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典藏 >

圣嚴說禪:道非物外,物外非道

  圣嚴說禪:道非物外,物外非道

  問:

  趙州和尚問師父南泉禪師說:「道非物外,物外非道,什么是物外的道呢?」南泉拿起棍子就打,趙州把棒子抓住,說:「你以后別打錯人了!鼓先幌肼淙胨急娴娜μ,所以打人。但是對一般人而言,思辨還是必要的,請師父說明這兩句話的意義。

  答:

  所謂「道非物外,物外非道」,「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在佛教中,「道」有好幾種意思。第一種是指路線、道路,也是指修行佛法的法門。另一種意思是方向或目標,比如希望成佛成道,希望證果等等。還有一種意思是菩提、覺,是一種經驗,因此證道是指親自體驗到「道」是什么。對禪或究竟的佛法來說,道本身跟一般現(xiàn)象或一般世間事物不能分開,原因在于:如果心外求道,那是外道,因為道不在心外,而是在心內。可是心又在那里呢?如果說心在身體里,那也是錯的,身體中沒有一個東西叫作道。心既不在身外也不在身內,而是一種精神的活動,亦可稱之為神識、智慧。神識是凡夫,智慧是賢圣,不論是神識或智慧都是跟外在世界相接觸而產生的反應,所以不能說它是在內或在外。「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其實是同一句話,反復說著而已。道不在物質現(xiàn)象之外,那一定是在物質現(xiàn)象之內嘍!可是若說物質之外沒有道,也是錯的。如果說物質或現(xiàn)象是道,這也是執(zhí)著。所以,道不在物內也不在物外,道是非物外非物內,即物外即物內。這又變成思辨而非實證,有點像念《心經》,不是禪師需要說的,跟實際的體驗沒有相關,所以南泉禪師干脆不講,拿起棍子就打。趙州則說:「我懂你的意思了,你別再打我了。」善于用邏輯分析事理的人大概會經常逞口舌之辯,而在這個公案中,語言已是多余的,這才是禪的體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