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一)法會圣眾
我親自聽見佛是這樣說的。
那時候,釋迦牟尼佛住在的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與他住在一起的有大比丘僧一萬二千人。這些聲聞弟子都修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的六種神通。他們以僑陳如長老、舍利弗長老、大目犍連長老、迦葉長老、阿難長老等為在座諸位的上首。還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以及現(xiàn)在世的所有菩薩,也來此地集會。
(二)德遵普賢
又有賢護等十六名大居士菩薩,他們是善思惟菩薩、慧辨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愿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他們是眾在家居士的領袖。
這些來集會的菩薩,全都以普賢菩薩為榜樣,發(fā)下宏大的誓愿;助佛救度眾生。他們通過六度四攝的修行功夫,云游于天上地下東南西北各方各界,隨機應變地以各種形象和方法,教化濟度眾生。契會證入佛法知見。他們發(fā)誓通過濟度眾生出五濁惡世的所作所為,達到覺悟真理的境界。
普賢菩薩發(fā)下誓愿,要在無窮盡的世間修行中成就為佛,于是仿效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舍棄在兜率天宮中的安樂生活,托胎降生于人世中的王宮。拋棄王位而出家,通過苦修來證悟真理。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佛法的道理不易被世人理解,為了利于教導世間眾生,便只好按人們所能理解的形式示現(xiàn)。菩薩在修行中用“禪定”和“慧思”的方法,克服欲望、感覺、思維障礙,得到難以表達的如來微妙大智,成就那不生不滅、無掛無礙的佛智慧。天神們也因此而崇奉敬仰,請他說法開導人類。菩薩便時時刻刻地宣講教法,去啟發(fā)教導世間的眾生,去破除眾生貪、嗔、癡等不正確的妄見,去堵塞那誘使眾生墮落六道的欲望壕塹,去洗干凈眾生心靈上的污點以顯發(fā)其本來清白無染的真如之心。菩薩用佛法來調(diào)和眾生,向他們宣講開示佛所開示的美妙絕倫的真理,使眾生供養(yǎng)佛、法、僧,以積累善功善德,如同在田地里播下種籽一樣,在來世獲取善德的收成。菩薩為濟度眾生,還如同治病一樣,用佛法之藥去治療有情眾生三界生死的大病。在這六度四攝的菩薩行道中,普賢菩薩由初地菩薩而自行圓滿了行愿的兩方面的功德,得升到了“一生補處”的候補佛位,由佛授以將來定當作佛的資格。為教導諸菩薩,而為之作示范,普賢時時地修習無量無邊的相應行德,圓滿成就了大菩薩的功德,受到無窮無盡的諸佛的庇護和眷顧。
在十方的佛世界中,普賢菩薩也都能如同在有情世間一樣宣講佛法,如同一個魔術師,在什么人面前說法便現(xiàn)示出什么形象。他變化的形象都是虛假的,要是真的加以追究其實是什么也不會有的。與會的各位菩薩,也有與普賢菩薩一樣的德行,他們一方面都能夠通過諸法實相,另一方面又能幻化出各種各樣的眾生形象,通過化現(xiàn)的眾生形象言傳身教,帶動有情眾生崇敬供養(yǎng)諸佛,學習佛法。菩薩們?yōu)槎缺娚没母鞣N形象,如同閃電樣神奇美妙,能撕破魔見邪業(yè)之網(wǎng),解脫煩惱的纏縛。菩薩們的德行和神通,遠遠地超出聲聞、緣覺的境界,而進入無自性我執(zhí)、無名相法執(zhí)、無妄想取執(zhí)之心的境界。菩薩們巧妙地隨機應變進行教化,或說聲聞法教,或說緣覺法教,或說菩薩法教,在聲聞法教和緣覺法教中而超越聲聞、緣覺境界,達到菩薩所行的涅磐之境,得以成就超離生死的正定智慧,由此總持種種善法,能隨時一心悟到由緣起修萬行的華嚴正智,具備和保有成百上千種斷滅煩惱的禪定方法。能夠在一種微深幽玄的禪定狀態(tài)中,看見無法計數(shù)的眾多諸佛。能于在起念頭的一剎那間,便游遍十方一切佛國凈土。
