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般若品
(一)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fù)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dǎo)見性。當(dāng)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韋使君請益」是六祖大師這次開示的緣起。韋使君是當(dāng)時的韶州刺史韋璩,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刺史就是州級的行政主管,韋使君請益,就是韋刺史向六祖大師請法、受教,希望聽了六祖大師的法語、開示,自己能夠心開意解。
「師升座,告大眾曰」,六祖大師上堂登法座,告訴聽法的大眾:「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總凈心念」,「總」就是都、終究的意思。這念心要靜下來,不要打妄想、不要打瞌睡,心里不要有任何是非得失,心當(dāng)中不起無明煩惱,只有聽法的這念心存在,這就是凈心。不但要凈心,還要念。念就是系念、觀照、返照,坐在這里恭心敬聽,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這些都能做到,就是「總凈心念」。要想獲得佛法的利益,必須從「聞、思、修」用功,不但要聽聞佛法、思惟法義,還要觀照自心,做到一念不生。
「摩訶」是大,「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大智慧到彼岸。彼岸,就是了達一切法都是空性。既然是空性,也就沒有此岸、彼岸。契悟空性的智慧就是大智慧,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不是從小當(dāng)中見大,不是對待的大。這念本具的心性,是絕對的大,是沒有邊際的大。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這樣返照思惟。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dǎo)見性!埂钙刑帷故侵副揪叩挠X性,「般若之智」是指觀照的智慧、斷煩惱的智慧、清凈的智慧。什么是智慧?并不是讀了很多書、懂得很多道理、學(xué)會很多技能叫作智慧,這些只是知識。菩提般若之智是清凈的智慧,是內(nèi)照自心,了知無一法可得,時時刻刻將這念心安住在正念、安住在覺性上,這念智慧心就是般若之智,這念智慧心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這念心不但不打妄想,而且還要回光返照;毓夥嫡,就是檢討、反省自己有沒有貪、瞋、癡、慢、疑、邪見?不但要檢討、反省,還要照見四大、五蘊皆空,要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諸法畢竟空寂。依據(jù)經(jīng)教上的道理起觀行,觀照「緣起性空」、「當(dāng)體即空」、「五蘊皆空」這些道理,能觀之智照見諸法性空,這就是般若之智。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菩提智慧每個人本來就有,但是為什么始終還是個眾生?「只緣心迷」,因為心迷惑了,因為心始終在攀緣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始終是貪著財、色、名、食、睡,乃至于執(zhí)有、執(zhí)空、執(zhí)斷、執(zhí)常,于是心愈來愈迷惑,煩惱愈來愈多、心里愈來愈感到空虛,因為感覺空虛,就愈增煩惱,始終是在惡性循環(huán)。這些都源自于迷失了心眼、迷失了菩提智慧、迷失了清凈心、迷失了覺性。因為迷失,所以「不能自悟」,自己沒辦法契悟本心、契悟覺性、契悟空性!疙毤俅笊浦R示導(dǎo)見性」,必須藉由大善知識的引導(dǎo),啟發(fā)自己契悟這念心性。這里所指的不但是善知識,而且還必須是大善知識。善知識告訴我們因緣果報的道理,告訴我們修戒、修定、修慧等「漸修」法門;大善知識則告訴我們明心見性、直了成佛的「頓悟」法門,這更是稀有難得的因緣。所以,必須要大善知識來啟發(fā)我們的佛性,用般若的大智慧來返照自心,才能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所謂「見性」,也是一種譬喻,因為有能見、所見,就不是真正的見性,只是一種方便說法。見性,指的是契悟菩提心、涅槃性。菩提心是指這念心了了分明、處處作主,涅槃性是真空,明白這個道理,就稱之為見性!甘緦(dǎo)見性」,是藉由種種方法啟示、指導(dǎo),使大眾返照自心,見到自己的菩提心、涅槃性,最后達到無能、無所,沒有能見、所見,只有當(dāng)下這念心,契悟了當(dāng)下這念心,就稱之為見性。沒有契悟,就必須用返照的方法,由事到理,譬如誦念、懺悔、持戒……等,用六波羅蜜破除執(zhí)著、煩惱。破除了執(zhí)著,煩惱減輕了,就能契悟本心。
