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二)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二)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于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于舍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阿難,在第四禪天當中,另有五不還天,是那些三果阿那含圣者,既斷除了見惑,又把‘欲界’當中的九品思惑習氣一同滅盡。因此,他們在‘欲界’便沒有了可居之處。”
“同時,在其殊勝證量當中,苦樂感受雙雙消亡,因此,在‘初禪天’、‘二禪天’和‘三禪天’當中也沒有了可居之處,于是便在‘四禪天’同修‘舍心’的天眾當中,隨分安立居住之所。”
【五不還天】三果“阿那含”,漢譯“不還”,不再來欲界受生,將在色界天或無色界天得證阿羅漢果,暫時借居第四禪,共有五種居處,名為“五不還天”。
【卜(音:補)居】擇處而居,選擇居所。卜:選擇。
所謂“卜居”,一切圣者都可以隨緣、隨心地選擇應化之處,而多數(shù)眾生則沒有這個自由,被業(yè)力所束縛的緣故。假如某人福德極為深厚,他也會擁有一定程度的選擇權(quán),善業(yè)所招感的緣故。
“五不還天”具體情形如下:
阿難,苦樂兩滅,斗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阿難,其中那些苦樂之心已經(jīng)雙雙消滅,以往‘厭苦’和‘求樂’的那種心、境沖突不會再糾纏發(fā)生。這類借居四禪天的三果圣者,名叫‘無煩天’。”
【斗心】取舍沖突之心,例如遇到“苦境”便想舍棄或逃離,遇到“樂境”便想擁有或留戀,等等,心與境界不停地糾纏、取舍,名為“斗心”。
【無煩天】“四禪天”當中“五不還天”的第一重,心與境界不再取舍糾纏,初步得到自在清涼,沒有了煩躁不安,故名“無煩天”。其天壽約一千大劫,身高一千由旬。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接下來,苦樂雙亡之心明朗獨存,內(nèi)心完全沒有了糾結(jié)之余地。這類借居四禪天的三果圣者,名叫‘無熱天’。”
【機括】此處指前面“無煩天”的“苦樂兩滅,斗心不交”之心境。
【研交】指取舍沖突之心的內(nèi)在糾纏。
【無熱天】“四禪天”當中“五不還天”的第二重,不僅心與境界不再取舍糾纏,而且內(nèi)心連糾纏的余地都不存在了,得到自在清涼,沒有了輕微燥熱,故名“無熱天”。其天壽約二千大劫,身高二千由旬。
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在前面心境自在的基礎(chǔ)上,明達三千大千世界,皆是自性‘妙見’的圓融澄澈之顯現(xiàn),其中再沒有了六塵境界和一切煩惱污垢。這類借居四禪天的三果圣者,名叫‘善見天’。”
【善見天】“四禪天”當中“五不還天”的第三重,此天圣者在心境不再糾纏的基礎(chǔ)上,明見六塵萬象都是自性“妙見”本身,都是虛幻顯現(xiàn),無有絲毫真實,故名“善見天”。其天壽約四千大劫,身高四千由旬。
問:此時,既然“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答:哪里也不曾去,依然如故,只是萬象歸心,再無心外之“塵象”是也。
精見現(xiàn)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xiàn)天。
“在前面‘妙見圓澄’的基礎(chǔ)上,精明見性得以顯現(xiàn),并能夠像陶藝師和鑄造師那樣,自在無礙地變現(xiàn)出種種色相境界。這類借居四禪天的三果圣者,名叫‘善現(xiàn)天’。”
【陶鑄】此處是比喻,即:如同陶藝師能夠把泥土制作成陶器,鑄造師能夠把金銀鑄造成為各種器物一樣。
【善現(xiàn)天】“四禪天”當中“五不還天”的第四重,此天圣者在心境圓融的基礎(chǔ)上,能夠運用“精明見性”,自在無礙地變現(xiàn)六塵境界,故名“善現(xiàn)天”。其天壽約八千大劫,身高八千由旬。