諸位菩薩還像普賢菩薩一樣成就了善于宣說法義的雄辯才能,能用各國方言,隨聽法人各不相同的喜好,判斷他們各自的心思,而宣講佛法。他們開化顯示佛教真理實相,達到性空無相境界,超越世間一切依存于善惡因果的“有為法”,心常保持在清凈的出世涅磐的“無為法”上而以之來濟度世間,所以對待萬事萬物都能隨意自在,無所拘束。他們?nèi)缱鲇星楸娚拇饶竾栏,不知疲倦、毫無厭惡地愛護教化眾生,開啟眾生的真如本性,維護其菩提心而使之不斷不絕。他們興發(fā)大慈大悲之心,憐憫濟度苦海之中的有情眾生,因慈悲而說法,教導眾生了脫煩惱的正見正知,使之不致因妄見而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趣道,為眾生開啟進入菩提涅磐的善門。菩薩們愛護這些有情眾生,如同愛護自身—樣。菩薩擔負著拯救他們的重擔,一心要使他們?nèi)康竭_覺悟的彼岸,得以享用諸佛擁有的無量功德。諸位大菩薩的智慧行愿是如此地偉大莊嚴,真真實實地是難以想象和難以用語言表述的。
像上述這些有偉大功德的大菩薩,有無窮盡的數(shù)量,他們?nèi)紒淼搅岁乳w崛山釋迦牟尼佛的身旁,還有五百個比丘尼、七千個男居士、五百個女居士,以及欲界天、色界天上的所有天神,也全都來參加這一次集會。
(三)大教緣起
那一時刻,釋迦牟尼佛神采奕奕,容顏好像是黃金塑造的一樣閃閃發(fā)光,又好像是一面明亮的鏡子,不但外表可以赫然映照,就連內(nèi)心的光明也反映得明明白白。釋迦牟尼佛所發(fā)出的神光,瞬息萬變,無有窮極。
阿難長老見此異相,心里想道:“今天世尊的容顏神采和悅清凈,容光煥發(fā),映照得十方佛國更為威嚴莊重。這是往昔跟隨釋迦牟尼佛以來,從未見到過的。真高興今日有幸得見此光明之像。”想到這里,他生發(fā)出希有難得的心意,便從座位上站起來,袒露出右肩以表示對佛的禮貌,跪在釋迦牟尼佛面前,雙手合十向佛行禮,并對佛說:“世尊,今天您進入到大涅盤境界,示現(xiàn)出一種奇特難見的相狀,現(xiàn)出諸佛接引眾生往他們的佛國凈土時的那種慈祥和藹、現(xiàn)出真正解脫才可能出現(xiàn)的那種超然,心中念念記持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世的諸佛,但您是在憶念過去、將來的諸佛呢?還是在憶念現(xiàn)在世的他方佛國的諸佛呢?要不是如此,為什么您會如此地神采奕奕、瑞光映照呢?請您給我們說一說這其中的奧妙吧。 .
聽到這樣發(fā)問,釋迦牟尼告訴阿難說:“善哉!善哉!你因為哀憫眾生,欲濟度他們的緣故,才能問出這樣微妙的問題來,你的這一提問,勝過了供養(yǎng)一天之下的阿羅漢和辟支佛,勝過了若千世的布施。為什么呢?因為諸天中的人民,包括能飛的小蠅、能爬的小蟲,以及一切有靈性的動物,全都可以因你的這一提問而得度脫輪回苦海。
阿難,我以無窮無盡的大悲心,哀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眾生,所以到這個世界上來,廣泛傳播佛教,為的是想拯救這世界上無知無識的群氓百姓,使他們曉知真理實相的利益。本來‘佛法難聞’,如同優(yōu)曇缽花,很難得才出現(xiàn)一次。你現(xiàn)在既提出了問題,正好合我顯阿彌陀佛宏愿的本心,所以你提的問題對三界眾生有說不盡的好處。
“阿難,你可知道嗎?佛的智慧境界,具有不可測度的甚深奧義,沒有辦不到的事情。佛能在起念頭的一剎那,便經(jīng)歷無窮無盡的時間,即使經(jīng)歷了這無窮無盡的億萬萬年,身體的各個部分仍完好如初,不發(fā)生任何變易。佛的禪定智慧,通達無極的深度,在一切修行法中,是最勝而難以企及的自在之境。阿難!你仔細地聽著,好好地去理解,我現(xiàn)在為你把佛的智慧境界分別解說。”
。ㄋ模┓ú匾虻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說:“在過去很久很久,久得不可思議的無央數(shù)劫時,有一尊佛出現(xiàn)于世,名叫世間自在王如來,又叫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尊佛住世弘法四十二劫,時時地為諸天以及世間的人民講經(jīng)說法。當時,有一個大國王,名號世饒王。聽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后,心胸豁然開朗,隨即發(fā)心求證佛智慧,舍棄國家與王位而出家,成為一個沙門,取一個法名叫做‘法藏’。這法藏精勤地修習六度四攝、自覺覺他的菩薩道。
“法藏比丘才德過人,勇猛精進,心智明朗,在當時無人能及;信受持誦,辨別道義,記憶不忘,了了分明,各樣功課在修持者中都是第一名;又有超凡絕俗的偉大行愿,還有破除邪見妄念消解思維困惑的‘念力’和‘慧力’,因而他不為邪念困惑動搖。法藏比丘修行不懈不怠,得到極大的進步,在所有的修行者中,沒有一個人能趕上他。