「當(dāng)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箯谋砻嫔峡磥,有愚癡人和聰明人,前者拙笨,后者聰明,可是聰明人和愚癡人的佛性沒有差別,覺性也沒有差別,只是這念心被「財、色、名、食、睡」五欲迷惑的程度不同而有差別。因為執(zhí)著五欲、執(zhí)著外在的物質(zhì),而生起貪、瞋、癡等種種煩惱,迷失了清凈心、迷失了菩提性,這念心就成了一潭渾水,成了愚癡的人。雖然成了渾水、雖然被五欲迷惑,可是覺性未曾減少一絲一毫。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減」,一旦契悟覺性、契悟空性,當(dāng)下就入了平等不二法門,因為佛性是沒有差別的,所以說「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契悟了這念智慧心,具足正知正見,所作所為必然都是功德;這念心迷了,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與正法相違背,就會招感惡報。所以同樣是這念心,一個在迷、一個覺悟,兩者的果報相去甚遠。
雖然佛性沒有差別,但是迷與悟有差別,有人先悟,有人后悟,先悟的人當(dāng)然比后悟的人更早啟發(fā)智慧。但是不論先開悟或后開悟,只要契悟到這念心,就沒有差別。譬如幾千年來都是黑洞洞的房子,一旦有燈光照明,不論先照或后照,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光明,不會因為先照或后照而亮度不同。
--------------------------------------------------------------------------------
(二)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六祖大師說:我現(xiàn)在為諸位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大眾都能開發(fā)自己本有的智慧。諸位要「志心諦聽」,要專注地聽、詳細地聽。不但要諦聽教理,還要去思惟,時時觀照自心、如法實踐,也就是透過聞慧、思慧、修慧,最后契悟?qū)嵪?了知無一法可得。
所以,不要在外面求什么,心當(dāng)中也不需要得到什么,一切都是本具的。雖然是本具,但由于這念心在迷惑、執(zhí)著當(dāng)中,就必須用般若智慧返照,破除心中的煩惱、執(zhí)著。不執(zhí)著、不住相,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覺性。修行就是修掉煩惱、破除執(zhí)著,煩惱、執(zhí)著沒有了,道就現(xiàn)前,因為道是本具的。
「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志心」就是不打妄想、不落昏沉,專注地聽法,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如果聽法的時候,既不志心,也沒有諦聽,聽了也等于沒有聽一樣。幾年前,師父在講開示的時候,有人在講堂外做其他的事情,旁人告訴他:「師父在里面說法,你趕快去聽!顾f:「沒關(guān)系,我用錄音機錄下來了,以后我再慢慢聽!惯@就不是志心諦聽。而且,當(dāng)面說法和錄音機放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就算錄了音,以后就一定會去聽錄音帶嗎?可能那時事務(wù)繁忙,沒有充裕的時間,就會告訴自己下次再聽,下次還有下次,甚至連錄音帶也無影無蹤了,最后還是錯過因緣,所以聽法要在當(dāng)下!钢拘闹B聽」,專注聆聽的這念心沒有第二念,要有信心,還要有道心,要深切感受到「人身難得,正法難聞」。正法確實是千載難逢,所以一分一秒也不能錯過,一字一句都要專注地諦聽,深怕漏聽一字一句,有這種心念就是諦聽。聽法的這念心就像打禪七一樣,要念念分明,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所聽到的佛法全部都流入耳根,再經(jīng)過一番思惟,變成自己意念當(dāng)中的種子,這個種子繼續(xù)不斷地反熏,就能轉(zhuǎn)識成智。
「摩訶般若」就是返照自心的智慧,這是大智慧,這種智慧能斷大煩惱、證大菩提。一般人平時是兩眼向外看、兩耳往外聽,現(xiàn)在想要見性就應(yīng)回光返照、返照自心,時時刻刻安住這念心。無論是誦經(jīng)、持咒、念佛、持戒,最重要的還是要返照自心,如此,所證的道理與智慧必然廣大。證什么道理?證到諸法空相,證到心性本空。心性不僅如虛空一般沒有邊際,更超越了虛空,因為虛空也在這念心當(dāng)中。證到菩提、涅槃,明白諸法實相,智慧就是無窮盡的。真正與實相相應(yīng)了,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能以大智慧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修行學(xué)佛重視的是知見,不是只看外表、看表面,表面上看來很精進、很用功,從早到晚兢兢業(yè)業(yè),是屬于事相上的精進。如果知見不正,執(zhí)著福報,計較名利、是非,看到旁人不做事、說閑話,自己就氣得不得了,以這種心態(tài)修行,再怎么精進也無法受益,因為只知道在「事」上精進,不知道從「理」上精進。知見正確的人,在用功的當(dāng)下始終是無念、無住,這是大精進,才能契入圣道。理上精進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念心不去不來、不生不滅,這念心安住正念、安住正定,這念心修而無修,修了善法,不執(zhí)著善法,這就是在理上真正契悟了。所以禪宗講的是最究竟的法門,如果真正契悟了這念心,就找到了這條菩提大道。知見正確的人,就像是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能將菩提路看得清清楚楚,絕對不會迷路。