前面既然已經(jīng)萬象歸心,于是此天圣者更進一步,能夠運用自心,來自在無礙地變化并顯現(xiàn)種種色相境界。實際上,“五不還天”的三果圣者們,就是在層層進修無漏,消融種種分別習氣,逐漸斷除“思惑”,即將成就無漏圣果。到這里,極為廣大的自在神通得以顯現(xiàn);并在后文的“色究竟天”到達窮究色性之極致。
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在前面‘陶鑄無礙’的基礎(chǔ)上,究竟通達一切色心變現(xiàn)之微妙,窮盡了色性變化而終歸空性,因此得以證入色心無邊無際。這類借居四禪天的三果圣者,名叫‘色究竟天’。”
【群幾】指一切色、心變現(xiàn)之微妙處。
【窮色性性】窮盡了色性之變化,而終歸于空性。
【色究竟天】“四禪天”當中“五不還天”的第五重,此天圣者在運用“精明見性”無礙地變現(xiàn)六塵境界的基礎(chǔ)上,窮盡了色心變化之微妙,到達了色心無邊無際的究竟之地,故名“色究竟天”。其天壽約一萬六千大劫,身高一萬六千由旬。
下面,世尊對于“五不還天”進行小結(jié):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
“阿難,對于這些借居‘五不還天’的三果圣者們,同在‘四禪天’當中的四天之天王,唯獨聽聞過其美名,卻不能夠了知其具體情形,也不能親見。”
【四禪四位天王】指前文“四禪天”當中,“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和“無想天”的四天之天王,但不是說只有“四位”,這里的“位”是指諸天位次。
據(jù)唯識學所說,“二禪天”以上,不再有“天王”和“天人”之間的稱謂差別,這與《楞嚴經(jīng)》前文內(nèi)容一致。但因諸天福德因緣不同,仍存在禪境和智慧的差別,其中的殊勝者,便可以被尊為“天王”。據(jù)《楞嚴經(jīng)》后文,這些“天王”都是正在行菩薩道的菩薩所顯現(xiàn)。
問:既然這些“天王”都是菩薩所顯現(xiàn),他們?yōu)楹螀s見不到“五不還天”的三果圣者呢?
答:菩薩顯現(xiàn)為天人,就是天人,便大體與其相同,而不會過分超越,因這些天王仍屬于凡夫天的緣故,所以不能了知或見到“五不還天”的圣者居處。
同理,菩薩顯現(xiàn)為人,就是人,而不會如同神靈一般;乃至于,菩薩顯現(xiàn)為動物,就是動物,而不會比人更優(yōu)越,等等。除非在顯現(xiàn)的過程當中,得以修行證果,那就不同了。因此,歷代高僧大德里面,只有那些證果的高僧才會顯現(xiàn)出不思議功德;而一般的高僧,就算是菩薩示現(xiàn),也未必會有不思議神通妙用,通常只是心地清凈,道德高尚,智慧通達。
同樣,已經(jīng)出離三界的,后文所說的回心大阿羅漢們,他們也有方便借居之處,也不為旁人所知。在哪里呢?竟然就在人世間的曠野深山等處。對此,世尊說道:
如今世間曠野深山,圣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就如同現(xiàn)今人世間的曠野深山,其中就有許多圣道場地,都是阿羅漢們所住持的緣故,人世間粗心的人們,無法見到。”
此類事跡與傳說非常多,各個佛教名山都有。圣境與凡間就這樣相互交融而不混淆,如此不可思議的微妙境界,需要極其微細的心境才能夠觀察明了。或者,需要特別殊勝的因緣,才能夠在圣者的加持下一睹圣境,真可謂“可遇而不可求也”。
“色界”諸天介紹完畢,于是,世尊對于“天趣”當中的“色界天”進行小結(jié):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阿難,這十八重梵天與‘欲界天’不同,他們獨行獨住,更沒有了男女交往,只是尚未擺脫身形的拖累,還有色身。從此以內(nèi),叫做‘色界’。”
修行人貴在“獨行”,不是說完全不和別人交往,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對待一切親朋好友,都能夠平平常常不掛心。
有人問:要真是“不掛心”的話,恐怕朋友都沒了吧?