在修行而得到這樣的成果后,法藏比丘來到世間自在王如來的住所,恭敬地跪在佛足前,雙手合十,向佛稽首行禮,然后用偈頌來稱頌世間自在王如來佛,并立下寬廣宏大的誓愿。他在稱頌世間自在王如來的偈頌時贊道:
您的容貌端正莊嚴,一切世間無以倫比,
無量光明遍照十方,日月星辰也不能比,
世尊能以一音說法,一切眾生各得其解,
世尊顯現(xiàn)微妙色身,一切眾生隨類各見,
惟愿我也得佛音聲,一切世界宣說法音。
宣揚戒定等諸法門,通達微妙甚深佛法。
佛智佛慧深如大海,佛之內(nèi)心清凈無塵。
佛已超越無邊惡趣,由此而得究竟菩提。
無明瞠癡也得去除,無惑無過憑三昧力。
就象往昔無量諸佛,能為眾生作大導師,
能夠救助一切眾生,能除生老病死諸苦,
時時常行布施戒忍,以及定慧六波羅蜜。
眾生未度令其得度,眾生若度則令成佛。
與其虔誠供養(yǎng)諸圣,不如自己追求正覺。
愿得安住三摩地中,寂定光明恒照一切。
善業(yè)所感得清凈處,殊勝莊嚴無以倫比。
一切惡趣諸等眾生,快到我的住處安居。
我以慈心常救有情,我愿度盡受苦眾生。
我心堅固我力勇猛,惟佛智慧為我證知。
即令我身常陷諸苦,救世愿心永不退縮。
(五)至心精進
法藏比丘頌完此偈后,對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我現(xiàn)在修行自覺覺他的菩薩道,決心毫不動搖,直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智慧,依愿而行,精進不退,直到證得佛位為止。希望世間自在王如來為我詳細地宣說經(jīng)法,我將對您所說的經(jīng)法信奉受持,按經(jīng)法的要求去修行,消除一切無休止的生、死之根,欲、惑之本。迅速地修成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慧,如果有一天我成了佛便一定是智慧光明的佛,我那佛國凈土也一定是美好的去處,我作為接引教導往生眾生的導師,一定要名揚十方。諸天界的人民以及飛蠅、爬蟲等類生靈,來我的這佛國生活,全都會變?yōu)槠兴_。我立下這一個誓愿,一定要使我的佛國超過和優(yōu)于其他無數(shù)的佛國凈土。不知您認為我這個誓愿能不能實現(xiàn)?”
世間自在王如來聽到法藏比丘的這番話后,便為法藏比丘說道:“譬如說,一個人用斗去量取大海之水,經(jīng)過若干時劫堅持不懈地努力便能夠舀到海底;人要是用至極之心來追求正道毫不松懈地一心前進,必定能夠達到目的取得成果。海水尚且能夠舀干,還有什么樣的誓愿是不能求證實現(xiàn)的呢?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修行哪一種方便法門,才能夠建成如你誓愿中所說的那么美好的佛國凈土。其實這一法門正如同你原來修行的那樣,你自己是知道如何實行的,那美妙神奇的佛剎凈土,你應當通過自己的判斷和努力去攝取。”
法藏比丘回答道:“您這番話的意義很深奧,以我的水平還難以理解,我還達不到您的那種境界,希望如來盡您所知所能,給我廣泛地介紹諸佛的無量勝妙佛剎凈土,若是我得以知道如是等等無量勝妙佛國土以及如何攝取的方法,我一定會努力去思維,以求達到那種境界,也一定會努力按您所說的方法去修行,我發(fā)誓一定要圓滿成就佛國凈土的愿望。”
世間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品德高尚,才能精強,志向遠大,誓愿深廣,便為他介紹了二百一十億個莊嚴清凈、廣大而圓滿的佛國凈土,還隨順法藏比丘的心愿,運用神力,把這些佛國凈土全部示現(xiàn)給法藏比丘看。世間自在王如來為此給法藏比丘說法的時間,足足有千億年那么長久。
那時候,法藏比丘聽完了世間自在王如來所說的法,又完全看到和把握了那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凈土,便從世間自在王如來佛足下起身,就站在佛的跟前立下最莊嚴宏大的誓愿,他對那天界眾生的或善或惡,以及佛國凈土由眾生善惡程度而形成的精妙美好的不同差別,都一一考察比較,力求尋出最深最好最妙的途徑。由專心致志而得出自己的認識和選擇,凝聚為自己修行的誓言愿心。