--------------------------------------------------------------------------------
(三)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這是六祖大師提示聽法的大眾要注意:世間一般修行人只知道口念,不知道用心念,不知道要歸于無念。雖然終日口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念個不停,念念卻都成了生滅,因為「不識自性般若」。我們要知道,聽經(jīng)、聞法的目的是在藉教悟宗,藉由教理而契悟這念心。摩訶般若波羅蜜也是一種教法,如果只知道口念,不知道要依照經(jīng)教來返照這念心,不知道契悟自己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成了生滅法。所以念了以后還要歸于無念,無念不是打瞌睡,而是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個清楚、明白、如如不動的覺性就是「自性般若」,自性般若沒有生滅。不明白這個道理,雖然拼命念,念念之間昏昏沉沉,不知道能念的這念心在哪里?口念般若,心中沒有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就好比口說食物有多好吃、多美味,終究不能填飽肚皮,因為說到做不到,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要能心行、要能做到,心才能安、才能定、才能超凡入圣。有很多人認為念愈多,功德就愈大,要知道如果不知道回光返照,不能放下煩惱、執(zhí)著,就沒辦法真正得解脫。所以要透過摩訶般若波羅蜜,返照自性般若,直到實相般若現(xiàn)前,才能真正了生死、到彼岸。
「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埂附佟故怯嬎銜r間的單位,因為時間很長,沒有辦法用年月日時來計算,所以用劫來表達。劫有減劫、增劫。人的壽命從八萬四千歲起,每隔一百年減少一歲,減到平均壽命十歲就不再減了,這稱之為「減劫」。減代表退步,減劫的時候世界很混亂,人心被物質(zhì)引誘,變得貪得無厭,稍微不如意就發(fā)脾氣、起瞋心,污染一天比一天嚴重,因此稱為減。減劫時,眾生的福報減少、壽命減少、智慧減少,就像生活在苦海當(dāng)中。增劫,人的平均壽命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增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就不再增加。這時的世界很清平,人心愈來愈慈悲、愈來愈平靜,善法增長,福報也一天一天地增加,整個世界風(fēng)和日麗,這稱之為「增劫」。一增一減是一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
為什么萬劫都不能見性?因為不知道由教歸心,因為光是口說而不知道去做。能說善道不是不好,重要的是還要去做,要即說即做、能說也能做。說,是自利、利他;做,也是自利、利他。說法是布施,布施能增長福報,這是自利。眾生因為聽到佛法而知道修行,能逢兇化吉、契悟本心,這是利他。所以,說和做都可以自利利他。如果只會說而不會做,不但容易起煩惱,而且離佛法愈來愈遙遠,所以不但要會說,還要會做。
如果只知道說「空」,心不能契悟空性,空就只是空,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知道一切法是空性,還要契悟這念空性,才是見性。光是口說緣起、說性空、說我空、法空、空空,說一切法畢竟空,說來說去都在空上打轉(zhuǎn),這就成了法執(zhí)。雖然很努力在修行學(xué)佛,但是只會說空、只是執(zhí)著空,經(jīng)過一萬劫這么長的時間,也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本性,徒然浪費時間,始終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以修福德為例,如果沒有見性,乃至于知見錯誤、增長邪見,福報享盡了,還是會墮入惡道,得不到解脫。所以不但要修福報、行善法,還要見性。見性是見到本性,見性就是見道、就是見佛、就是見法,所謂「性海無邊」,本心本性有無窮盡的智慧,修行就是要見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迷就是見性,迷了就不是見性,見性才能成道。
--------------------------------------------------------------------------------
(四)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谀钚牟恍,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yīng)。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起源于印度。中文譯經(jīng),有的是譯意不譯音,有的是譯音不譯意,「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譯音。「摩訶」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整句的意義是「以大智慧到達彼岸」。
