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能不能閉關?可以在家超度眾生嗎?
善士提問:在家居士能不能閉關?
恒傳法師答:
阿彌陀佛,可以閉關,首先要把閉關的含義弄明白。閉關,又稱掩關,是修行者直接體驗、體會心性的實修方法。
閉關,必須具備許多因緣條件。一、閉關者的禪定功夫,“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這是古代禪宗中流行一句話,可見當時對禪僧來說,必須等開悟后,才能有資格閉關。雖然現在閉關不是硬性要求要開悟,但是閉關修行依然需要一定基礎,否則,若不知修行的方法,也不懂深入經藏的門徑,那么雖然閉關三年、五載,不是一無所成,便是進入魔障。還是不可能有所成就。如為禪修及閱藏,也得已經有了禪修功夫的基礎,或已經摸到了進入經藏的門徑才可。一般閉關的人有兩種目的:一者,為了能集中精力閱讀大藏經;二者,能夠順利專修某一法門。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數月,也有數年的。除禪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閉關之舉。如凈土宗為了念佛修行,閉凈土關;華嚴宗為了修法界觀,讀誦《華嚴經》,閉華嚴關等。二、需要種種的方便條件。1、時間方便。因為居家學佛居士,都有自己的生活,時間比較寶貴,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時間,不能因此而影響了家庭及工作。2、地點方便,現在大部分寺院都沒有設置關房,有的雖有關房,但是針對的是寺院法師。3、目標方便。閉關不是為了逃避世俗生活,不是為了跟風炫耀,是生死大事的問題。在開始閉關時,要考察自己的動機是否正大純潔?不能含有私人欲望,否則必遭魔障,真正純正之動機必須是為了救一切眾生,紹隆佛種,成正等正覺。動機純之又純,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不愧心,方能得天龍八部之歡喜護持。
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閉關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舉行很隆重的閉關儀式。閉關還有一套完整嚴謹的儀式:結界、立壇、禁戒等。關主閉關結束時,寺院也舉行很隆重的儀式來祝賀,并且有很多信徒來供養(yǎng)關主。
大修行者可以閉關,但也不是只有大修行者可以閉關。在家居士如果因緣許可、事實需要,閉關的確也是擺下雜務、杜絕外緣,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一定要諸緣具足。
問:有一個學密宗的居士,經常在家里搞超度,如法嗎?
恒傳法師答:
阿彌陀佛,《地藏經》稱: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惡業(yè),死后又沒人為他追薦,其神識就可能投生到餓鬼、地獄等惡道中去。
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內,以“善愿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于地獄等惡道而轉生人天等“善趣”,俗謂之“超度”。
超度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說法,超度的具體內容包括念佛、誦經、供齋、做佛事等。
不管是在佛教還是道教中,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只有請僧尼、道士為亡者誦經拜懺�,F在很多在家居士在修學路上出現這樣的問題,很普遍,也不如法。
不管修那個法門,如果德行、功德、福報不具足,心境定力達不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就會出問題;有的居士對超度的程序也不太懂,有時候還沒有完全把佛法的意弄明白,就在家里做超度,有時候念的普召請真言、開地獄真言,鬼道眾生、冤親債主都過來了,而自身修行、德行、功德福報不具備,不具備法師的資格,沒有能力讓那些眾生受益,請來送不走,久而久之,家里也不會安寧,會出現三方同時受害的情況。
千萬不要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
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多地去效仿別人。
修學的路上要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去走,希望大家慎重。
- 持大悲咒有何禁忌?
- 精進念佛后家庭和事業(yè)為何會出現很多逆緣?
- 玄若法師答:為什么夜里持大悲咒會害怕?
- 元音老人:成佛的訣竅
- 楞嚴經大致是在說什么?如何修楞嚴法門?
- 不孝有三是哪三個?不孝有三的含義是什么?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在夫妻臥室睡著后念佛,有罪嗎?
