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迦葉尊者的悲心 三、佛陀囑法大迦葉

  三、佛陀囑法大迦葉

  (一)大迦葉的證德與威信

  大迦葉尊者是一位嚴(yán)謹(jǐn)?shù)?a href="/remen/biqiu.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比丘,終生持頭陀行,修清凈梵行,他所證的果德,決非一般凡庸之輩能望其項背的。雖然他“長須發(fā),著弊納衣”,為六群比丘、比丘尼所憎惡,但由于尊者嚴(yán)持戒律,精進(jìn)辦道,證德高廣,因此自然得到人天的禮敬。如《十誦律》中說到大迦葉“多知廣識”,佛陀涅槃后,“四部眾盡皆恭敬、信受其語”,大眾聽說大迦葉從波婆城來要到拘尸城后,“皆出到半道”奉迎,“頭面敬禮”。[33]這說明當(dāng)時的大迦葉在佛教四部眾中很有威信,幾乎成了僧團(tuán)的領(lǐng)導(dǎo)者。就連天帝釋都想盡辦法供養(yǎng)大迦葉,甚至變化為丑陋不堪的織婦,因為大迦葉“心懷哀愍貧窮孤陋、病苦疾者”。[34]又如經(jīng)中說,在一個小雨的晚上,天帝釋為大迦葉“持傘蓋覆燈”,“隨摩訶迦葉后行”。[35]

  而那些不敬信、不尊重大迦葉的六群比丘、比丘尼,屢屢為佛、僧團(tuán)及廣大信眾所嫌責(zé)。如律中記載吐羅難陀(偷羅難陀)比丘尼有一次在給別人講法時,大迦葉碰巧走到那里。聽法的人因此站起來,獨吐羅難陀端坐不動,眾人就說她這樣“極為不善”。而吐羅難陀自恃“我是釋女,從佛出家”,大罵大迦葉,說他是“外道邪徒”,“極愚極鈍而來出家”。眾人聽后,“皆悉譏嫌”吐羅難陀。佛陀也因此制戒:“從今已后,苾芻尼遙見苾芻,應(yīng)從坐起。若有犯者,得越法罪!盵36]又有一次大迦葉到一位長者家應(yīng)供時,吐羅難陀正好也在長者家。當(dāng)長者婦說“尊者大迦攝波(大迦葉)一切人天皆恭敬供養(yǎng)”并要她離開時,她又誹謗大迦葉“彼是外道出家,至愚至鈍”,要長者婦供養(yǎng)其他比大迦葉強(qiáng)得多的釋種比丘。當(dāng)大迦葉聽見她在誹謗便作出咳嗽聲,吐羅難陀知道大迦葉正在這里,隨即又說他是“大龍象”。在樓上的長者被這些話惹惱了,便急步趕下樓來,罵她是“貪恚無識之人”,并說“更不得來入我宅內(nèi)”。[37]

  而佛陀為維護(hù)大迦葉,則屢屢贊嘆大迦葉。如說大迦葉勝于過去諸聲聞弟子:

  (佛言)今迦葉比丘,皆愍念一切眾生。若供養(yǎng)過去諸聲聞,后身方當(dāng)乃得受報。設(shè)供養(yǎng)迦葉者,現(xiàn)身便受其報。設(shè)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后當(dāng)由迦葉成等正覺。由此因緣故,迦葉比丘勝過去諸聲聞。其能如迦葉比丘者,此則上行。如是,比丘!當(dāng)作是學(xué)![38]

  此經(jīng)中佛說“設(shè)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后當(dāng)由迦葉成等正覺”,所以后人有稱大迦葉為“第二佛”。[39]大迦葉為調(diào)伏六群比丘、比丘尼,有時自贊功德,如說佛陀滅后當(dāng)持佛法,論中辯才無可制御,于三有中善得解脫,又于神通自在無礙,盡諸有漏得俱解脫等等。而佛陀則給予首肯,并稱贊他“汝所利益事,除吾一人,其余聲聞無能及者”。[40]佛陀又為“警悟諸比丘”,甚至說大迦葉的所證“亦復(fù)如我”。[41]

  佛陀在眾多的經(jīng)律中廣為維護(hù)、贊嘆大迦葉尊者,乃至說“設(shè)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后當(dāng)由迦葉成等正覺”、大迦葉的所證“亦復(fù)如我”。這些稱贊都非同尋常,如果跟佛陀囑法于大迦葉聯(lián)系起來,一切就清楚明白了。

  (二)佛陀囑法

  釋迦太子自覺成佛后,就不懈于說法利生的事業(yè)。在他的晚年,有提婆達(dá)多破僧,所以最令佛陀費心的就是如何使正法久住,以及涅槃后將佛法付囑給誰。因為女人出家,致使佛法早滅五百年。佛陀作為無漏解脫的圣者,尚因佛法的將來生起“世俗心”。如經(jīng)中說:

