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一份淡定心情

[弘一法師] 作者:弘一法師/慶裕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人們做事既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也要懂得善惡是非。只要有自己的主張,只要內心有衡量善惡的標尺,并不被外物摧毀,你就會一直擁有一份淡定的心情。

  弘一法師在漳州七寶寺講佛的時候,曾以悲智為題點化眾生:“今案大菩提心,實具有悲智二義。悲者如前所說;智者不執(zhí)著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做種種之利生事業(yè)。”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執(zhí)著我相而利益眾生者,其能力薄、范圍小、時不久、不徹底。若欲能力強、范圍大、時間久、最徹底者,必須學習佛法,了解悲智之義,如是所做利生事業(yè)乃能十分圓滿也。故知所謂空者,即是于常人所執(zhí)著之我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然后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做種種之事業(yè)。亦猶世間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設乃得實現(xiàn)也。

  人要求得一份淡定心情,就要堅持自己內心的看法,不要被權威牽著鼻子走,就像大師所說,這是改變不良習慣,實現(xiàn)良好建設的開始。

  來看這樣一位堅持內心禪法的故事:大梅禪師研習了很多年的禪理,盡管他學習非常努力,但是收效甚微,一直沒能真正領悟佛法。有一天,大梅禪師前去請教他的師父馬祖禪師:“師父,請教誨我,什么才是真正的佛?”

  馬祖禪師想了想,回答說:“即心即佛。”

  大梅禪師如醍醐灌頂,頓時恍然大悟。之后,大梅禪師離開師父,去弘揚佛法。馬祖禪師聽說大梅領悟佛法,不太相信,他覺得大梅學了那么多年佛法,也沒能悟出佛法的內涵,怎么一下子說開悟就開悟了呢?于是馬祖禪師派自己的弟子前去試探大梅。

  弟子下山后,見到大梅禪師,問道:“師兄,師父到底教誨了你什么話,讓你頓悟了呢?”

  大梅回答道:“即心即佛。”

  弟子說:“師父已經不再說‘即心即佛’了!”

  大梅非常驚奇地問:“那他現(xiàn)在是如何教誨別人的?”

  弟子說:“師父現(xiàn)在教誨我們要‘非心非佛’。”

  大梅聽了以后,笑著說:“師父真是能折騰人,不是存心給我找麻煩嗎?我才不管什么‘非心非佛’,我依然堅持我的‘即心即佛’。”

  弟子回去把和大梅禪師交談的話告訴了禪師,馬祖禪師激動地說:“看來大梅真的是領悟佛法了。”

  很多人總是會受他人的影響,把握不住自己,所以最終一事無成。人應該要有自己的想法,做一個自信、自主、自尊的人,不要人云亦云,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人不僅僅要學會堅持自己的內心,還要分得清善惡是非,一旦被金錢利益等迷惑了心智,人生就會面臨失敗或者終結。來看看佛是如何點化他們的弟子懂得善惡的吧:

  一天,佛陀與弟子們在外行化后,準備返回精舍。途中,有弟子問起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佛陀沒有回答,只是突然離開大道,轉而帶領眾僧避入草叢。

  對于佛陀這樣的行徑,弟子們心里非常納悶,于是有弟子問道:“世尊,我們?yōu)楹紊崛フ凡蛔,反而行入草叢呢?rdquo;

  佛陀回答:“前方有賊!走在我們后面的那3人將會被賊制伏。”

  眾生一看,后方果然有三個人。而在前方不遠處,有堆黃金遺落于路邊,發(fā)著金光,十分耀眼。

  后方那三個人本是兄弟,其中,老大和老三看起來比較老實,而老二看起來比較狡猾。

  結果,三人行經此處,一見到閃閃發(fā)亮的黃金,不禁眉開眼笑,樂不可支。他們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確定沒人看見后,便彎下腰撿拾這些黃金。

  為了慶賀這個意外收獲,他們決定要好好慶祝一番。于是,大哥說:“老二,你跑得快些,去買一些酒菜回來,我們先吃飽喝足,再來分這些金子。你去買酒菜,應該多分一些金子的。”

  老二高興地去了。但是同時他心中卻生起一個可怕的計謀,他想:“我如果在飯菜里下毒,毒死大哥和三弟,不就可以獨吞金子了嗎?”

  而此時大哥和三弟也在密謀,老二平日里狡猾奸詐,實在不愿意跟他分這些金子,如果將老二殺死,就可以多分一些黃金。

  就這樣,三兄弟被黃金蒙蔽了良心,決定不顧情義,殺人分金。

  老二帶著酒菜回來時,一路飄飄然地想著自己獨吞黃金的場景,沒有絲毫防范,結果被早有準備的老大和老三殺害。達到目的后,老大和老三高興地拿起酒就喝,并且大嚼飯菜。不稍片刻,二人就毒發(fā)身亡。

  這時,佛陀問眾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了嗎?貪財不僅帶來禍患也蒙蔽自心,善惡是要靠自己去分辨的,因為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別人幫助我們找到了方向,但是真正要行走,還得靠我們自己的腳。所以,面對善惡,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面對誘惑,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自己的生命自己把握,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