按照自己的誓言,法藏比丘勇猛精進,勤奮求索,誠實謹慎地保持愿心,修習為成就佛國凈土所必須的功德,足足修行了五個時劫,對于那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凈土的功德莊嚴,全部明白了解,對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凈土的了知,如同只把握一個佛國那樣全面和透徹。集眾所長,法藏比丘自己所修行攝取的佛國凈土,遠遠超過了這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凈土。
既已經(jīng)攝取了佛國凈土,法藏比丘又返回到世間自在王如來的住處,匍匐在佛足跟前稽首行禮,隨即繞佛三圈,表示禮敬,然后雙手合十立在世間自在王佛面前,向佛稟告說:“世尊,我已經(jīng)完成了莊嚴修飾佛國凈土的修行。”
世間自在王如來回答他說:“善哉!現(xiàn)在正好是機緣成熟的時期,你應該宣揚你那佛國凈土的好處,使大家歡喜熱愛,也好讓所有眾生知道了解凈土法門后,對解脫于煩惱苦悶的五濁惡世有大的幫助;使他們能到你修行成就的那佛國凈土去修行學習,滿足世間一切眾生往生凈土的愿望。”
(六)發(fā)大誓愿
“法藏比丘向世間自在王稟白說: ‘世尊,希望您用慈悲之心,聽我陳述,為我作主,替我明辨。
我如果證得了無上菩提的佛智慧,正式成為了佛。我所居住的佛國凈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想象、不可言說的功德,得到這些功德的裝修嚴飾。這凈土上便沒有地獄,沒有餓鬼,沒有禽獸,也沒有飛蠅和爬蟲,所有的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世界、三惡趣道中的一切受苦受難的生靈,只要往生到我的佛國凈土,接受我的教化,便全部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超出輪回,不會再行墮入到惡趣之中。我的這個愿望能成就,我才成為佛;我的這個愿望不能達到,我終不成佛。(一、國無惡道愿;二、不墮惡趣愿;)
我作佛的時候,要使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都能往生我的佛國凈土,往生我佛國凈土的眾生都具有紫磨真金的不壞身體,都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國中眾生的容貌形色,全部端正清潔,全部平等一樣。如果國中眾生的形容相貌有好有壞和有美有丑的差別,我終不成佛。(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無差別愿;)
我作佛的時候,要使所有十方世界往生我佛國的眾生,都能自知自己將來無量劫時的行為;對自己所行的善、所作的惡都能覽無遺漏;聽則全聞,能知曉了解十方世界過去、將來、現(xiàn)在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不成就這個誓愿,我終不成佛。(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我作佛的時候,要使所有一切往生我那佛國凈土的眾生,都獲得‘他心智’的神通,假如我國中眾生不能全知億千萬佛國凈土眾生的心念,我終不成佛。(九、他心通愿;)
我作佛的時候,要使所有十方世界往生我那佛國的眾生、都能獲得‘自在神通而達彼岸。如果在起念的一剎那,不能超越千萬億個佛國凈土,周游遍巡而供養(yǎng)全部諸佛國的佛祖,我終不成佛。(十、神足通愿;十一、遍供諸佛愿;)
我作佛的時候,要使所有往生我那佛國的眾生,遠離心和心所的自性作用,六根清凈,不起分別。若是國中還有執(zhí)于妄見而不決定修成佛位、證到大乘涅盤的人,我終不成佛。(十二、定成正覺愿;)
我作佛的時候,要放射無量的光明,遍照到十方世界。那光芒一定勝過他方佛剎的諸佛發(fā)出的光明,其光亮勝過太陽和月亮萬億倍。見到我的光明的眾生,凡光芒照耀感觸在他們身上的,莫不感到安適喜悅,慈心中生出要到我這佛國凈土中來的的善愿;若還有見到佛光及蒙佛光照及而不生發(fā)往生我佛國的善愿眾生,我終不成佛。(十三、光明無量愿;十四、觸光安樂愿;)
我作佛的時候,我的壽命將無盡無邊,我佛國中的聲聞、天人數(shù)量也皆無盡無邊,他們的壽命也全都無盡無邊。假如能夠讓三千大干世界的眾生全都成為緣覺,能夠用百千劫的時間來計算,能夠用數(shù)目來表示佛的壽命和佛國凈土中人民的多少,我終不成佛。(十五、壽命無量愿;十六、聲聞無數(shù)愿;)
