性真實無生無滅。當知識法遠離疑惑。無有少法而可生起。我我所空。而無有相顯了表示。識相光明而無自性。然光明性彼性自常。是故我相性者無有光明。無光明中云何可說有光明相。如諸光明而能破暗。然暗與明不近不合。不近故明何能破。不合故暗何所破。若明暗相遠又俱無所得。是故當知。明能破暗不即不離。不可于中定實分別。暗雖有破無能破法。彼能破法無別分量。何以故。破名無住故。由此應知。彼一切法因緣和合而有所生。以緣生故如幻而成。如幻法中彼癡暗等亦非煩惱。但為智障而不了故離識分別。亦非光明有所生起。是二實性俱無分別。此中見邊而實無得。
復次當知。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如是等心所有法。彼彼皆是菩提之相。而彼一一自性清凈。若或有法非菩提相者而于自體理不相應。當如虛空自性清凈。而彼智性亦然清凈。若知我相實無所有。即彼識心亦復無生。若識無生者彼一切法當云何有。是故應知。諸法皆從真實所生。諸法因緣和合即生。雖生無實而無所有。諸法如幻。識心如幻。緣亦如幻。由如是故識從緣生。當知智性亦復如幻。無所分別無所了知。諸法自相非智所知。但有言說皆不相應。此中若能離諸分別。若生若滅皆悉遠離。緣生如幻。所生亦如幻。云何如幻中而實有生。當知識心彼如幻故智亦如幻。智如幻故所知亦如幻。智與所知俱如幻故生法亦然。生法如幻故諸法亦然。如人見彼幻所作象。如其所生即有三事。世間諸行亦復如是。如其所生。亦有三事。若于此心有所見者。即有言說及所作事。若了無心即無所思。無心無思。法云何有。若有我相及有我所可說有見。無我我所當云何見。彼菩提相亦云何證。此無我相如是應知。一切幻法而無所有。如幻所現(xiàn)說名為有。有性無性彼自性性。此性無著一切處現(xiàn)。若法是有即不應無。此有亦復現(xiàn)前無體。若法是無即不應有。此無亦復現(xiàn)前有實。是故無生亦無攝藏。由此應知。若法言有不如是有。若不如是有即應是無。此中言有又不可定記。法界自性應如是說。若諸色法是實有體于第一義然無所有。是故此中諸所作事。皆從幻化分別起故。若法有性若法無性。本自如是。若非有性若非無性亦復如是。有性無性自性相應。性與無性非心分別。若有說言諸法是一一無自性。若有說言諸法是異異無自性。一切法中無自性性說不可得。所有諸佛隨三世轉。普令世間一切眾生盡得解脫。而諸佛界無增長因。彼彼亦復無增長性。真實性中諸佛常有。當知一切法四種分別。所謂若有若無是二非二。世間如幻心亦如幻。云何無說而有所說。一切法空離諸所著?找嗖浑x彼真如性。是中不應戲論分別。以是義故諸法無性。應如是說。當知諸佛正等正覺。非性非無性。性與無性皆離著故。此即非空亦非不空?沼兄虚g亦無所立。是故一切法無生無性。以無生無性故隨諸有相處處表示。然其執(zhí)相義無所得。無實取性。是即真實。諸法無生亦復無滅。彼一切法皆同一相。此中如是同一相故。即一切法無染無凈。若言諸法有生有滅。當知皆從煩惱種子虛妄生起。若說諸法為無生者。彼說名為斷見增語。若說諸法為無滅者。彼說名為常見增語。是故應知諸法離言。不可說生不可說滅。一切法中若生若滅。實無少法而有所得。若能離彼二種增語。即一切法非斷非常。有性無性性自真實。此中無有少法是所得相。無有一事而實可轉。諸法雖生而無所有。是中亦復無實境界。智如虛空離諸有相。智與虛空皆悉平等。當知一切差別分別為煩惱網(wǎng)礙清凈性。真如無相離諸所緣。自性清凈有大光明。是故當知。諸佛世尊本真如性。是為佛寶。