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答:初學菩薩如何選擇利他的因緣?

  凈界法師答:菩薩與聲聞的學處差別

  菩薩與聲聞「學處」的「差別」,不共的地方有三個:第一個,「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比如說,受持金銀寶物,「聲聞」是「犯」的;但是菩薩有利他的因緣,可以受持,這是「菩薩不犯」。第二個,「有」的是「菩薩犯,聲聞不犯」,比如教化眾生。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不折服眾生戒」:你身為一個師長,你攝受在家、出家弟子,這個弟子他出現(xiàn)了過失,你「護其憂惱」,害怕他產(chǎn)生煩惱,結果你不加以種種的教導、訶責使令他改過,就一味地姑息,這樣「菩薩」是「犯」戒的;但是「聲聞」戒「不犯」,因為聲聞戒本來就沒有攝眾生戒:所以有的地方是「菩薩犯,聲聞不犯」。第三個,菩薩的戒法是「具」足「身」業(yè)、「語」業(yè)、意業(yè)三種;「聲聞」戒只有「身」業(yè)跟「語」業(yè)「二」種,他內心染污是不結罪:所以「菩薩心」染污也是「犯」戒,這是不共「聲聞」的地方。聲聞戒它偏重身業(yè)跟口業(yè),所以他結罪的時候,諸位在判罪,你就知道,聲聞戒結罪,是看你行為的本身來判罪:就是你身體的造作到什么程度、你這個話講到什么程度,是別人理解、或者別人不理解等等,從身業(yè)、口業(yè)的造作到什么程度,就結到什么罪;他意業(yè)不當作輕重的判斷。但是菩薩戒在判罪的時候,意業(yè)一定要列入考慮的。舉一個例子,比如說貪欲──貪求名利,還有瞋恚──懷恨不舍,這本來都應該結罪;但是在開緣當中都說:如果菩薩已經(jīng)生起了斷除的意樂,而且產(chǎn)生一種精進的對治,暫時的現(xiàn)行,這個是不結罪的,就是他已經(jīng)在進步當中了。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不斷地在進步,你現(xiàn)在的煩惱比三個月前淡薄了,你已經(jīng)在進步當中。菩薩戒制戒的目的,是要警策你的意念,「戒是警意之緣」也。一個人最害怕的,就是你內心有過失你不知道,你那個相續(xù)心不斷地輾轉增勝,這個是最可怕的。既然你已經(jīng)產(chǎn)生對治了,那戒法就不再對治你,因為戒法的目的,也就是提醒你──要警策意念、要斷相續(xù)心。所以菩薩戒是從你的意業(yè),來判定罪業(yè),這一點是有所不同的。

  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yè),菩薩一切皆應現(xiàn)行,皆應修學。

  菩薩有共聲聞學、有不共聲聞學,菩薩戒應該怎么跟小乘融通呢?這以下,無著菩薩講出非常重要關鍵的話,他說:簡單地說,只要是對眾生有幫助,你能夠讓眾生的善根增長,而且你自己不會引生過失的,這樣身口意的造作,「菩薩」都「應」該主動地「現(xiàn)行」。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中國佛教,受了聲聞戒、也受了菩薩戒,這二種戒的融通,是一個重要的、扼要的觀念。初心的菩薩,你要利他,最好是這個利他的事業(yè),你自己在這當中會得到進步的,最好是你在利他的時候,能夠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你選擇一個利他的因緣,在這當中,你的菩提心、善根都會增長的,那是最好──你能夠增上,眾生也增上。但是第二個,最低的標準,就是我們這句話:對眾生有幫助,對我沒什么幫助,但是也沒什么傷害──這是底限。我只是浪費一點精神、體力,我這樣菩薩的造作,對眾生會幫助,對我沒有什么幫助,但是不會增長我的煩惱,這個也是可以。但是初學菩薩,盡量這一方面少一點,這個是整個菩薩戒的底限。如果對眾生有幫助,對你有傷害的,你絕對不能做,因為這一部分要共學的,根本戒是要共學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再把它讀一次:「一切饒益有情無罪」的「身、語、意業(yè),菩薩一切皆應現(xiàn)行,皆應修學」,這是底限。但是初學者,我建議大家,你剛開始行菩薩道,最好這個東西對眾生有幫助,對你也有增上,這是最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