我作佛的時候,那十方無量的佛國世界中的諸佛,若是不共同稱頌我的名號,若有尚未稱贊我功德凈土的好處的,我終不成佛。(十七、諸佛稱嘆愿;)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眾生聽到我的名號,以至誠之心信順愛樂,所有的心、口、意三業(yè)之善,心心回向凈土,乃至依十法起十念。若眾生如此而不得往生,我終不成佛。但是,這里唯獨要除開那些犯五逆之罪或誹謗佛法的人。(十八、十念必生愿;)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眾生聽到我的名號,生發(fā)求道之心,修行各種功德,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密,堅定不移,永不退轉,然后用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于一切眾生,愿使共同往生我的佛國凈土。這些專心專意地念誦我的名號,無論白天黑夜都不間斷的人,到了他壽終即將逝世之時,我與凈土中的諸菩薩們便會前去接引他,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只經(jīng)過片刻的時間,這人就得以往生我的佛國凈土,當上阿惟跋致不退轉菩薩。如果不能實現(xiàn)我的這一誓愿,我終不成佛。(十九、聞名發(fā)心愿;二十、臨終接引愿;)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專心致誠地想念我的佛國凈土,生發(fā)求真道之心,堅定不移,永不退轉,積累善德,誠心實意地將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眾生,希望通過此種功德往生西方極樂凈土,這樣做的人,沒有一個不成功的。如果有人過去宿世中造有惡業(yè),能自己向佛懺悔罪過,誓不再犯,并為佛法作善事,奉持佛的言教和戒律,發(fā)愿往生我的佛國凈土。這樣的人,死后不再墮于三惡道中,即得往生我的佛剎。若是這些人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終不成佛。(二十一、悔過得生愿;)
我作佛的時候,佛國中沒有婦女。如果有女人聽聞到我的名號,離惡行,無煩惱,生信心,發(fā)心求真理之道,希望舍離女身,愿往生極樂世界的,那么,在她逝世之時即轉化為男子之身并來到我的佛剎凈土。十方世界的各種眾生,凡愿往生我的凈土的,都能夠于七寶池的蓮花中化生。若是女不轉男或眾不化生,我終不成佛。 (二十二、國無女人愿;二十三、厭女轉男愿;二十四、蓮華化生愿;)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眾生聽聞到我的名字,生出歡喜信樂之心,向我行禮敬拜,把命運寄托給我,以無垢無染的清凈之心,修習六度四攝自覺覺他的菩薩行,天界諸天神和世間諸世人,無不致以敬禮。如果有人聽聞我的名字,又為了在穢土救濟眾生,今生不得往生極樂世界的,那么,這些人壽終棄世后,定可轉生到尊貴人家,身體健康,不殘不缺,又會必然因前世的因緣而時時勤修最勝的斷淫無欲之清凈行。若不能這樣,我終不成佛。(二十五、天人禮敬愿;二十六、聞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勝行愿;)
我作佛的時候,我佛國中沒有不善這樣的概念和說法,所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都具有同樣的專注而寧靜的意識狀態(tài),都得不退轉菩薩的正定之聚,永離身熱心惱,心境清涼,他們享受快樂而無追求快樂之心,如同不執(zhí)不著,斷盡諸漏的阿羅漢。若我的佛國中有人生發(fā)了想的念頭,妄以自身為我,貪執(zhí)計較,墮于煩惱,我終不成佛。(二十八、國無不善愿;二十九、住正定聚愿;三十、樂如漏盡愿;三十一、不貪計身愿;)
我作佛的時候,往生我國的眾生,都有無量善根,其身心健康安泰,身體堅如金剛鉆石,力強雄健如天界力士,身上頭頂皆有光明照耀,獲得一切的智慧,以及雄辯的才能,善于演說諸多佛法的奧秘和經(jīng)要,行道時誦說經(jīng)義,聲如洪鐘。若不能如此,我終不成佛。(三十二、那羅延身愿;三十三、光明慧辯愿;三十四、善談法要愿;)