答:沒了的都是些煩惱俗物,剩下的才是真心朋友。
問:那要是一個都不剩呢?
答:真好,您的俗緣將盡,可以發(fā)心無牽無掛地求生凈土了,從此再沒了障緣。
在“色究竟天”之上,有一部分修行者能夠超越生死輪回,而另一部分天人則繼續(xù)證入“無色界天”。對此,世尊說道: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于舍心,發(fā)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接下來,阿難,‘色究竟天’居于色界之頂,即將超色入空,就在這個‘有色’與‘無色’的色空邊際當中,有兩條不同的修行道路。”
“第一條路,如果在‘四禪天’的‘舍心’妙定當中,得以開發(fā)明了無漏智慧,智慧光明圓融通達,斷盡了‘思惑’,便能夠超出塵勞三界,了脫分段生死,成就阿羅漢果,并歸入菩薩乘。”
“這類修行者,叫做‘回心大阿羅漢’。”
【有頂】色有之頂,即“色界”最高處,正是“色究竟天”。
這些“回心大阿羅漢”,智慧殊勝的緣故,能夠發(fā)起菩提心,歸入菩薩乘。他們通常不會進入“偏真涅槃”,而能夠開始學習行菩薩道,或者,暫時借居在前文所說的“曠野深山,圣道場地”當中,跟隨諸大菩薩們修學菩薩法。
在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等諸大菩薩周圍,都有許多這樣的“回心大阿羅漢”;在凈土當中,例如極樂世界等等,也有。
另一條路,則是證入“四空天”。
于是,在“色界天”之后,世尊繼續(xù)解說“無色界天”的來歷。“無色界天”共有“四天”,亦名“四空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其中,“空無邊處”的來歷是:
若在舍心,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第二條路,如果在‘四禪天’的‘舍心’妙定當中,舍離色礙、厭離色有的觀行成就,深覺色身乃是進一步解脫的障礙,于是便消滅‘色執(zhí)’之障礙,而進入空處定。這一類天人,叫做‘空無邊處’。”
【舍厭】舍離色礙,厭離色有。
【空處】“空無邊處”,“四空天”之一,也是“四空定”之一,其具體修法如經(jīng)文所說,就是在第四禪“舍念清凈地”的基礎(chǔ)上,消滅對于“色法”的執(zhí)著心,徹底突破“色陰”覆蓋,到達純是定中的微細心想,而沒有了色身,也沒有了色法境界的生命狀態(tài)。唯有空境,無邊無際,故名“空無邊處”。此天天人,天壽二萬大劫。
關(guān)于“若在舍心,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據(jù)長水法師注解,有兩種情形:其一、指頓根阿那含,于無漏道當中,從“色究竟天”銷色入空,證入“空無邊處”;其二、指凡夫天人和外道天人,于有漏“四禪”當中,從“廣果天”或者“無想天”銷色入空,證入“空無邊處”。
由于來歷不同,最終到達“非想非非想處”以后,其結(jié)局也不同,三果圣者最終必定成就阿羅漢果,得以超出生死輪回,即后文所說的“不回心鈍阿羅漢”;而凡夫天人和外道天人,通常將會在“非想非非想處”天壽盡后,隨其宿世業(yè)力,重新落入七趣輪轉(zhuǎn)。
“識無邊處”的來歷是: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于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在‘空無邊處’的基礎(chǔ)上,一切色法障礙既然已經(jīng)消滅,也就沒有了‘覺礙之念’和‘滅礙之想’;禪修者的心中只剩下了第八識阿賴耶識,以及全部末那識當中的一半向內(nèi)的微細攀緣與認知。這一類天人,叫做‘識無邊處’。”