以清凈因示清凈法。開生正解自性任持。是為法寶。指真實道自體相應。是為僧寶。如是三寶皆無為相。非蘊等法。無所集無所有。無有相無分別。是故諸佛世尊住勝義諦。從如實道如實而來。故名如來。如實了知無我等法。是故現(xiàn)諸色相及功德法。從初發(fā)心修諸勝行得不退轉。乃至最后一生補處成等正覺。此所因者。從無垢真如現(xiàn)諸佛身。此所現(xiàn)身是方便生。宣說諸法然無說相。何以故。無性無所有故。識心清凈。是識即有諸所作事亦如是現(xiàn)。雖現(xiàn)無取而亦無說。以勝義諦不可取不可說故。即此無取及無說。性體自真實亦不可說。以不可說即無分別。無分別性是勝義諦。于勝義諦中隨事分別所有所有諸法聲。如是如是諸法說彼彼諸法無說相。諸法法性皆平等。諸法無我亦無自性。有性無性彼彼自性離有離無。而不可取亦不可說。此中如是若有若無。語義甚深離相而說。諸法無證相。此名正等覺。諸法離說相。是名真實說。無生亦無滅。諸法甚深義。各各諸境界。無我而無轉。外法不可轉。外法不可取。施戒等諸法雖說而無相。是故于一切法無所取相。即無所著。此中亦復無別作用。設有所作事亦說名為空。作用空故無實行相。無實行相中法無增無減。若于諸法虛妄分別。當知彼心執(zhí)相中轉。起彼心故。是愚癡者著煩惱性彼非解脫。若不起彼虛妄分別。諸所作事皆悉寂靜。彼能如實而得解脫。無分別故心性常寂。是故諸法從緣而生。雖有所生說名為空。當觀自法而無有相。正等正覺作如是說。當知諸法無集無散無自無他。無有小法取相可得。如初亦如后初后相應。而彼真如性光明照。若能照達彼真如性。諸法緣生現(xiàn)而無礙。如幻所生亦如是說。此所宣說大乘出生。當知一切法若生若滅。非尋伺道而能知故。何以故。諸語義邊無所著故。彼真實性不可知故。是故現(xiàn)前無所取著。智者如實離諸言說。彼分別心說名為網(wǎng)。離分別故即得解脫。彼解脫心如空平等。如是所說是甚深法。若于此中如實信解。是大智者。彼信解心與三界等。是心清凈離諸塵垢。復能遠離一切染著。即于諸法無取無舍。一切執(zhí)著愚癡皆悉遠離。彼能獲得十種自在。彼于自法覺了實性。無自性中亦無所住。于諸法中如實信解。如所信解如實而住。譬如虛空周遍無缺。彼一切法圓滿出生亦復如是。是法平等普遍一切。是中無法若來若去。無來去故諸法現(xiàn)前。知是義者通達佛教。一切生法悉無所著。異此亦復無別有法。此是大乘諸法要道。最上甚深如實而轉。識心凈故一切無著。與一切法理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執(zhí)心盡處有法。彼法甚深非智所觀。非所了知。有無二處俱不可立。以是義故。諸佛菩提無能證者。無所證處。菩提法中無所安立。若能如實證自佛者。與一切法而自相應。諸法無因亦無所作。諸愚癡者思惟分別。若執(zhí)無因又復不能集諸福事。起染著心感惡趣報。是故智者。于此甚深微妙法中。如實信解尊重恭敬。即得無量最上福聚。是名真實修大乘者。是故若人覺了此道。是如實道。是無著道。最上最勝。而能發(fā)生清凈信者。諸佛稱贊。有諸無智邪見外道。不能舍彼諸執(zhí)著心。此甚深法不應為說。若為說者理不相應。
我所稱贊最上法初中后善理相應
總攝最上真實句甚深微妙不思議
集諸功德量無邊普施一切眾生界
- 上一篇:第十四卷 大乘集菩薩學論
- 下一篇:第一卷 施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