我作佛的時候,所有往生我佛國凈土的眾生,終究達到一生補處的候補佛位。除非他本人愿意為了拯濟眾生,披弘誓鎧甲,返人穢土,教化一切有情眾生,使這些有情眾生都生發(fā)信奉佛教之心,從而修習追求真理的覺悟之道,并且像普賢一樣,由愿導行,由自覺覺他,濟度有情往生凈土。這些如普賢一樣修菩薩行的菩薩,雖然生活在他方世界生死海中,也就永遠不會墮落于惡趣三道,他們或樂于說法,或樂于聽法,或現(xiàn)神足等神通,隨其意樂而修習,無不獲得圓滿成功。若是達不到如此圓滿地步,我終不成佛。(三十五、一生補處愿;三十六、教化隨意愿;)
我作佛的時候,往生我國的眾生,所需要的飲食飯菜,衣服用具,隨其意念即刻就自然出現(xiàn),無不滿足于他們的愿望。供養(yǎng)十方世界的諸佛,也只在一念發(fā)動之間。若是極樂世界中達不到這樣的隨心所欲,心想事成,我終不成佛。(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應念受供愿;)
我作佛的時候,我佛國凈土內(nèi)的各種器物,都莊嚴清凈,光潔明麗,形狀奇特,無比微妙,難以用語言去形容和表達。在極樂世界的眾生,雖然都具有‘天眼’的神通,但如果居然有人能辨識這些神奇器物的質(zhì)地,描述它們的形狀,形容它們的光澤和式樣。說出它們的名字,以及能把握住這些器物總的現(xiàn)象本質(zhì)并加以表述傳達的,我終不成佛。(三十九、莊嚴無盡愿;)
我作佛的時候,在我佛國凈土中無數(shù)的大樹,高達數(shù)百由旬甚至數(shù)千由旬。在寺廟近旁更有菩提樹,高達四百萬里。我國中的眾位菩薩中,雖然有些是悟性差的,也能夠明白這是我的莊嚴心的流現(xiàn)。要想見其他的佛國凈土,在這些寶樹間便能完全見到。通過寶樹看佛國凈土猶如通過明澈的鏡子看自己的面容一樣清楚。若是不能如此,我終不成佛。(四十、無量色樹愿;四十一、樹現(xiàn)佛剎愿;)
我作佛的時候,我所居住的佛國凈土光明晶瑩,如同明鏡。遍照于十方無邊無際不可想象不可言說那么多的諸佛世界,這些世界里的眾生,見到了極樂世界徹照十方這種情況,必定生出求取真理正道之心。若是達不到如此神妙,我終不成佛。(四十二、徹照十方愿;)
我作佛的時候,我那佛國凈土當中,從地上到天空,包括宮殿、樓觀、池塘、溪流、花草、樹木等等,國中所有一切萬物,全部都由無數(shù)的寶香來合成,其香遍熏十方諸佛世界,十方世界的眾生聞到了這種香味,全都修行佛道。若香不能熏到十方世界或有眾生聞后不修佛道,我終不成佛。(四十三、寶香普熏愿;)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諸佛世界的眾位菩薩聽到我的名號,立即證得自在無縛、解脫生死、諸佛皆現(xiàn)的念佛三昧,安住于正定之中,一直到證入佛位。在定中時時供養(yǎng)無量無邊、不可說盡的一切諸佛,身不離本處而能遍至十方,所以雖供養(yǎng)了諸佛而又仍在禪定之中。若眾菩薩得不到這種甚深禪定功夫,我終不成佛。(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我作佛時,極樂凈土之外的其他世界眾位菩薩,聽到我的名號者,證得脫離生死之法,并獲得陀羅尼明咒神通,清凈無染,;愉悅歡樂,入無差別境界,修習菩薩所行道,具足一切佛果之功德根本。若應時這樣的菩薩眾不能得獲得音響忍,即聽音響而悟道、柔順忍,即慧心柔軟而悟道、乃至無生法忍,即離相而悟道。若在修行佛法的道路上,這些菩薩眾不能現(xiàn)證不退轉成正覺的功夫,我終不成佛。(四十六、獲陀羅尼愿;四十七、聞名得忍愿;四十八、現(xiàn)證不退愿。)
。ㄆ撸┍爻烧X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那時法藏比丘說完誓愿,即用偈頌總結道:“
我今發(fā)下超世志愿,定要成就無上佛果
若此誓愿不能圓滿,寧愿不成就正等覺。
愿重作世間施法主,普濟三界窮苦眾生;
令長夜流轉諸群生,永獲至樂而無憂惱。
眾生受教生諸善根,眾生得成菩提妙果;
我若成就正等正覺,便得立名為無量壽。
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無不向往來我剎土。
我土眾生與佛同貌,其身金色妙相圓滿。
我土眾生具佛悲心,一心利樂萬品群生;
盡離物欲生深正念,智慧清凈修菩薩行;
愿我無量智慧光芒,普照十方一切佛剎;