【阿賴耶識】即第八識,漢譯“藏識”,有能藏、所藏、執(zhí)藏等含義。也叫做“根本識”,乃是一切眾生生命之根本,也是心識之根本的緣故。
【末那】即第七識,全名“末那識”,漢譯“染污識”,其特點就是微細攀緣與認知。一方面,末那識向內(nèi)不停地攀緣阿賴耶識,把阿賴耶識的“見分”認知為“自我”;另一方面,末那識通過第六意識,不停地向外攀緣六塵境界(即:阿賴耶識的“相分”),試圖讓一切外境為“自我”而服務(wù)。因此,末那識也叫做“俱生我執(zhí)”。
【識處】“識無邊處”,“四空天”之第二重,也是“四空定”之二,其具體修法如經(jīng)文所說,就是在“空無邊處”的基礎(chǔ)上,色空雙滅,末那識向外的微細攀緣也隨之消滅,只剩下了向內(nèi)攀緣的微細識心獨存。唯此識心,無邊無際,故名“識無邊處”。此天天人,天壽四萬大劫。
在“空無邊處”當中,末那識仍有通過意識向外的微細攀緣,那就是“銷色入空”之心。到了“識無邊處”,外境已空,故無所攀緣,末那識通過意識向外的微細攀緣停息,同時也意味著,此時,“第六意識”也將隨之停息,而只剩下了末那識向內(nèi)的微細攀緣,故“我執(zhí)”仍在。
“無所有處”的來歷是: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回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空無邊處’銷色歸空,‘識無邊處’空色雙亡而歸識,在此基礎(chǔ)上,禪修者定力繼續(xù)深入,連末那識剩余的那半分,即一半向內(nèi)的微細攀緣與認知,也伏住了,令其暫時消滅;于是,十方無邊境界寂然無相,回歸了沒有往來的不可名狀之境地。這一類天人,叫做‘無所有處’。”
【攸(音:幽)往】所往,往來。“攸”:所。
【無所有處】“四空天”之第三重,也是“四空定”之三,其具體修法如經(jīng)文所說,就是在“識無邊處”的基礎(chǔ)上,以甚深定力伏住第七末那識,讓它暫時消滅,歸于十方寂然無相。外境內(nèi)識都滅,似乎一無所有,故名“無所有處”。此天天人,天壽六萬大劫。
所謂“識心都滅”,只是方便之說,是說“無所有處”的修行者,用很深的定力伏住了末那識的向內(nèi)攀緣,暫時不顯現(xiàn)“自我”。但是,“俱生我執(zhí)”等種種習氣種子還保存在阿賴耶識當中,一旦天壽享盡,末那識便會重新生起,而繼續(xù)六道輪回。
“非相非非想處”的來歷是: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于無盡中,發(fā)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前面‘無所有處’暫時伏滅識心,在此基礎(chǔ)上,既然識心不起,則識性歸于寂然不動。其實,阿賴耶識之‘識性’本來寂然不動,非生非滅,但此天禪修者卻為了求得寂滅而不停地研修;結(jié)果,便在本來無盡的‘識性’當中,顯發(fā)了似乎已經(jīng)窮盡之特性;此時,阿賴耶識變得似有似無,好像已經(jīng)滅盡,其實不曾滅盡,只是暫時不顯現(xiàn)而已。這一類天人,叫做‘非想非非想處’。”
【如存不存】阿賴耶識變得似有似無。
【若盡非盡】阿賴耶識好像已經(jīng)滅盡,其實不曾滅盡,只是暫時不顯現(xiàn)。
【非想非非想處】“四空天”之第四重,也是“四空定”之四,其具體修法如經(jīng)文所說,就是在‘無所有處’的基礎(chǔ)上,試圖滅盡阿賴耶識而到達最終的寂滅。結(jié)果,以甚深定力促使阿賴耶識變得若有若無,似乎不再有“識性”存在,即“非想”;其實,阿賴耶識之“識性”并未滅盡,只是暫時被定力伏住不顯現(xiàn)而已,即“非非想”;綜合言之,故名“非想非非想處”。此天天人,天壽八萬大劫。
一切禪修者,其最高修行目標都是到達“寂滅”,也就是“涅槃”,而得以徹底超越生死輪回。但是,到底什么才是最究竟的“涅槃”呢?