  爾時,世尊作是念:“我若以教法付囑人者,恐我教法不得久住;若付囑天者,恐我教法亦不得久住。世間人民則無有受法者。我今當(dāng)以正法付囑人、天,諸天、世人共攝受法者,我之教法則千歲不動。”爾時,世尊起世俗心。時,天帝釋及四大天王知佛心念,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天帝釋及四大天王:“如來不久當(dāng)于無余涅槃而般涅槃。我般涅槃后,汝等當(dāng)護(hù)持正法!睜枙r世尊復(fù)告東方天王,“汝當(dāng)于東方護(hù)持正法。”次告南方、西方、北方天王,“汝當(dāng)于北方護(hù)持正法!盵42]

  因此佛陀在涅槃之前,佛法于天則付囑給天帝釋及四天王,于人間則付囑給大迦葉及阿難。付法何人,這是關(guān)系到將來眾生法身慧命、廣大福祉的大事。佛陀的弟子,得慧解脫、俱解脫及三明六通的有很多,而佛陀慧眼,選擇了大迦葉與阿難,因為“我于天上、人中,終不見此人,能受持此法寶,如迦葉、阿難之比。然聲聞中,亦復(fù)不出二人上者”!斑^去諸佛頭陀行比丘,法存則存,法沒則沒”,大迦葉是頭陀行比丘,并“勝過去時比丘之眾”,因而敕令大迦葉“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后取滅度”。阿難則是多聞第一,“如來未發(fā)語便解,如來不復(fù)語是,皆悉知之”,“勝過去時諸佛侍者”。因此佛陀將佛法付囑于大迦葉及阿難, “善念誦持”,“無令缺減”,“使不斷絕”。[43]

  在另一經(jīng)中,佛陀說四大聲聞如大迦葉、君屠缽漢、賓頭盧、羅云等,“堪任游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敕令四大聲聞不取涅槃而長住世間,“須吾法沒盡,然后乃當(dāng)般涅槃”,而大迦葉“亦不應(yīng)般涅槃,要須彌勒出現(xiàn)世間”。[44]

  佛陀慈悲,為眾生作長遠(yuǎn)利益,因此每當(dāng)有人輕視、誹謗、譏毀大迦葉時,而每每維護(hù)大迦葉、贊嘆大迦葉,令他人敬信大迦葉。為了樹立起大迦葉在僧團(tuán)中的威信,乃至勸說大迦葉依眾而住、廣為說法,從中我們也可窺見佛陀的用心。佛陀常在定中,一顰一笑都有因有緣。授衣大迦葉及讓他半座,就更不是尋常的舉措了。如經(jīng)中說: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久住舍衛(wèi)國阿練若床坐處,長須發(fā),著弊納衣,來詣佛所。爾時世尊,無數(shù)大眾圍繞說法。時,諸比丘見摩訶迦葉從遠(yuǎn)而來,見已,于尊者摩訶迦葉所起輕慢心,言:“此何等比丘,衣服粗陋,無有儀容而來,衣服佯佯而來!睜枙r,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善來,迦葉!于此半座。我今竟知誰先出家,汝耶?我耶?”彼諸比丘心生恐怖,身毛皆豎,并相謂言:“奇哉,尊者!彼尊者摩訶迦葉,大德大力,大師弟子,請以半座。”[45]

  在這里,佛陀以半座禮遇大迦葉,是有甚多考量的:一是大迦葉所證與佛幾乎同等而不為一些人所敬重,二是大迦葉的頭陀悲心不為一些人所認(rèn)同,三是大迦葉說法不為一些人所敬信,四是佛陀考量到自己涅槃后要將佛法付囑給大迦葉及阿難,五是為調(diào)伏釋種比丘的傲慢與嫉妒,六是為了僧團(tuán)清凈、正法久住。所以佛陀每每維護(hù)、稱贊大迦葉,可見佛陀的良苦用心了。正如《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中說:

  又大迦葉,佛從始已來未曾呵責(zé)。如舍利弗,佛亦呵言“汝何以食不凈食”;如大目連,佛亦呵言“汝何以授未滿二十年人具戒”;如難陀,佛亦呵之“汝何以教尼乃至日沒時”;如優(yōu)陀夷,佛亦呵言“汝癡人,乃與舍利弗論議諍勝”;如阿難,佛亦呵言“癡人,汝何以觸惱上座”;而大迦葉,未曾為佛所呵責(zé),以其德行深厚,無有過咎;又欲令于佛滅后維持大法,縱使若有小缺,不以致責(zé),欲令后世眾生深心尊重故。[46]

  又如佛陀所說,大迦葉以清凈心為人說法,以如來正法律乃至以令法久住心為人說法。大迦葉尊者為調(diào)伏有情,有時也自嘆功德,如說“常系心在于善法,不隨余念”,“我于如來所說法中無有錯謬,當(dāng)頂戴奉行”,“若不遇如來出世,應(yīng)得辟支佛而入涅槃”,“如來滅后誰能持佛法?我于爾時即拔此籌”。[47]而現(xiàn)在某些人無視佛陀的言教與苦心,竟以此為大迦葉的“小辮子”,牢牢地抓住不放,誣謗大迦葉“更有自視極高的高慢余習(xí)”,“覺得與佛相同,引以為榮”,“換得佛所穿的糞掃衣,也覺得是不凡之遇”。[48]其實這是以世間的情智來譏毀無漏圣者的無我悲心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