智慧與知識有什么不同?知識是學(xué)來的,譬如諸位從小學(xué)一直讀到大學(xué),在這段期間學(xué)到很多知識,或是在工作上學(xué)到很多技能,經(jīng)過十年、二十年,累積了豐富的經(jīng)驗、學(xué)理,正如古人所說的「學(xué)富五車」,天上、地下、過去、現(xiàn)在,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些是知識。智慧就不同了,智慧是本具的覺照力,能夠依教觀心,觀照自己有沒有妄想、有沒有惡念?有妄想就馬上停止,有惡念要馬上改正,發(fā)慚愧心、懺悔心,告訴自己不要再起惡念。這個本具的智慧心、覺照力不但能起觀行,又能看到這些念頭是從什么地方生出來的,進而照見自己這念心性本空、了無實際。再觀察,既然這念心性是本空,可是空當(dāng)中又能起作用,空不妨礙有,空當(dāng)中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這念心就像虛空一樣廣大,大無邊際,大無內(nèi)外,這是真正的大。這念心沒有岸,有岸就成了相對,就不是彼岸。因為這念心沒有大、小,沒有此、彼,沒有內(nèi)、外,十方虛空都在這念心當(dāng)中。說大,大而無外;說小,小而無內(nèi),這是絕對的心境。儒家也契悟到這個道理,儒家說:「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六合是東、西、南、北、上、下,把這念心放開來,是充滿天地、遍一切處;這念心收回來,誰也看不見、找不到。契悟這個道理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此須心行,不在口念」,要想到達彼岸,必須要心口相應(yīng),只是口念,而不知道在心上用功,那是很難成就的。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不但口要念,心也要念茲在茲。不但心要念,而且要身體力行,也就是要藉教理觀照自己這念心,使身口意三業(yè)與空、假、中三觀相應(yīng)。與假觀善相應(yīng),能成就世間的功德;與真空善相應(yīng),能得解脫;與中道實相善相應(yīng),可以成佛種智。所以「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講得頭頭是道,還必須說到做到,這才是真正的功夫。如果只是能說卻行不得,身口意相違背,即使說得天花亂墜卻做不到,自己也不會有絲毫的利益。
佛法的道理必須要自己實踐、去觀照、去用功。如果只是口念,心口不相應(yīng),雖然本具般若智慧,也是「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就像早上的露水,太陽一照就消失于無形;就像電光石火一樣,一剎那就消失了。因為自己只是口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心不去行,「摩訶般若波羅蜜」也就如幻、如化、如露、如電,自己始終得不到利益。修行要靠自己發(fā)心,腳踏實地用功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一定要口念心行,身口意三業(yè)相應(yīng)才是真實的,否則就只是空談。什么是心口相應(yīng)?口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也靠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上,念念清楚明白,念念不空過,契悟到空性,知空不住空,始終是了了分明,念而無念,無念也不妨礙有念。明白這個道理就是與道相應(yīng)。
六祖大師說:「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贡拘允侵高@念心性,心才是佛、心才是法,契悟了這念心,進而定心、凈心,這念心就是佛、就是法。所謂「是心是佛」,心性本自具足,明白這個道理、契悟這個道理,心就是佛,不要另外再去找了。離開這念心性,不但沒有佛,什么都沒有用了。人活在世界上,就是心意識在活動,所以要使這念心作主,不能迷糊。
《金剛經(jīng)》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箮煾冈谶@里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有沒有形相?能不能找得出來?是找不到的。這念心沒有形相,雖然沒有形相,卻能起作用,起了作用之后,又回到不作用的狀態(tài)。不起作用的時候就是真空,起了作用,就是妙有。能找到妙有嗎?找不到,了不可得,這又是真空。所以說「真空不礙妙有,妙有當(dāng)中又具足真空」。這個心一念不生,不住空、也不住有,這念心性是平等無二,就是佛性、就是正覺、就是正念,正念就是佛,正念就是解脫。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真理,要自己去契悟。
--------------------------------------------------------------------------------
(五)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fù)如是!
