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問答 > 南傳人物問答 >

帕奧禪師答:怎樣布施才能獲得好福報?怎樣持戒才能不受地獄惡道燒烤,享有大功德?

問:據(jù)說佛陀對當(dāng)時的信眾所開示的大都是從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開始,然后觀察信眾的根基,給予開示諸欲的過患,及苦集滅道之諸佛本真。請告訴我怎樣布施才能獲得好福報?怎樣持戒才能不受地獄惡道燒烤,享有大功德?升天之論是什么?諸欲的過患是什么?

帕奧禪師答:這種教法稱為「次第說法」。佛陀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以這種系列來說法。對于戒與定都已達(dá)到清凈的比丘,佛陀直接教導(dǎo)觀禪;最初的五比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他們都證得須陀洹果之后,佛陀為他們開示《無我相經(jīng)》,單純只教導(dǎo)觀禪,沒有談到戒與定。對于持戒已達(dá)到清凈,但是定力還不夠強(qiáng)的比丘,佛陀就從禪定修行方法開始教起,《小空經(jīng)》就是一個例子。在《小空經(jīng)》里,佛陀教導(dǎo)世間的八定及滅盡定。對于持戒還未清凈的人,佛陀就從戒開始談起,例如《意愿經(jīng)》。對于需要聽聞布施論、持戒論、天論等的人,尤其是對于在家居士,佛陀才開示「次第說法」。

至于獲得好福報的布施方法,《中部.布施分別經(jīng)》提供我們許多這方面的知識。在那部經(jīng)中佛陀列舉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從對佛陀的布施談到對沒有道德的人的布施,乃至對畜生的布施。每一種布施都有它的利益,但是接受者的德行愈高,布施所帶來的利益就愈大。再者,即使布施給同一類的接受者,其利益還依照布施者的動機(jī)而有不同:例如,以不期待回報的清凈心所作的布施利益高過以期待回報的不清凈心所作的。

布施可以由于布施者或接受者或雙方的清凈德行而得到凈化。凈化了的布施能帶來殊勝的利益;因此,若想由布施中獲得殊勝的果報,應(yīng)當(dāng)具足五項條件:

布施者戒行清凈;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dāng)?shù)姆椒ㄈ〉?

布施者的心清凈無染(不期望回報);

布施者對業(yè)果法則具有堅強(qiáng)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戒行清凈。

具足這五項條件的布施能夠產(chǎn)生很大的果報。然而,佛陀并不十分稱贊這種布施,因為這種布施還會造成未來的投生。只要還有投生,就肯定還有老、病、死、愁、悲、苦、憂、惱。佛陀贊嘆另一種布施。他在《布施分別經(jīng)》中如此開示:

「諸比丘,當(dāng)一位阿羅漢以清凈無染的心,相信業(yè)果的殊勝,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給另一位阿羅漢,那么此布施是世間所有布施當(dāng)中最崇高的一種。」

這種情況有五項條件:

布施者是阿羅漢;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dāng)?shù)姆椒ㄈ〉?

布施者具有清凈無染的心;

布施者對業(yè)果法則具有堅強(qiáng)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阿羅漢。

這種布施不會產(chǎn)生未來世的投生,也就不再會有老、病、死、愁、悲、苦、憂、惱。這就是佛陀贊嘆說這種布施最崇高的理由。

然而,如果布施者還不未證得阿羅漢果,他如何能行這種布施呢?在《難陀母經(jīng)》中,佛陀教導(dǎo)兩種可行的方法:當(dāng)布施者與接受者雙方都已經(jīng)遠(yuǎn)離貪、瞋、癡,或者當(dāng)雙方都在為了滅除貪、瞋、癡而精進(jìn)修行。這種布施也可以算是最崇高的。這種情況乃是布施者在行布施時修行觀禪,觀照自己的名色法、接受者的名色法及布施品的究竟色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他還必須觀照布施前、布施時與布施后的善名法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種布施通常不會造成未來世的投生。若想解脫生死輪回,最好能行這種布施。

至于持戒,比丘應(yīng)當(dāng)遵守比丘戒;在家居士至少應(yīng)當(dāng)持守五戒。能夠終身謹(jǐn)慎地持戒是最好的;不時地違犯戒律則是不好的。在家居士若有適當(dāng)?shù)臋C(jī)緣,也應(yīng)當(dāng)持守八戒或九布薩支。所謂「九布薩支」就是持守八戒時也修行慈心觀。這是《增支部.九法集》里記載的。持戒可以避免人遭受地獄的燒烤之苦。當(dāng)戒行被禪定與觀智所圍繞時,這種戒行變得更殊勝與有力,更能避免人墮入地獄。如果能獲得圣者所喜之戒,意即證得圣果,那么就肯定不會再墮入地獄。

