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佛經入門 >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是誰分出來的?

本源法師: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是誰分出來的?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通常一部佛經由三部分組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是經文之始,介紹經典的宣講背景,包括為何人、何事而說,時間、地點、緣由等信息。

  「正宗分」是一部經典最核心的內容,通常包括教義的闡述、論證以及修行法門。一般采用問答的形式,由佛陀弟子發(fā)起祈問,佛陀贊許之后并為之解答而貫穿全文,問答往來之后,佛陀予以總結的結構組成方式。

  「流通分」主要是在佛經講完之后,勸導大眾要將佛法流傳三世,通達十方去利益眾生。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哪位大德分出來的?

  三分判經的方式起源于東晉的道安法師。當時的僧人視佛經如金科玉律,形成了死守佛經文句,依語滯文的學風,只知道死執(zhí)于表面的語言文字,而對佛經的根本宗旨意趣卻渾然不知。

  道安法師對這種學風加以批判,他主張“忘文以全其質者,則大智玄通居可知也”,強調了語言文字有一定的相對性與局限性,絕不可以執(zhí)著粘滯,這體現(xiàn)了道安法師的思想:修學佛法當體悟佛理的真知灼見。道安法師的這種思想為后人修學佛法作了很好的示范。

  道安法師為了便于大眾對于佛法的理解,將佛經分成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科,在教界引起一片嘩然,大家都認為道安法師分割佛經是大逆不道。直到后來唐朝玄奘大師從印度取來了親光菩薩所造的《佛地經論》,發(fā)現(xiàn)在古印度早已將佛經分為教起因緣分、圣教所說分與依教奉行分,這種科判佛經的方式與道安法師科判佛經的方式不謀而合。

  因此后人無比贊嘆道安法師的先見之明,稱之為“彌天高判,千古同遵”。“彌天高判”是形容道安法師判經的方式無與倫比,恰到好處;“千古同遵”是說明不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的大德法師講經,都是沿用道安法師的判經方式。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本源法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