這一段是顯「體」,顯心性之體,說明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說明心的體性是什么形相。「何名摩訶?」什么是摩訶?這是六祖大師就凡夫所能理解的范圍再次解釋,怕講一次聽不懂,所以第二次再重申其義。
「摩訶是大」,這里的大不是以小顯大,不是相對的大,不是大小的大。大小的大是因小才說大,這里的大是絕對的大,是本具的大!感牧繌V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虛空是廣大無邊的,不管是太空船、衛(wèi)星,乃至于星際當(dāng)中無數(shù)的世界,都是在虛空當(dāng)中,離不開虛空。孫悟空一個筋斗翻十萬八千里,為什么還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因為佛的心量廣大,猶如虛空,所以不管怎么翻,還是出不去。這個空性不是外面的空,而是本心本空。「猶如虛空」是形容詞,是指本心像虛空一樣廣大,沒有涯畔、沒有邊際、沒有岸。此岸、彼岸也都是形容詞,譬如煩惱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心沒有煩惱就是到彼岸。
「無有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這念心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大的、小的,因為心沒有形相,怎么會有方、圓、大、小?如果有方、圓、大、小,就屬于有為法、世間法。世間上因為有方,所以才有圓,如果世間沒有「方」這個名相,也就不會有「圓」這個名相,因為這是相對的概念。如果世上沒有一個「小」的東西,「大」這個形容詞也就不存在,因為方圓大小都是相對境界。但是這念心的心體不是相對境界,所以心沒有方圓大小、沒有顏色,既不是青色,也不是黃色、紅色、白色。這念心是空性,怎么會有青、黃、赤、白?其實青、黃、赤、白也是虛妄不實,也是相對法。這些顏色屬于緣起法,緣起性空,還是虛妄不實。
「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這念心沒有上、下、長、短,也沒有瞋、沒有喜,沒有是、沒有非,沒有善、沒有惡,沒有開始、沒有結(jié)尾,因為這些都是相對法,有開始就有結(jié)束。這念心無始無終、沒有邊際,因為本心本性真正是不住兩邊,所以沒有善、沒有惡,沒有是、沒有非,是非、善惡都是生滅法。打坐的時候一念不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照不動,看看當(dāng)下有沒有善惡?有沒有是非?有沒有頭尾?其實什么都沒有。因為這念心什么都沒有,所以什么都有。什么都有是心的作用,這念心能生萬法,心體具足一切功德,心體不去不來。這個法門是頓超法門,《六祖壇經(jīng)》處處都指歸本性、指歸覺性、指歸第一義諦,等到自己契悟了覺性,契悟了心體以后,自然而然就知道「用」,也就不會迷惑。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剎土是果報土,凈土、穢土都是虛妄,都是幻化不實,都不離生、住、異、滅。一般人都希望生凈土,認為這里是穢土,所以要求生凈土、求生諸佛剎土。諸佛剎土也是盡同虛空,也是虛幻不實。為什么?因為這是果報土。果報土最后還是空,還是會滅掉。阿彌陀佛不管壽命有多長,最后還是要入滅;極樂世界也有滅盡的一天,只有菩提自性才是不滅!钙刑嶙孕浴,凈土宗稱之為「常寂光凈土」,教下稱之為「法身」,禪宗稱之為「本來面目」,密宗稱之為「大手印、大圓滿」。為什么稱之為大手印、大圓滿?因為這念心無量無邊地廣大,里面什么都有,一切圓滿,十方虛空都在這念心上。從這個角度來看,禪、凈、顯、密,完全都是一樣,沒有差別。
「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fù)如是。」世間人本具妙性,妙性是妙真如性、神妙莫測的這念心性,這念心性是非有、非空,即有、即空,廣大不可思議。這念心,你說沒有卻又是有,你說有卻又是了不可得,這是不是很神妙、很奇妙?譬如鏡子,「相來則現(xiàn),相去則無」,鏡前來什么相,鏡子就現(xiàn)什么相,從鏡子上看得清清楚楚,可是相過去了,方才所現(xiàn)的一切又是了不可得。這念心從白天到晚上,在念念分明的當(dāng)下,每件事情都清清楚楚,但是事后,這念心當(dāng)體即空,沒有一法可得,因為妙性本空。由于妙性本空,心量像虛空一樣廣大,所以又能生萬法、能容納一切,這是妙有。譬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在虛空當(dāng)中,森羅萬象也存在于虛空當(dāng)中,虛空從來不怨嘆;萬象都在虛空當(dāng)中生生滅滅,虛空也不覺得厭煩,也沒有喜怒哀樂,虛空永遠還是虛空,因為虛空是空性。
