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13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6)

  玄奘的意思是,我從小學(xué)習(xí)佛經(jīng)佛法,從來沒有接觸過儒家理論和經(jīng)世治國的方法,陛下現(xiàn)在讓我還俗,就好比把在河流中行駛的船只搬到陸地上來當車馬使用,不僅無法起到作用,還會讓這艘船很快腐爛毀壞掉。玄奘沒有硬梆梆的當面拒絕,而是采用了一種佛家講經(jīng)慣用的打比方的辦法,讓唐太宗明白自己的心意,還婉轉(zhuǎn)的說明了為什么不適合還俗的理由,進而向皇帝表達了自己的意愿。

  聽完這話,長孫無忌松了一口氣--玄奘的意愿是,不愿做官,只愿意靠自己的力量來弘揚佛法,以此來報答皇帝陛下對自己的隆恩,這才自己最大的榮耀。換一個角度來看,從之前的主動發(fā)言到現(xiàn)在的沉默觀望,我們很能看出長孫無忌的一些性格特征:身為重臣兼國舅,長孫無忌雖然才干出眾,但權(quán)力欲太強(這一點從唐太宗去世后他將大批政敵牽涉進高陽公主一案中就能看出),比起老成持重的房玄齡來,在胸襟器量上要差了一大截。正因為如此,唐太宗才讓房玄齡留守長安輔佐太子,而讓長孫無忌跟在身邊。另外,房玄齡已經(jīng)六十四歲,長孫無忌正當壯年,又是太子李治的親舅舅,未來前途一片光明,他當然不愿意看到還俗后一躍成為國家重臣的玄奘對自己的地位發(fā)出挑戰(zhàn)。

  唐太宗見玄奘心志堅定,不為高官厚祿所動,這才暫時勉強放棄了讓他還俗的打算。

  第四次"過招",玄奘憑借堅定和誠懇終于占到了上風,他與唐太宗的對話也進入了"拉鋸"階段,但是對話還沒有結(jié)束,唐太宗不會就這么甘心"放走"玄奘,他決定以退為進。

  "匆匆言猶未盡意,欲共師東行,省方觀俗,指麾之外,別更談敘,師意如何?"

  這句話看似懇切,實則暗藏玄機,如果玄奘只是一個一心問佛而不關(guān)心世事的僧人,就可能因為唐太宗的"退"而迷迷糊糊的答應(yīng)下來。唐太宗為什么又會提出讓玄奘同行的要求呢?

  唐太宗可能覺得跟玄奘說話很有意思,這次短暫的會面聊得意猶未盡,所以想讓陪伴左右,有空就一起聊聊天;其次,戰(zhàn)爭會讓人心力交瘁,唐太宗需要一位有才學(xué)有見識的高僧陪在身邊說話放松,緩解精神上的壓力;最后,玄奘在民間威望很高,把他帶在身邊,正好可以借助佛法減輕戰(zhàn)爭給民眾帶來的創(chuàng)傷。

  當時,整個大唐帝國的戰(zhàn)略重心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了對遼東的戰(zhàn)事上,而洛陽又是這場戰(zhàn)爭的大本營和物資集散中心,整個洛陽城都在為戰(zhàn)爭做準備,唐太宗本人也是日理萬機,所以與玄奘的這次會晤顯得比較匆忙。據(jù)史料記載,唐太宗在決定親征高句麗(從兩晉到唐初,朝鮮半島一直是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這里的高句麗并非明代高麗,中間隔了整整一個新羅王朝)前派人放話給西北邊境的最大的對手薛延陀:朕即將親征高句麗,關(guān)中空虛,你要是有膽子,就放馬來攻長安!這是何等的氣勢,唐太宗的話當時就把薛延陀震懾了,嚇得這位一方梟雄不敢輕舉妄動。

  有人認為唐太宗發(fā)動遼東之戰(zhàn)、攻打高句麗是一場錯誤的戰(zhàn)爭,然而縱觀歷史,一個朝代的開國帝王將相往往是這個朝代中最厲害的一批人,而貞觀時期恰好是唐代第一個人才最密集的高峰期。所以唐太宗想趁自己還活著、良將都健在、打天下的那支勁旅銳氣尚未消逝之前開疆拓土是很有道理的。反觀宋朝,沒能在太祖太宗兩代收復(fù)燕云十六州,幾乎就為三百年被動挨打定下了基調(diào)。

  對于一個僧人而言,能夠陪伴在君王身邊無疑是莫非的榮耀,玄奘也不會不知道帝國的戰(zhàn)爭機器已經(jīng)發(fā)動,但是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接下來該做的是什么,所以他再次以遠道而來身體狀況不佳為名委婉的拒絕了唐太宗。從今天的眼光看,玄奘找得這個身體不適的借口并不怎么樣,聰明點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托詞,不過這也從另一個方面看出玄奘雖然精于世情,但始終是個不擅"說謊"的厚道人。唐太宗當然不會當面揭穿他,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