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山花開似錦

  容易凋謝的花也是因為會盡情地開放,才讓人感到真實。

  有僧問大龍禪師(達摩大師后第十四代祖師)道:師父,有形者必滅,難道沒有永恒不變的真理嗎?

  大龍回答道: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

  這是格調(diào)極為高雅,意境優(yōu)美如畫的詩偈。

  日本詩人三好達治所著《柔弱的花》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詩,有助于解讀大龍禪師的偈語:

  早上開放的牽;,中午即謝

  中午開放的旅花,晚上即謝

  晚上開放的葫蘆花,次晨即謝

  生命雖很短暫,卻都有時間性

  山花開似錦,意為群山間的花朵如織錦般綻放,然而三日不見的櫻花在剎那間就會凋謝。

  澗水湛如藍,意為一大片湛藍得看不出正在流動的澗水,其實正在流動著。山花與澗水雖有差別,但其轉(zhuǎn)變移動的事實卻無不同。大龍禪師的意思為唯有移行變化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這就是堅固的法身了。

  正在滅失的物體,表達的也會是一種美。

  有人說陶器的魅力就在于損毀。陶器出窯并不是它的完成,而僅僅是開始。由于容易破損,容易破碎,因而在謹慎珍惜的使用中便產(chǎn)生了充分的價值,人們由此而感受到它的悠遠魅力。

  容易凋謝的花也是因為會盡情地開放,才讓人感到其真實的生命力。

  大龍禪師的詩偈更進一步闡示了禪的無常觀。唯有認識到了無常迅速,時不待人,才能認真地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去把要做的事情盡量做得完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