修行要契悟到妙性,契入空性。妙性就是空性,妙性、空性不是求來的,這念心無有一法可得,心當(dāng)中能舍得干干凈凈,空性就會現(xiàn)前,覺性就會現(xiàn)前,妙性就會現(xiàn)前。所以打禪七的時候都會告訴大眾要通身放下,什么都要放下,菩提心才會現(xiàn)前。因為過去是一層一層地染污上去,現(xiàn)在要回歸自性,必須一層一層地剝落下來,也就是要回光返照,體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惯@念心不能有一點點執(zhí)著,心中有所執(zhí)著,將來就要受果報。自心放得下一切,心當(dāng)中干干凈凈、一塵不染,自然而然全體現(xiàn)前──十二入、十八界都在這念心當(dāng)中,這就是自性真空,修行先要契悟這個道理。既然是自性真空,為什么還要修行、還要度眾生?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夠成熟,沒辦法一下契悟到空性,反而會惡取空,反而排斥一切法,那是不正確的。所以要透過方便法,修一切善而不執(zhí)著善,心不住在善法上,慢慢從這當(dāng)中去契悟當(dāng)體即空。
「自性真空亦復(fù)如是」,這念心性本來就是真空,真空不是頑空,空當(dāng)中不礙萬有,這念心能靜也能動,能有種種作用,因為真空當(dāng)中具足妙有,本心本性就是如此。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說空,就執(zhí)著空;講有,又執(zhí)著有;說這念心什么都沒有,又想個什么都沒有,始終在執(zhí)著、攀緣,就始終見不到本空,見不到本有。
古德云:「有形皆歸壞,不滅為真空」,就是告訴我們真空的道理。但是又怕世人執(zhí)著真空,所以又說:「但見曹溪水,門前坐春風(fēng)!共芟姆ㄋ褪甘露水,曹溪的法門是講非空、非有。契悟了圣道,這念心時時刻刻充滿禪悅法喜,就如同在春風(fēng)當(dāng)中一樣。所以契悟了自性,才是最大的福報,明白這念心里面什么都有,這才是真正的富貴。
- 上一篇:六祖壇經(jīng)疑問品
- 下一篇:六祖壇經(jīng)行由品
- 佛法的“信”有幾種?四種層次
- 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禪對生命的重要性
- 知恩感恩報恩的人生觀
- 改變命運要修福修慧 從因緣果報上來改變
- 禪就是保持當(dāng)下這一念心
- 學(xué)佛就是悟真求實
- 真正的財富
- 禪坐會走火入魔嗎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簡介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后記:六祖之后的禪門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付囑品第十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護法品第九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頓漸品第八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機緣品第七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懺悔品第六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坐禪品第五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定慧品第四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決疑品第三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