绂呭涓殑鏅烘収鏁呬簨
鍖荤枟鏁戝姪
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真修與妄修

\

  有一天,白居易去向京兆興善寺惟寬禪師請教:“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禪師說:“用身修持,是戒律;用口宣講,是法義;用心實(shí)踐,是禪義。律即是法,法不離禪。身口意應(yīng)該合一而修,怎么可以分開呢?”

  白居易問:“既然身口意沒有分別,為什么要講修心呢?”

  禪師說:“心,本無損傷,原不必修。說修,是要人無論垢凈,都不起念頭而已。”

  白居易又問:“垢念,可以拂拭。說不起垢念,是對的。怎么連凈念也不能起呢?”

  禪師說:“這就好比人的眼睛,不能有沙塵。金子雖是珍貴的東西,但金屑落入眼睛也不舒服。你看看天空的云吧,烏云能遮蔽青天,白云也一樣遮蔽青天呀﹗”

  白居易還不甘心,又追問下去:“如果心中不起垢,也不起凈,無修無念,這和凡夫有什么不同?”

  禪師說:“凡夫是無明的心,禪者是離棄了無明、離棄了執(zhí)著的心。凡夫不知修,或妄修,而禪者是正知正見的真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