在“非想非非想處天”看來,他們以為滅盡阿賴耶識的“識性”,就是最究竟的“涅槃”。這其實是一種錯覺,在不知不覺當中,反而陷入了一種微細“造作”,竟然想要把本來如如不動的“識性”給滅掉,最終結(jié)果,不過是用很深的定力把阿賴耶識給伏住了,讓其“識性”不再顯現(xiàn)任何作用。
殊不知,“非想非非想”仍是“識性”的作用,雖然看起來半死不活,但那就是阿賴耶識,只是被定力逼迫,換了一個樣子而已。
此時,在“無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處”,那部分三果圣者所顯現(xiàn)的天人,因具有空性無漏慧的緣故,他們能夠及時醒悟,不再強求消滅“識性”,得以證悟本來空,成就阿羅漢果,但屬于鈍根阿羅漢。
對此,世尊繼續(xù)說道: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圣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
“這些‘四空天’天人,他們雖然試圖窮盡空性,但卻未能盡達空性妙理。其中,那些從‘五不還天’一路修行而來的三果圣者,在到達‘非想非非想處’以后,終于斷盡了三界‘思惑’,得以窮盡無漏圣道,成就阿羅漢果。這一類天人,叫做‘不回心鈍阿羅漢’。”
【窮空】總指“四空天”的修證,其中,“空無邊處”銷色入空,“識無邊處”色空雙亡而歸識,“無所有處”滅識心而歸于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則試圖滅盡識性而歸于寂滅?偠灾,他們的修行目標就在于試圖窮盡空性,但由于缺乏空性智慧,并未做到。
【不回心鈍阿羅漢】有兩層含義,其一、此類天人在“五不還天”當中的“色究竟天”之時,已經(jīng)到達色界之頂,卻未能回轉(zhuǎn)“厭色歸空”之心,及時成就阿羅漢果;其二、他們在“非想非非想處”成就阿羅漢果以后,暫時不會回小向大,不會發(fā)菩提心,暫時也不會接受諸佛教導,而需要等到其天壽盡了,出定以后,才會接受諸佛菩薩教導,而歸向菩薩乘。
這樣一來,與前文所說的“回心大阿羅漢”相比,他們多耗費了二十萬大劫的修行,所以稱為“不回心鈍阿羅漢”,根機相對遲鈍的緣故,不能自行發(fā)菩提心的緣故。
而另外那些從凡夫天“廣果天”,以及外道天“無想天”,修行而來的天人,他們由于不具備“無漏慧”的緣故,無法得證阿羅漢果。在“非想非非想處”天壽盡后,其阿賴耶識和末那識便會重新顯現(xiàn),依舊落入“七趣”輪轉(zhuǎn)。
對此,世尊說道:
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zhuǎn)。
“此外,如果是從凡夫天‘廣果天’和外道天‘無想天’修行而來的天人,他們一味地窮究空境,而不知返歸自性空,因不曾聽聞佛法的緣故,錯把‘非想非非想’當做了寂滅涅槃。于是,在八萬大劫天壽盡后,他們依舊會落入七趣輪轉(zhuǎn)。”
為何世尊每每贊嘆聽經(jīng)聞法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因為,“一入耳根,永為道種”。修行首先要學習,大體學明白了才好修行,否則,難免盲修瞎練。就算練到“非想非非想處”的甚深禪定,擁有了八萬大劫的天壽,也不過是“饒經(jīng)八萬劫,不免落空亡”,修來修去,白忙活了一場,又回到了“七趣”輪回的業(yè)力輪轉(zhuǎn)。
總有些無知之輩,質(zhì)疑學習經(jīng)論,認為那不是“實修”,而是“學問”。這號人無藥可救,等他們修到了歧途邪路之時,后悔也晚了。甚至,連后悔都不知道了。當然,僅僅學習經(jīng)論是不夠的,禪修和持戒、修福,等等,都不可缺少。;雙修,定慧一如,解行并進,才是學佛之正路。
諸大菩薩們都是;垭p修而來,他們不僅僅在凈土當中,也常常示現(xiàn)在天道當中和人道當中。以“天道”為例,菩薩到了天界,也常常是天王,;凼鈩俚木壒省Υ,世尊說道: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yè)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提,漸次增進,回向圣倫所修行路。
