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第五章 阿奴盧塔與女人

  第五章 阿奴盧塔與女人

  在阿奴盧塔出現的經典中,和女人有關的部分多到不尋常?磥黼m然他內心純凈,切欲完全遠離愛欲,但天生該貴的武士氣質所散發(fā)出的個人魅力,使他很受女人的歡迎,不只在人間,即是在天界也是如此,其中有些遭遇無疑是源于前世的業(yè)緣,雖然他欲超越它們,但女人們仍深受影響。

  女天神阇利仁勸誘復合

  例如有一次,阿奴盧塔在森林中獨居,女天神阇利刃(Jalini)從三十三天①下來,出現在他的面前(SN9:6),她是阿奴盧塔在前世,身為統理三十三天的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時妻子與皇后。出于貪著,他渴望和他復合,恢復天界國王與皇后的關系,她因這個動機而勸他發(fā)愿轉到三十三天:

  引導汝心至彼界,

  以往居住之所處,

  置身三十三天中,

  具足感官諸欲樂。

  汝將受禮遇尊崇,

  身邊環(huán)繞天女眾。

  但阿奴盧塔回答:

  天女實痛苦,

  執(zhí)著于自我。

  猶愛天女者,

  彼等也痛苦。

  阇利刃不了解這些話,他接著向他描述天界的輝煌,試圖以此誘惑他:

  未見歡喜園(Nandana)②,

  三十三天王的

  諸天住處者,

  彼不識快樂。

  然而阿奴盧塔依然保持堅定的決心,那是源自于他對諸行無常的深刻洞見:

  愚者汝不知,

  阿拉漢箴言?

  一切行無常,

  終歸于生滅,

  有生即有滅,

  寂滅斯為樂。

  阇利偌諦聽!

  我已不在住

  諸天界之中,

  輪回已止息,

  不在受后有。

  可意眾天的感官歡娛

  還有一次,許多名為“可意眾天”(manapakayika devata)的天女出現在阿奴盧塔面前,述說她們能做的一切非凡之事。例如,能瞬間變換想要的顏色,隨意發(fā)出個種聲音和音響,并立即的到任何歡樂。

  為了測試她們,阿奴盧塔心中希望她們變成藍色,果然她們能讀到他的心思,全都變成藍色,穿著藍衣,佩帶藍飾。無論他希望她們變成何種顏色,她們都能照做--黃色、紅色、白色,配合衣服與飾品。

  天女們以為阿奴盧塔喜歡她們的表現,于是開始表演非常曼妙的歌舞,但阿奴盧塔卻關起感官之門,不理睬她們,當她們注意到阿奴盧塔并未從表演中得到任何快樂時,就立即離開了(AN8:46)。

  女人轉生成可意天女的特質

  阿奴盧塔一定認為這經驗值得一談,因此當晚上遇見佛陀時,便想佛陀轉述此事,然后他問:“一個女人要轉生到那些可意天女的天界必須具備什么條件?”求知欲使他很想知道這些天女的道德層次。

  佛陀很樂意地回答,要轉生到那種天界必須具備八種特質:

  (一)妻子必須親切與同情地對待丈夫;

 。ǘ┧龖t虛有禮對待丈夫所敬愛的人,例如其父母與某些沙門、婆羅門;

 。ㄈ┧龖屑殹⑶趭^地做家務;

 。ㄋ模┧龖怨麛嗟膽B(tài)度照顧、指導仆人與家里的工人;

  (五)她應妥善保管丈夫的財產,不應浪費;

 。┥韱栐诩信徒,她應皈依三寶;

 。ㄆ撸┧龖质五戒;

  (八)她應樂于與有需要的人分享,布施他們,并表示關心。(AN8:46)

  另一次,阿奴盧塔對佛陀說,他經?匆娕巳绾卧谒篮筠D生惡道,甚至墮入地獄。佛陀回答,有三種惡法會導致女人墮入地獄:如果她在早上充滿貪欲,在中午充滿嫉妒,在晚上充滿性欲(AN3:127)。

  本生故事中與女人的關系

  阿奴盧塔過去世的記載,也指出他與女人的關系,其中只有一次提到轉生為畜生。有一次,他轉生為野鴿,牠的配偶被捕老鷹捉住。受到情欲與悲傷的折磨,牠決定禁食,直到克服對她的愛欲與分離的悲傷為止:

  往昔我曾愛母鴿,

  于此翱翔與嬉戲,

  之后她被鷹捉走,

  應被拆散兩分離。

  自從分開離散后,

  心中常感覺痛苦,

  因此我守戒持齋,

  從此遠離愛欲道。(Jat.490)

  其他轉世故事則述說如下:有次阿奴盧塔出生為國王,在森林看見一位美麗的仙女并愛上她,為了占有她而射殺其夫。她充滿悲傷,哭喊并指責國王的殘酷,聽到他的指控,國王醒悟并離開。阿奴盧塔就是當時那嫉妒的國王,亞壽塔拉(Yasodhara)是仙女,他的丈夫則是菩薩,如今他是阿奴盧塔的導師,在那個過去世,幾乎因國王的愛欲而被殺死(Jar.243)。

  幫助姐妹進入佛法之門

  在最后一世中,他幫助姐妹盧希妮進入佛法之門。有一次,他和五百位弟子回到故鄉(xiāng)咖畢喇瓦土城。當親屬們聽到他抵達時,除了盧希妮之外的所有人,都前往寺院向他敬禮。長老詢問為何盧希妮沒來,他們說她因為皮膚發(fā)疹,羞于見人。長老要求將她立即送來。