消除三毒即去黑暗,明照眾生濟其諸難;
一切有情免于輪回,不受其苦除煩惱暗;
使彼眾生開智慧眼,使彼眾生得光明身;
堵塞輪回惡道諸途,通達善生清凈之門;
為眾開演佛法寶藏,廣施無量功德法寶;
我愿求得佛無礙智,我愿實行佛慈憫行;
教化天人作其導師,三界之中稱為圣雄。
宣說佛法臺獅子吼,喚醒世間睡夢中人;
圓滿我昔四十八愿,一世眾生皆得成佛。
若天界帝釋諸天神,天花當如雨曼陀羅。”
釋迦牟尼對阿難說:“法藏比丘說完此頌偈,便隨著頌偈之意現(xiàn)出瑞相,大地即時震動,出現(xiàn)動、起、涌、震、吼、覺六種異,F(xiàn)象,天空中如急雨似地降下美妙花瓣,紛紛揚揚散落在地上,空中自然響起音樂。如同贊嘆宣說: ‘法藏比丘定能成就佛果。’”
(八)積功累德
釋迦牟尼佛繼續(xù)說道:“阿難,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如來面前,以及在諸天神大眾之中,發(fā)下這些弘大深廣的誓愿后,明達本心,深住于真實智慧之中,勇猛精進,專心致志憶念莊嚴佛國凈土。其所修行成就的佛國,寬闊廣大,超過任何他方佛土而堪稱最勝第一。一經(jīng)建立,永恒不朽,不會衰減也不會變化。
在無數(shù)大劫的時間內(nèi),法藏比丘積功累德,心中不生貪、嗔、癡,不起一切欲念,不執(zhí)著色、聲、香、味、觸、法種種,不起情欲,只是樂于憶念過去諸佛所修的功德善根。他行于寂靜的修行,遠離虛浮妄見,依持佛的“第一義諦”法門,培植積累眾功德之根本。不計較執(zhí)著各種修行中的艱苦,沒有物欲,安住自法而知足,專求清白之一切善法,普施有情,利樂眾生。其圓滿宏深愿心的志向無有片時厭倦,以菩薩“十忍”之力量促進其修行成功。
對于有情眾生,則常以慈悲、寬忍為懷,和顏悅色,善言慰喻,勸導鞭策,勉勵前進。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對教師長輩的尊奉服侍,完全沒有虛情假意、諂媚阿諛之用心。對待修道的同仁,他以福德與智慧幫助其成就。言傳身教,做示范、守法規(guī),無不以身作則。看一切事物都如同幻化,正定于不生不滅的境界中。口不臧否人物,從不譏諷誹譴他人之過錯;自身行為端正,謹守戒律禮儀;保持純正意念清凈,無有雜念污染。
法藏比丘對所有世間國家城池、聚落村寨、家庭眷屬、金銀珍寶都無所執(zhí)著,義無反顧地拋棄這一切而不斷地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教導眾生以無上正真之道安身立命。
由于成就了如上所述的這些功德善根,法藏比丘轉世投生之地,都自然涌現(xiàn)無數(shù)的寶藏,他或轉世為德才具備的長者,或轉世為在家修佛的居士,或轉世為名門望族高官顯吏,或轉世為剎帝利種姓王侯之家,或轉世為四洲之主的轉輪圣帝,或轉世為欲界六天的六天之王,以至轉世為色界諸天的大梵天王。生生世世,均到諸佛住處,尊重禮敬,誠心供養(yǎng),從未間斷、所作的這些功德,難以用語言說盡。
法藏比丘身體和口中時時發(fā)出無量的奇妙香味,其香味如同旃檀和優(yōu)缽羅花,那香味遍及無邊無際的世界。法藏比丘每次轉世投生,都長得容貌端正、身材偉岸,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容顏上的美好。他手中常常能夠拿出無盡的寶物,比如供養(yǎng)諸佛的莊嚴器具以信施舍他人的一切生活用品,他擁有最好的東西卻用于施舍,利樂有情眾生。由于這一因緣,能使無數(shù)的眾生都生發(fā)求取無上正等正覺的求道之心。”
(九)圓滿成就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累了無量無盡的種種功德,他對于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都達到無礙自在的境界。這境界決不是用語言和邏輯等凡夫方式所能知道的。他所發(fā)下的四十八大宏深誓愿,全部圓滿成就。他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示現(xiàn)為極樂凈土,因此該國土具足了一切莊嚴之相,是威嚴、尊愛、宏大的清凈佛國世界。”
阿難聽到釋迦牟尼佛的這番話后,稟白世尊而問道:“法藏,比丘成就了菩提佛果,他是成了過去佛呢?現(xiàn)在佛呢?還是將來佛呢?或者是現(xiàn)今他方佛國剎土中的佛祖?”
