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經(jīng)句出處

  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所以無量劫,受此眾苦惱,流轉(zhuǎn)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菩薩云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第十之二》

經(jīng)句語譯

  寧愿忍受無量無邊的痛苦,也要聽聞佛的法音宣流,寧愿放棄一切的歡喜樂受,也不愿意生活于無佛的國

詞語解釋

  聲音:相應(yīng)于耳根者,稱為聲音。

經(jīng)句的智慧

  為什么寧愿忍受無量無邊的痛苦,也要換得聽聞佛的聲音呢?因為有人說法,世人才得以如法修行,才得以通往寂靜解脫的究竟涅槃。

  此正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即為道場;若得聞佛法,即是見佛。所以說法之人就如同是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而聞法就是出離生死輪回最關(guān)鍵的第一堂課。

  為什么寧愿放棄一切的歡喜樂受,也不愿意生活于無佛的國度呢?

  無佛的國度可能是指人間的邊地,“邊地”原指無佛法傳布的國家,不得聞佛名。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出生在沒有佛教信仰家庭,自然聽聞佛法的機會就微乎其微。如果能選擇的話,寧可放棄世俗之樂,也要生在佛國。

  誠如《阿育王經(jīng)》所開示:“癡人不聰慧,其為無可用;聰慧不受法,具慧則為毒;正智聞可說,則得解脫果。”即使是天賦異稟,資質(zhì)聰慧之人,也要聞法才有解脫之日。

隨喜思惟讀經(jīng)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位比丘常經(jīng)行于祇園,或在幽靜的林樹間坐禪靜修。

  有一天比丘來到樹下誦經(jīng),他的聲音清雅妙好,真情流露。比丘絲毫沒注意到樹上停駐一只鳥;鳥兒陶醉在這莊嚴的誦經(jīng)聲中,絲毫沒注意到樹后,有一支弓箭正對著它;誦經(jīng)聲一結(jié)束,比丘離去后,“嗖” ——這冷箭就放出了。

  鳥兒因臨終前的殊勝因緣,往生后立即到忉利天中,出生后忽然長大,宛如八歲孩童般,面貌端正,身放殊勝奇妙的光芒。這鳥兒投生的天人,也好奇到底是什么因緣可得享如此天福。天人運用神力,看見自己前生的最后一幕畫面,便持天上香花,下降至閻浮提世間,來到比丘面前,禮敬問訊,供養(yǎng)天上香花。

  比丘不解何以受到如此殊勝的敬禮,天人據(jù)實告知前世因緣,比丘聽了也非常歡喜,便為天人開示當日所誦經(jīng)典的法義;天人聞法頓時開悟,證得了須陀洹果。

  佛陀告訴阿難:“如來出世,饒益世人甚多。所說諸法實是甚深微妙,像這鳥兒因為歡喜比丘誦經(jīng)時的聲音,就能獲得無量福德,何況是人呢?如果有人能夠?qū)Ψ鸱▓怨?a href="/remen/shouch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受持,信受奉行,那么他所獲得的果報將無法計量,遠遠超過這只鳥所受的天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