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圣號解“貪嗔癡”三毒
【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此文講解除三毒的苦。上來既救七難,但眾生尚有意業(yè)的貪瞋癡,是自心內(nèi)的煩惱,故又要說解除三毒文,這是意業(yè)感機。這三毒較食砒飲鳩還要利害,食砒飲鳩,其毒僅傷軀體,不過一世而已,此三毒能傷法身,斷慧命,永墮地獄,其毒可謂之至。治這三毒,依教中說,多淫欲的修不凈觀,多瞋恚的修慈悲觀,多愚癡的修因緣觀。眾生都有這三毒,不過多少之分,有人多貪欲,有人多瞋恚,有人不信因果,多愚癡,各有多少厚薄不同的習(xí)氣。這三種心病,非世間醫(yī)藥所能治好。因眾生淫欲曖昧,習(xí)重難忘,難放得下,自己即知是不好,而又難以理制止。須知吾人愛根深固,最極危險。圓覺經(jīng)說:“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有人說我心清凈,而無愛欲。其實果無貪欲,則不會來此娑婆世界上投生。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是在欲界里,有男女飲食的欲。不過業(yè)障輕的,淫欲心。粯I(yè)障重的,淫欲心厚而已。凡人初死以后,八識離軀殼,前陰已脫,后陰未成,尚未投生,在前后陰的中間,叫中陰身。世人以為人死是鬼,不知這是中陰身。無論胎卵濕化,地獄鬼畜,和人天等,都由中陰身投生的。中陰身七天一變,一七,二七,乃至五七。遇有緣的,即便依他的業(yè)力,投生于六道四生中。最長期亦不過四十九天。中陰身約三尺高,有眼不見,有耳不聞,被無明殼包住,處在黑暗之中,糊里糊涂。當他有緣的父母,在交合時,發(fā)生淫光,即被這有緣的中陰身感著。雖在千萬里外,亦無所阻礙,依光疾來。但他看了這夫婦,并不以為是父母,只知道異性成愛,同性成憎,流想為胎,納愛為種,即此愛染心,便是投胎受生死的原由。如風雨入室,即便成胎。故欲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斷愛。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楞嚴經(jīng)說:淫欲不斷,縱入深禪定,終是魔業(yè)。試看古來君王宰宦,英雄豪杰,多逃不出這情愛的樊籠,以致身敗名裂,傾國喪家,可惜孰甚,可畏孰甚!凡我學(xué)佛的人,雖有愛欲習(xí)慣,知道是惡,而又一時放不下,應(yīng)當漸漸的斷絕才是。斷欲之法,依教下修不凈觀。情愛一生,就起欲念。須知丹唇皎齒,美顏悅色,不久四大分離,終歸死亡,有何可愛,是謂新死想。不多時,周身青紫成斑,甚可害怕畏懼,是謂青瘀想。稍久,腫脹破裂,腐爛成膿,是膿血想。尸體腐爛后,膿血四流,臭不可聞,是絳汁想。因而出蟲生蛆,處處鉆啖,是蟲噉想。終則枯骨一堆,是枯骨想。昔日紅顏,而今安在。吾人本是臭皮囊,眼耳鼻口,處處滾出不凈的物,大小便利,垢穢異常。不過一層薄皮做假面具的打扮。試看初生種子,原為不凈之物,是謂種子不凈。世人昏昏蒙蒙,不能清醒,倘能作此不凈之觀,可破淫欲的心。但觀細心粗,鈍根的人,不容易修觀。觀世音菩薩,是大醫(yī)王,即依普門品中所說,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絕欲。淫欲為萬惡之首,眾苦之本,能不懔慄戒懼,而時時發(fā)勇猛心,發(fā)恒常心,專念圣號嗎?勇猛心易發(fā),而恒常心則很難。何謂恒常心?便是念茲在茲,日日如是。行住坐臥,一其正念,唯念觀音,別無雜念,方可感應(yīng)道交。如鉆木取火,如雞抱卵,一剎那不能停息。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若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便永無藥救了。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