  臉上蒙著一塊布的盧希妮來了之后,長老指導她贊助興建一間會堂。于是盧希妮變賣珠寶,以籌措所需的經費。阿奴盧塔監(jiān)督各項工作,并由釋迦族年輕人負責工程。當會堂完工時,她皮膚的疹子也消退了。于四她邀請佛陀與比庫來參加會堂的啟用典禮。在開示中,佛陀解釋她皮膚疾病的業(yè)因。在某次的前世,盧希妮是巴拉納西(Benares)國王的妻子,因為嫉妒國王的一位舞女,為了折磨她,便將乾痂皮撒在她身上與床上。她此世罹患的皮膚病,就是那次惡行的果報。佛陀開示結束后,盧希妮便證得入流果。他死后,轉生三十三天,成為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鐘愛的配偶。(2)

  與女人同宿的過失

  在阿奴盧塔的比庫生活中,曾有一件事導致佛陀制定戒律。有一次,阿奴盧塔從高沙喇(Kosala)國游行至沙瓦提(Savatthi)國,晚上抵達某村,但找不到收容游方沙門與比庫的特別住處。他去村莊旅店求宿,旅店接受了他,此時更多旅客陸續(xù)抵達旅店過夜,阿奴盧塔住宿的房間變得很擁擠。

  旅店主人瞧見這情形,便告訴阿奴盧塔可為他準備內房的床位,他就可以在那里平靜的過夜,阿奴盧塔默然同意。然而,女主人是因為愛上他,才如此提議。她身灑香水,佩戴珠寶,去找阿奴盧塔,說:“尊者!您容貌俊秀、高貴優(yōu)雅,而我也是如此。如果尊者肯取我為妻,豈不甚好?”

  但阿奴盧塔沉默不語,旅店主人將所到之處有的財富都獻給他,他仍保持沉默。然后她脫下上衣,在阿奴盧塔面前跳舞,但他收攝六根,相應不理。她知道無法誘惑他,不禁大叫:“真令人驚訝,尊者,真不尋常!多少男人千方百計地要討好我,而我親自開口追求的這沙門,竟對我與我的財富毫不動心。”然后這女人穿回上衣,葡匐在阿奴盧塔腳下,請求他原諒自己的無禮,這時他才開口,原諒并告誡她未來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之后她就離開了。隔天早上她為他送來早餐,好象什么事都從未發(fā)生。于是阿奴盧塔為之開示佛法,她深收感動,后來成為佛陀的虔誠信徒。

  接著阿奴盧塔繼續(xù)旅程,當抵達位于沙瓦提城的寺院時,他告訴比庫這段經歷。佛陀召喚他,并責備他待在女人住處過夜,于是制戒禁止這樣的行為(pacittiya 6)。③

  這故事充分顯示阿奴盧塔尊者的自制,如何讓他免于成為愛欲的奴隸。他剛毅的性格讓那女人印象深刻,使她后悔,聽他的開示,并皈依佛陀。因此阿奴盧塔的自制,不只對自己有益,同時也為那女人帶來利益。但佛陀后來斥責他,是因為這種情況下,心智怯弱者可能早就屈服于誘惑之下了。

  因此,佛陀才會出于對他們的慈悲而制定戒律,規(guī)范比庫不應將自己暴露于這種危險的情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佛陀想要防止心智怯弱者高估自己的力量,去模仿超出能力之外的理想。

  這個故事和克萊弗的圣伯納德(St.bernard of Clairvaux)④的經歷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的意志力類似于阿奴盧塔。有一天,當年輕的修道士圣伯納德投宿旅店時,因為其他房間都已客滿,所以他被分配到大眾房的床位。旅店主人的女兒愛上了這位英俊的年輕西篤會(Csitercian)⑤修道士,入夜之后便來找他。然而,他卻轉身面壁。披上斗蓬,對她說“如果你要找地方睡覺,還有足夠的空間!”這種對她全然不感興趣的態(tài)度,令她頓時清醒,趕緊羞愧地離開。圣伯納德和阿奴盧塔一樣,克服了那個難關,并非透過爭吵,而是單純透過自己的清靜力量。

  原注

  (1)五戒是在家佛教徒的戒律基礎: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與不飲酒。

  (2)出處:Dhp.Comy.(針對第221頌):見BL。3:95-97

  譯注

 、偃欤簜髡f古時有三十三位為他人福祉而奉獻生命的善男子,死后投生于天界,成為該界的大王(沙咖天帝 Sakka-devanam-inda)與三十二小王,所以稱該界為“三十三天”。

  ②歡喜園為三十三天的園林。

  ③巴吉帝亞(pacittiya)第六條規(guī)定:“若有比庫(bhikkhu),與女人同宿,巴吉帝亞(pacittiya)。”“巴吉帝亞(pacittiya)”意指懺悔,犯此戒的比庫須向一位比庫報告,并對所做進行懺悔,才能除罪。

 、芸巳R弗的圣伯伯納德(Bernard of Clairvaux,1090-1153):中世紀神秘主義者,也是當時基督教精神的象征。二十二歲加入西篤隱修院修道,受委創(chuàng)立克萊弗(Clstercian)隱修院,并擔任院長,致力于內省及宗教真理的體驗,律己甚嚴,品行崇高,熟悉圣經,愛心熱切,并指責罪惡,被視為“歐洲的良心”。

 、菸骱V會(Clstercian):是中世紀最出名的苦修團體,其著重先知精神多于權力,強調勞力多于學術,認為工作就是禱告,故成為農業(yè)發(fā)展的先驅者。在十二世紀末,即有530所西篤會修道院,之后一百多年內又有150所成立。最有名的修道士即克萊弗的圣伯納德,他是中世紀神秘主義的代表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