世尊告訴他說:“他這個佛如來,來沒有一定的來處,去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去處,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滅,決不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類的概念可以表示的;但因為法藏比丘為了履行他所許下的度生大愿;他才現(xiàn)今示現(xiàn)于西方,在距我們居住的贍部洲;百千個十萬億之多的佛國之外的佛國凈土。他那佛剎我們稱名為‘極樂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名號為‘阿彌陀’。他成佛到現(xiàn)在,共有十個時劫,現(xiàn)在他正在那里講經(jīng)說法。有無量無數(shù)的菩薩和聲聞弟子,恭敬地圍繞在他的座下。”
(十)皆愿作佛
釋迦牟尼說:“阿彌陀佛從菩薩證求成佛的誓愿圓滿時,阿阇王子與五百個長者得知這一喜訊,便都皆大歡喜。他們每人各持一把金華蓋,一齊到阿彌陀佛面前來禮拜,將華蓋奉獻給佛后,退下來坐在一邊聽阿彌陀佛講演經(jīng)法。他們心中都生起這樣的愿望:如果有一天我們也成了佛時,我們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
阿彌陀佛以他神通立即知曉了他們心中的想法,告訴諸比丘說:‘王子并你們這些人,以后都一定會成為佛。你們于前世;摻扦菩薩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時劫,曾經(jīng)供養(yǎng)過四百億佛。在迦葉佛住世之時,你們曾經(jīng)是我的弟子,現(xiàn)在你們又供養(yǎng)我,同樣又是我的弟子。’諸比丘聽阿彌陀佛這樣說時,莫不心中充滿歡喜。”
。ㄊ唬﹪鐕纼
釋迦牟尼對阿難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由無量無邊的功德具足莊嚴,所以永遠沒有各種苦厄、各種災難;沒有惡趣、魔煩等等的概念說法;也沒有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變化,沒有冷熱的氣溫差異;沒有淫雨,也沒有黑夜?傊匀粴夂驔]有差異,沒有缺陷,天天都一樣美好。又沒有大小江河海洋,沒有丘陵坑坎、荊棘沙礫,沒有鐵圍山、須彌山和土石山,只用自然生成的七種寶物和黃金為地。這七種寶物和黃金鋪成的大地,寬廣而平整,沒有極限,既微妙又神奇瑰麗,既清凈又莊重嚴肅,超過了十方一切佛國凈土世界。”
阿難聽說后問道:“世尊!若是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那這佛剎國土中的四大天王以及帝釋等天神住在什么地方呢?”
釋迦牟尼佛便向阿難問道:“夜摩、兜率以至于無色界里的一切諸天神眾,他們又住在什么地方呢?”
阿難回答說:“因有不可思議的業(yè)力,致使諸天眾神住在空中。”
釋迦牟尼對阿難說:“你可知道不可思議的業(yè)力嗎?你自身因過去善惡而造成的果報都不可思議,眾生的業(yè)報當然也不可思議。眾生因行善而得的果報不可思議,諸佛的圣力以及諸佛世界就更不可思議。這極樂世界中的眾生功德果報的善力,又是住在阿彌陀佛大愿、大行、大業(yè)成就之地,加上阿彌陀佛的無上威神之力,這一切難道你能思議嗎?所以不需要須彌等山,該佛國的諸天神自然會有住處。”
阿難接著說道:“業(yè)為前因而后所獲果報不可思議的道理,我并沒有什么疑惑。但我為了能讓將來的眾生明白其中的奧妙,因而能夠破除惑疑的束縛之網(wǎng),所以才向您提出這一問題。”
(十二)光明遍照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說:“阿彌陀佛威嚴神奇的光明至尊第一,十方諸佛世界的佛沒有一個能趕上他。他的光明遍照東方如恒河中的沙粒數(shù)一樣多的佛國,同樣也照遍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如恒河中的沙粒數(shù)一樣多的佛國,如果將他頭頂上的頂光散開來照射,近可照遍一、二、三、四由旬,遠可照達百、千、萬、億由旬。其他諸佛的光明,有的能照一、二個佛國,最多的也只能照百、千個佛國,只有阿彌陀佛,他的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shù)的佛國。諸佛光明所能照的距離遠近,本是其前世求道時所行愿的功德大小不同所致,到了他們成佛時,各自便以自己前世行愿功德的大小而得到相應的光明照耀程度,這是自然成就的,不是誰想多就多想少就少。阿彌陀佛的光明極好,勝過了日月之光千億萬倍。在所有的光中,阿彌陀佛的光是最宏大的,這在諸佛中也是第一。 “ 因此,無量壽佛亦為無量光佛,亦號為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為智慧光、常照光、清凈光、歡喜光、解筋;光、安穩(wěn)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如上所述的這種種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上的眾生遇到阿彌陀佛的佛光,貪、嗔、癡三種毒垢消滅,相應生出不貪、不恚、不癡三善根,身、口、意三業(yè)柔和隨順,若是其人處在地獄道火途、畜生道血途、餓鬼道刀途這樣的極苦之處,只要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也都能不再受苦,災難平息,而在生命終了時都能得解脫。若是有的眾生,見到以至聽聞阿彌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又能日夜稱名誦念,一心不斷,就可以隨著他意念中的愿望,得以往生極樂世界。”
- 上一篇: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下一篇: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