“阿難,這些三界諸天的各位天人(‘五不還天’除外),屬于凡夫善業(yè)因果所獲得的回報,善報盡了以后還會落入七趣輪轉(zhuǎn)。而諸天的天王,他們就是菩薩,游戲于百千三昧當中,逐漸增進定慧功德,回向于無上菩提的修行之路。”
據(jù)蕅益大師《楞嚴文句》引用《華嚴經(jīng)》所說,三地菩薩多做帝釋天王,四地菩薩多做夜摩天王,五地菩薩多做兜率天王(指外院),六地菩薩多做化樂天王,七地菩薩多做他化自在天王,八地菩薩多做小千世界梵天王,九地菩薩多做中千世界梵天王,十地菩薩多做大千世界梵天王。
換句話說,一切諸天天王都是菩薩示現(xiàn)。當然,菩薩不僅僅做天王,同時還千百億分身于六道輪回廣度眾生。
有人問:這么說來,天下原來是一家,佛教源于佛陀的教導,而世界上其它宗教都來自于某些天神的教化,如上帝、真主等等,這些天神就是天王,也是菩薩,如此可謂殊途同歸吧?
答:固然是“殊途同歸”,只是,路有遠近,行有難易,見有淺深,法有方便與究竟,等等。如此一來,途中境遇便天地懸殊了。若論其歸宿,一切邪道修行者,終歸正道善法;一切善法修行者,終歸究竟了義之如來教法。
“自古英雄終歸佛”,此言不虛也。然而,早一天歸敬佛法開始修行,就早一天遠離妄想分別,也就少承受一天的煩惱之苦,何樂而不為呢。人生的路就在每個人腳下,怎么走,要看個人的智慧與福緣了。
于是,世尊對于“天趣”當中的“無色界天”進行小結(jié):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xiàn)前,無業(yè)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阿難,這‘四空天’天人,前兩天身相和外境滅盡,后兩天進一步連識心也滅盡,其甚深禪定之定性現(xiàn)前,沒有了‘欲界’和‘色界’的業(yè)果色。到這里,三界眾生就到了盡頭,這‘四空天’名叫‘無色界’。”
【業(yè)果色】隨因果業(yè)力所顯現(xiàn)的色身與外境色相,包括“欲界”和“色界”的一切眾生,都具有“業(yè)果色”。
“無色界”諸天沒有了“業(yè)果色”,但他們還具有“定果色”,即禪定當中隨心念所顯現(xiàn)的微妙不實之色相,就如同人們的夢境一般,似色非色,似有而無。
到這里,世尊大體解答了阿難尊者關(guān)于“七趣眾生”來歷的問題。由于“阿修羅道”眾生比較特殊,世尊先對于“七趣眾生”之來歷進行簡要小結(jié),然后再補充“阿修羅”之來歷。
世尊說道: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fā)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這些都是因為不明了本然的妙覺明心,積累虛妄習氣,而發(fā)生了心境差別,并有了虛妄的三界。眾生就這樣隨業(yè)在‘七趣’當中沉淪,顯現(xiàn)為‘有情’,并各隨其類。”
【補特伽羅】漢譯“有情”,又譯“數(shù)取趣”,指一切眾生因取著情染而數(shù)數(shù)攀緣執(zhí)著,造業(yè)不停,因而隨業(yè)流轉(zhuǎn)諸趣,各有各的種類。
關(guān)于“阿修羅”之來歷,世尊補充如下: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
“此外,阿難,在這三界的欲界當中,還有四種‘阿修羅’趣眾生。”
【阿修羅】漢譯“非天”,有天福,無天德。又譯“無端正”,據(jù)《長阿含經(jīng)》記載,阿修羅生女端正,生男丑陋,因男阿修羅丑陋而得名。阿修羅的居所,在“四天王天”之下,須彌山周圍,以及山下的大海水當中。
世尊之所以把“修羅趣”放在“七趣”的最后,是因為此類眾生情形多種,通于“天趣”、“人趣”、“鬼趣”或“畜趣”。若論道德,“修羅趣”比“人趣”低劣;若論神通,“修羅趣”勝過“人趣”,居于“天趣”之下。