- 大安法師:家中佛堂的佛像應如何擺放?
- 在家居士能看楞嚴經或法華經嗎?晚上能念地藏經嗎?
- 地藏經問答
- 妙量法師答:大悲咒當手機鈴聲如法嗎?
- 心經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心里整天默誦楞嚴咒,方式對不對?
- 楞嚴咒問答
- 帕奧禪師答:天生有陰陽眼的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禪法?
- 南懷瑾問答
- 明一法師答:晚上能不能上香?為什么拜佛會哭?這是流淚佛?
- 星云大師問答
- 誦一部地藏經能一起回向給在世去世的親人嗎?
- 念佛后,孩子的成績反而下降,是怎么回事?
- 金剛經問答
- 舊財神像可以隨便丟掉嗎?該怎么處理?
- 養(yǎng)純白的貓是不是不吉祥?
- 佛前供水時需要打開供水杯的蓋子嗎?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念大悲咒后感到胸中一朵蓮花盛開,這種感應好嗎?
- 阿彌陀佛像可以佩戴嗎?有什么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嗎?
- 星云法師答:運氣不好時如何轉運?
- 良因法師答:散念《心經》將近一年,改念《地藏經》可以嗎?
- 念完阿彌陀佛圣號后,是否需要回向?
- 怎么判斷人死后是否去了西方?去極樂世界有何標準?
- 印光大師:如何得金剛經的真實利益?
- 給老父母、丈夫等念《金剛經》、《心經》、往生咒可以嗎?
- 大安法師答:家中爬蟲成災怎么辦?
- 元音老人答:《金剛經》說:‘無人相,無我相’。誰說誰聞?
- 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念誦觀世音菩薩圣號時如何觀想?用觀想菩薩形象嗎?
- 佛教為什么有這么多法門,有區(qū)別嗎?
- 看恐怖電影時,明知所演皆是幻相,為何還是恐懼?
- “上報四重恩”的“重”怎么讀?
- 違五戒不殺生的愿,是不是破了不殺戒、不妄語二戒?
- 安樂八法的正命跟八正道的正命,是不一樣的嗎?
- 信愿念佛是專修,怎樣持咒念經?
- 來生生到佛前是什么意思?
- 戒體是不持續(xù)的嗎?
- 如果一切法由心想生,那外境也是自己的心想出的嗎?
- 念佛號有沒有方向?
- 菩薩戒從善知識獲得,需要反復在佛像前自受嗎?為什么?
- 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 念佛修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什么?
- 往生西方必須要一心不亂,發(fā)菩提心才能往生嗎?
- 如何看待善知識,要如何依止世間的善知識?
- 往生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積累廣大的福德嗎?
- 學佛人可以化妝嗎,學佛后化妝打扮是否如法?
- 發(fā)不起度眾生的菩提心,只想先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 佛菩薩圣誕時,在家供佛需像寺院一樣按儀軌做嗎?
- 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 在特殊佛教日做供養(yǎng),功德有差別嗎?
- 為什么拋妻棄子的男人不遭報應,反而過得很好?
- 可以重復受戒嗎?
- 學佛學偏了,是因為沒有真的深信嗎?
- 受五戒后犯了不飲酒戒和不邪淫戒,該怎么辦?
- 什么是“仰信” 、“通身靠倒”、 “作得生想”,如何運用到念佛中?
- 如何可以讓愿力大過業(yè)力?
- 在家居士是可以自己審罪還是該請師父?
- 為什么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家人卻很難?
- 小孩念佛怎樣回向?要回向嗎?
- 怎樣讓年輕人接受并歡喜聽經聞法?
- 寺院為犯煞星順星是否如法?佛弟子能否順星?
- 為什么一念經就有很多妄想,如何對治?
- 念經過程中,可不可以有法喜?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親人去世后,皈依證怎么處理?
- 遇到假和尚化緣該怎么辦?
- 幻化出來的眾生有貪愛嗎?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