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法性?
法性是什么意思?佛教法性解釋
法性,諸法的本體、本性。這種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無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實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別名。
各辭典對“法性”的解釋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的解釋
法性,指諸法的真實體性,亦即宇宙間一切現(xiàn)象所具有真實不變的本性。此又作真如法性,亦為真如的異稱。法性是萬法的本質(zhì),《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以一切法的總相、別相同歸于法性,謂諸法有各自的差別相、與實相。所謂各自差別相,例如冰溶為水,頓失以前之相,以其為不固定者,故分別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無自性),即說空為諸法之實相。對一切差別相而言,因其自性是空,故皆為同一,稱之為(如)。一切相同歸于空,故稱空為法性。又如黃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質(zhì),一切世間法中皆具涅槃之法性,故說此諸法本然之實性為法性,此與《圓覺經(jīng)》所謂“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同義”。見《大品般若經(jīng)》卷二十一、《成唯識論》卷二。
《佛學次第統(tǒng)編》的解釋
‘二種法性’地持經(jīng)云二種法性:法即軌則之義,性即不改之義,謂一切法性無改易,皆可軌則而修,故名法性。
一、實法性:謂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是名實法性。
二、事法性:謂世間種種諸法,皆依于理,施設建立,所謂地水火風五陰等法,隨俗所知所見,雖屬于事,實不外乎法性之理,是名事法性。
《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法性,又名實相真如,法界,涅槃等,異名同體也。性之為言體也,不改也,真如為萬法之體,在染在凈在有情數(shù)在非情數(shù),其性不改不變,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諸家則盛論之。其論有四家之不同。
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三性中之圓成實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萬法之所依也,為法所依之本體,故名法性,此萬法與法性,有為無為,畢竟隔別,以不許法性隨緣之義也。第二三論嘉祥家,不許彼圓成實性之實有,以真空為法性,法性即真空之異名也。諸法之性為真空,真空即妙有,妙有之性即真空,是即法性也。第三華嚴賢首家,謂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以隨緣之義,變造一切諸法,雖變造,而猶保真如不變,例如水變?yōu)椴,猶不變水之性也。如是真如隨緣變造萬法,故稱真如曰法性。然此法性之真如,淳善無垢,更無染分之性,但所變之法有染凈之別者,由緣有染凈也。第四天臺智者家,謂法性固具染凈,謂之性善性惡,因性具善惡,而生染凈之諸法也。
六波羅蜜經(jīng)曰:“眾生無定性,猶如水上波。愿得智慧風,吹入法性海。”華嚴經(jīng)升須彌山品曰:“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智度論三十二曰:“法性者如前說:各法空,同為一空,是為法性。”又曰:“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壞不可戲論,名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唯識述記二本曰:“性者體也,諸法真理故名法性。”同九末曰:“性者體義,一切法體故名法性。”嘉祥法華疏五曰:“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大乘義章一曰:“言法性者,自體名法。法之體性,故云法性。”注維摩經(jīng)二曰:“肇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空同一實耳。”起信論義記上曰:“法性者,明是真體普遍義。(中略)通與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遍于染凈,通情非情深廣之義。”止觀一曰:“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凈。如云籠月,不能妨害。卻煩惱已,乃見法性。”又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況復凡夫!”同五曰:“問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答:法性自爾,非作所成,如一微塵具十方分。”圓覺經(jīng)曰:“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菩薩處胎經(jīng)曰:“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圣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
- 上一篇:【法身】什么是法身?法身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破戒
- 自性與法性 - 未知
- 為何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法性常住和法無自性的含義 - 常暘法師
- “一念三千”與“性具善惡” - 未知
- 法性空慧學概論 - 太虛大師
- 辨法法性論講記 - 太虛大師
- 佛性與法性 - 惟覺法師
- 醒悟心語之佛法中的法性 - 凈慧法師
- 佛性與法性──九十九年秋季僧眾精進禪修開示 - 惟覺法師
- 法性平等 依正不二 - 覺真法師
- 月溪禪師答:法師所講真妄偈,真法性本凈,妄念何由起? - 月溪法師
- 如本法師答: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達真法性,無佛無世界,這段經(jīng)文的意思? - 如本法師
- 曙提法師答:自性是什么 法性自性應該是一對嗎? - 未知
- 自性與法性 - 未知
- 凈界法師答:如何理解了知欲無欲 悟入欲法性呢? - 凈界法師
- 知心話與知音聽,宿業(yè)實性即法性 - 印光大師
- 諸法性相,皆如幻化 - 慧光法師
- 《摩訶止觀》的無動行是俗諦義嗎? - 曙提法師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