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jīng)

《維摩詰經(jīng)》簡稱《維摩經(jīng)》,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jīng)》又名《凈名經(jīng)》或《說無垢稱經(jīng)》。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何為直心是道場?

何為直心是道場?

  我們常聽人說“直心是道場”,一些人可能誤以為“心直口快”就是直心。引《維摩詰經(jīng)》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其實,心直、口快,反而是一種習氣,口無遮攔,并不是真正的“直心”。

這句源自《維摩詰經(jīng)》菩薩品里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

  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fā)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場,于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怠故;禪定是道場,心調(diào)柔故;智慧是道場,現(xiàn)見諸法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究竟什么是“直心”?何又為“道場”呢?

  所謂“道場”原指釋尊成就圣道之處――菩提伽耶,(梵文的“伽耶”翻譯成中文即“場”,而菩提就是道的意思,所以菩提伽耶就是道場。)就通常意義來說,道場則指修行圣道的場所,或者是弘揚圣道的場所。只要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所在之地,聞法等于見佛,就是佛的道場,就是能使人修行佛法的地方,也有可能成為修行人悟道、成道的地方,所以我們現(xiàn)在稱呼寺院為道場,又稱為常住。因此,從佛陀時代至今,僧團安住之處,皆可以稱之為道場。在梁武帝時期,就曾統(tǒng)一命名天下佛寺為道場。

  以上是有形的道場,另一種是指無形的內(nèi)在道場,看不到也摸不到。“道”無聲無息亦無相,不占時間,也不占空間,所以涅盤、寂靜、無相、真如、實相等也都可以說是道場。當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時,叫做成道,又叫坐道場。

所謂“直心”,內(nèi)容也相當豐富,大約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常心

  完全沒有主觀的分析和執(zhí)著,但有超越主客觀的清凈心,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經(jīng)常保持直心,當下就是在清凈的佛國里。清清楚楚的不思善、不思惡,便是修行,便是開悟。不作主觀的分別,當下就是佛性的顯現(xiàn)。(摘自《禪的修行與證悟》)

  二、不動心

  要以無得失心,不計得失來做一切事。使心處在平凡之中。平凡的心就是好心,好心就是無分別心,無分別心就是直心。混亂心與顛倒心比扭曲心糟糕。修行的人先從亂心、倒心著手,修成不亂,不顛倒,有序,然后才變成直心。真正的直心是一片平坦,永恒的心。不單只是一直線。因此直心也叫“不動心”。八地菩薩才是真正不動的境界。(摘自《日日是好日》)

  三、真正的直心

  需時時覺照,看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夾雜著貪瞋癡;真正的直心,是一種清凈心、柔軟心、智慧心、不顛倒心,這與“心直口快”、缺乏智慧的“直心”,有很大的區(qū)別。

  如能從心中掃除了一切攀緣境界,不論善惡、凈穢,徹底放下,當下便是悟入佛之知見。若執(zhí)著心外有法,以求神拜佛期待救濟,均屬生死法,尚不是出世法,何況是無上大法!楞嚴經(jīng)》稱之為“迷頭認影”,馬祖大師稱此為“不顧自家寶藏,拋家散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