瞋,暴發(fā)脾氣,發(fā)無明火,不能容受逆境之謂。恚,惱亂生怒之謂。今有一人,品行端正,不貪淫欲,明白因果,不落愚癡,但是瞋恚病重,那么這人平常聽經(jīng)、念佛,持戒、放生的種種功德,如樹林然,都要被這瞋恚的無明火燒壞。所謂瞋火炎炎,燒盡功德之林,能滅菩提之種。又“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所以一切皆要看空,不可妄自懊惱,動火發(fā)脾氣。須知瞋心一生,殺人放火,打仗爭訟等,無惡不作。平日既和瞋心相應(yīng),到臨命終時,此心必墮落做毒蛇、毒蟒、百腳、蝮蝎等畜生。瞋恚有順理、非理、爭論三種之分。(一)因受詈罵,誹謗破壞,而發(fā)脾氣。此脾氣的所以發(fā)出,與理相近,合乎道理,順理而生,謂順理瞋。(二)無道理可言,無故動發(fā)無明火,是獨頭無明。此種瞋恚,全無理由,謂之非理瞋。譬諸出家人,剃度為僧,圓領(lǐng)方袍,了知四大皆空,五蘊無我,固無貪病,能明因果,誦經(jīng)禮佛,亦少愚癡,但是瞋恚的習(xí)氣,卻常常有的。曾有一老修心人,稍有不遂,輒發(fā)三丈高的無明大火。還有一種老修心人,居住茅蓬,自煮自烹,無人打擾。但偶遇天雨,柴濕不能著火,因而懊惱,發(fā)脾氣,甚至氣得連飯也不食,凡此種種,都是非理的瞋恚。(三)例如談?wù)f閑話,初則情投意合,繼乃你是我非,我是你非,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因此爭論,乃至于相鬧相斗。此種情形,時常見到,是謂爭論瞋。一切瞋恚,不外這三種。
從前舍利弗行菩薩道時,功夫未深,有一婆羅門來試他,說你行菩薩道,當肯布施,我有一事相求,因吾母有病,醫(yī)云須人左眼作藥,方可痊愈。舍利弗即刳左眼給他。婆羅門又說:“我弄錯了,系右眼,才可用。”舍利弗又剮右目給他。婆羅門持舍利弗的二眼,用鼻聞嗅說:“這是臭眼,有何用!”當擲在地上,更用腳踏眼。舍利弗意生煩惱,以我為救你母病苦,不惜身體,剮出兩眼,你竟擲地上,用足踏,殊屬可恨,乃大發(fā)瞋怒。恨曰:“不如自了的好,不行菩薩道了!”所以舍利弗竟退為凡小。后又遇惡逆的境界,起瞋毒心,受了蚖蛇的報。一念生瞋恚,則墮入毒性的動物畜生類中。每當發(fā)怒動火的時候,即忘己忘人,不顧一切,面紅耳赤,此即人面修羅心。所以吾人要忍耐,謙讓和平。試看古人的相爭,現(xiàn)今的交戰(zhàn),地方糜爛,人民涂炭,其始都不過一二人的瞋心所發(fā),而其結(jié)果,則不堪聞問。遏止的方法,應(yīng)修慈悲觀。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審觀吾人從無量劫來,生生死死,無數(shù)可計。世間眾生,一切男人,前世或曾做過我的父親。一切女人,前世或曾做過我的母親,或曾做過兄弟姊妹、兒女親族、戚黨友朋。但現(xiàn)在改頭換面,大家不相識了。所以凡遇有反對我、戲弄我、不愜我的,我以過去的父母兄弟看待,自然生孝順恭敬的心,而無暇動怒發(fā)火了。欲使瞋恚心漸漸伏斷,應(yīng)以慈悲觀照而培養(yǎng)之。但怕你根性淺,修慈悲觀觀不上去,極好的方法,就是常常一心恭敬的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如清涼風吹在炎火之上,必定熄滅的!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有一類眾生,雖沒貪欲、沒瞋恚,但他糊涂昏迷,呆愚癡憨,或雖學(xué)博,怎奈不信善因善果、惡因惡果,以為一死即了,還歸太虛,這叫斷滅見。又有許多外道,對于一切,專看作空,以為作惡無惡報,這是空見,都是愚癡。反之,雖無學(xué)識,但明因果,肯念佛修行,是有智慧。世人每以目未見到,即不相信,亦是愚癡。所以愚癡范圍,至大至廣。倘若很愚癡的,應(yīng)修因緣觀,即明三世的因緣。須知吾人現(xiàn)在的快樂是果,乃由前世修行的善因所感得的。今世作惡是因,招得來世受惡報是果。又如欺壓良民,囊括民脂民膏,因而家中富有,享受福報。又有樂施好善的人,家中反而衰敗頹落,世人都生疑惑,以為作善或作惡的人們所得的結(jié)果,反而顛倒。