以下是“阿修羅”的具體來歷:
第一種“阿修羅”,可以通于“鬼趣”:
若于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如果前世曾在‘鬼趣’,因擁護佛法與善法的功德力,得以乘‘報通’上升虛空,此類阿修羅從卵中誕生,仍可歸屬于‘鬼趣’。”
“鬼趣”眾生因業(yè)力所感,自己難以修行,但可以發(fā)善心擁護修行人,擁護佛法與善法,等等。它們以此功德力,有可能在來世上升空界,成為接近“天趣”的阿修羅。這些阿修羅,既屬于“修羅趣”,又可以通于“鬼趣”。雖說通于“鬼趣”,但畢竟不同,其福德、神通更勝的緣故。
第二種“阿修羅”,可以通于“人趣”:
若于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于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如果前世曾在‘天趣’當中,因有違天德而被貶降下界,它們所居之處,在須彌山山腰之下,鄰近于日月。此類阿修羅從胎出生,可同時歸屬于‘人趣’。”
據(jù)《正法念處經(jīng)》所說,“有阿修羅,住須彌山側(cè),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隨意能做。”就是此類阿修羅,雖說可以歸屬于“人趣”,但畢竟與人不同,具有神通變化的緣故。
第三種“阿修羅”,可以通于“天趣”:
有修羅王,執(zhí)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quán)。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還有一類阿修羅王,能夠執(zhí)持世界,也能驅(qū)使鬼神,其神力廣大無所畏懼,甚至可以與梵天王、帝釋天王以及四大天王爭權(quán)。此類阿修羅因變化而出生,可同時歸屬于‘天趣’。”
關(guān)于這一類阿修羅王的來歷,世尊并未明說,因為其來歷有多種,例如可以從“人趣”修行而來。據(jù)其它經(jīng)論開示,修行人如果精進行道,卻不能夠降伏嗔恨心,來世便有可能投生“修羅趣”,具有天福和廣大神通,而缺少天德,正是此類阿修羅。
其中的福力殊勝者,就叫做“阿修羅王”,具有撼動天地的大威力,因自己沒有任何管轄名分的緣故,甚為不滿,便試圖與四大天王爭權(quán)。一旦四大天王無法戰(zhàn)勝阿修羅王,便會稟報帝釋天王;如果帝釋天王也無法戰(zhàn)勝阿修羅王,便會請求梵天王相助。
據(jù)說,帝釋天王皈依佛陀之后,佛陀教他常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因而大勝阿修羅王;阿修羅王在天界無處藏身,便化為小身,進入淤泥里面的蓮藕孔當中避難,其變化可以如此自在。
第四種“阿修羅”,可以通于“畜趣”:
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阿難,還有另一類福德低劣的阿修羅,它們出生在大海中央,水下巨大漩渦的水口之處,白天雖然能夠用神通力在空中游蕩,旁晚則必須回到水里休息。此類阿修羅因濕氣而出生,可同時歸屬于‘畜趣’。”
【沉水穴口】指大海當中,海水下泄的巨大漩渦所在之處。例如美國的“百慕大”等海域,就屬于此類穴口,時常會有奇異災難發(fā)生。
此類阿修羅雖說可以歸屬于“畜趣”,但畢竟不同于動物們,具有神通,能夠游蕩虛空的緣故。
到這里,針對阿難尊者前面第八卷的提問:“世尊,若此妙明真凈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已經(jīng)一一解答,下面,世尊對于“七趣眾生”的來歷進行總結(jié):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七)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