天論是指談?wù)撎旖绲目鞓、福報。我們無法衡量天界的快樂。如果你想要知道,你應(yīng)當(dāng)親自去那里看。例如他們的宮殿非常華麗,以金、銀及各種珠寶建造而成,依照個人過去的業(yè)力而有不同。有些宮殿長寬各三由旬;有些乃至長寬各四十由旬(一由旬大約相當(dāng)于十一公里)。

至于諸欲的過患,佛陀以種種方式加以講解。在《中部.哺多利經(jīng)》中,佛陀舉出幾種譬喻來說明沉迷于欲樂的危險:一只飢餓的狗無法因為啃沒有肉的骨頭而消除飢餓與虛弱;感官欲樂就好比是沒有肉的骨頭一樣。當(dāng)一只禿鷹口中叼著一塊肉而飛行時,牠會被其他群鷹攻啄與抓攫,因而導(dǎo)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塊肉一樣。當(dāng)一個人握著熾燃的草扎火炬逆風(fēng)而行時,他會被火炬焚燒而導(dǎo)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束火炬一樣。當(dāng)一個人掉入充滿灼熱火炭的坑陷時,他會被灼燒而導(dǎo)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火炭坑一樣。一個人夢見可愛的花園,醒來之后則絲毫見不到那花園的跡象;感官欲樂就好比是夢一樣。一個人向別人借物品來使用,物主將物品要回去之后此人會感到很沮喪;感官欲樂就好比是借來的物品一樣。一個人爬上果樹去摘果實,當(dāng)那棵果樹被人從根部砍斷而倒下來時,樹上的那個人會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棵果樹一樣。因此,感官欲樂帶來許多痛苦與絕望;感官欲樂當(dāng)中潛藏著很大的危險。這就是諸欲的過患。

在《中部.摩犍地耶經(jīng)》中,佛陀所舉的例子之一是:

「摩犍地耶,假設(shè)有一個痲瘋病患者,四肢長滿了膿瘡與水泡。由于被種種蟲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將傷口上的痂疤抓下來,并且在火炭坑上烘烤自己的身體。他愈抓傷口上的痂疤、愈烘烤自己的身體,他身上的傷口就愈骯臟、愈發(fā)臭、愈受感染;然而在他抓自己身上傷口的時候,他感到某種程度的滿足與享受。同樣地,摩犍地耶,未脫離感官享樂之欲的眾生,受到欲愛的折磨,受到欲熱的燒烤,卻仍然沉溺于感官享樂。這樣的眾生愈沉溺于感官享樂,他們的欲愛就愈強(qiáng)烈,他們就愈受到欲熱的燒烤;然而在他們沉溺于五欲之樂時,他們感到某種程度的滿足與享受。」

因此,感官欲樂的過患之一是它會使人沉迷得愈來愈深,無法自拔。最后只有趨向滅亡與遭受長久的惡道苦報。

佛陀在《六處相應(yīng).燃火之教經(jīng)》中談到執(zhí)取塵相的危險。他說:

「諸比丘,即使被一支火紅的、燃燒的、熾烈的、灼熱的鐵釘刺穿眼根,仍然好過于執(zhí)取眼根所對的色塵之相狀與特征。因為如果心識系縛于對那相狀或特征的歡喜,而萬一此人在那一刻死亡的話,他就可能投生于二趣之一,即地獄或畜生道。由于見到這種危險,所以我如此說!

然后佛陀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執(zhí)取聲音、氣味等的危險。此人之所以投生到地獄或畜生道的理由是:一生當(dāng)中最后一個速行心──臨死速行心──會決定下一世的投生。如果由于愛欲或其他煩惱的緣故,使得不善的臨死速行心生起,死亡后他會投生于惡道。舉例而言,蘇巴瑪天神的五百位天女在享受天界的感官欲樂時死亡,死后投生于地獄。由于對感官享樂的愛欲,她們的臨死速行心是與貪相應(yīng)的不善心。那成熟的不善業(yè)力引導(dǎo)她們到地獄,這種業(yè)稱為「近業(yè)」,意即臨死時回憶起過去所造之業(yè)或臨死時所造之業(yè)。蘇巴瑪天神見到她們的不幸遭遇,并且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七天之后也將投生到同樣那個地獄,他感到非常憂慮。于是他帶著剩下的五百位天女來向佛陀求助。聽完佛陀的開示之后,他們?nèi)孔C得須陀洹果,因此永遠(yuǎn)免離墮入惡道的危險。從這里,我們就可以了解諸欲的過患及脫離諸欲的重要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