殊不知因果通乎三世,試看彼欺民罔上的,雖家道興盛,然而這種興盛,是他前世的善因未盡,現(xiàn)今已成熟,因此享福,是前世的善所感的福果。彼今世囊括民脂民膏的作惡是因,未來必受苦果。彼好善樂施而反家道衰敗中落,其衰敗中落,是前世作惡的苦報,已經(jīng)成熟,即是前世惡業(yè)所感的果。而今世的作善是因,未來亦必受其樂果。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果報有三:(一)現(xiàn)報。即現(xiàn)在作善,現(xiàn)在享福報,F(xiàn)在作惡,現(xiàn)在受苦報。(二)生報。即今生作善作惡,來世才受福報,受苦報。(三)后報。即今世作善作惡,于第二世第三世,乃至百千萬億劫后,才受善報惡報。所以三世因果,報應(yīng)昭彰。世人每每不明此理,竟至怨天尤人,以為佛法不靈,皆因愚癡所蔽。考其愚癡,又不外斷常二見。斷見即是死后還歸太虛,死后無報,作善無天堂,作惡無地獄。常見即人死仍為人,畜死仍為畜,亦名邪見。所以吾人應(yīng)平心靜氣,深思三世因果,諦信不疑,那么愚癡可破,便轉(zhuǎn)成智慧的人了。但這種因緣觀,不容易修,如常常恭敬念觀世音菩薩,至誠懇切,也能破愚癡,開智慧。因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隨滿所求故。
從前有一小僧,師父教他讀經(jīng),規(guī)矩很嚴,但小僧愚憨,雖整天埋頭苦讀,終不領(lǐng)悟。其師即教他天天拜念觀世音,消業(yè)求慧,每日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等師父鳴鈴為號,小僧才得休息入睡。行了三年。一日,師父忘記拉鈐,而鈴自響,小僧乃憩息入睡。師父責備他,不聽號鈴,擅自憩睡。小僧回答說,我確聞鈴聲。次日及時,師往探聽,鈴果然不拉而會自響,因知其徒的禮拜禱求,有靈感,而小僧亦已不用教即能成誦了。可見真實念拜,必得不可思議的利益!又有一僧,名叫澍庵,性質(zhì)惡劣,又愚癡,常與人吵罵,將被常住逐出。他夜間思維,頓生慚愧,自忖惟有閉門修行。第二天早晨,求當家?guī)熢试S他入關(guān)清修,當家?guī)熂礉M他的所求。這僧既在關(guān)中,便一心修行,禁語,專持大悲咒,念觀音,拜觀音。三年出關(guān),得大智慧,已能講解經(jīng)典中的妙理,即世間的四書五經(jīng),亦無所不曉。和昔日的不識字,已判若兩人了。可見念觀世音圣號,可以破愚癡而開智慧!
- 妙蓮法師: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有什么因緣?
- 凈界法師: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 寶靜法師:五欲是哪五種?
- 大安法師:曾砸過沒開光的觀音像,怎么懺悔?
- 大安法師:念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名號有什么區(qū)別?
- 星云大師:稱念觀世音菩薩,能減少貪、瞋、愚癡嗎?
- 大安法師:學(xué)佛是因為觀世音,應(yīng)該念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
- 智隨法師:觀自在的意義,觀音菩薩為什么有自在的能力?
- 如瑞法師:何謂大慈大悲?如何修習(xí)慈悲?有何功德?
- 宗舜法師:觀音菩薩為什么能夠大慈大悲有求必應(yīng)?
- 仁清法師:拿石膏佛像到寺院,是再請觀世音菩薩像還是其他佛像?
- 仁清法師: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明海法師:觀音菩薩是男相還是女相?
- 如瑞法師:要怎樣來幫助你,觀世音菩薩是知道的
- 仁清法師:念觀音圣號消災(zāi)免難
- 仁清法師:平常以念佛為主,可以兼念觀音菩薩
- 印光大師:遍法界感應(yīng),觀世音菩薩于一念中
- 仁清法師:車出事故,觀音菩薩為什么只救學(xué)佛的?
- 凈慧法師:每個人都可以做菩薩嗎?
- 印光大師:觀音菩薩為何千處祈求千處應(yīng)?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