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成唯識論概觀
一、作者
《成唯識論》是《唯識三十論》的集注!度摗肥烙H菩薩撰。世親是無著的胞弟,唯識學的集大成者,原在有部出家,不久便通達犍陀羅一帶流行的有部教義,旋即研究經(jīng)部,當時正統(tǒng)的有部思想在西北印的迦濕彌羅,由世友等領(lǐng)導的結(jié)集的《大毗婆沙論》保存那里,嚴禁外傳,世親為探討婆沙義,設(shè)法混進迦濕彌羅,研習多年后,回到犍陀羅,汲取經(jīng)部思想,寫出不朽的著作--《俱舍論》。
世親遍通小乘教義,卻不信大乘,甚至否定大乘是佛說,這時無著在中印度弘揚唯識教理,得知世親識解超群,聰明過人,只是對大乘佛教缺乏認識,存有偏見,深恐其造論誹謗大乘,致招惡報,乃假托有病,去信招之,世親來了,無著又派門人去迎候,夜住伽河畔的伽藍,讓弟子在世親的隔壁房間高聲讀誦《華嚴經(jīng)。十地品》,世親畢竟是個大根機的人,一聞經(jīng)語便覺大乘法的甚深微妙,懊悔過去對大乘的攻擊,以為誹謗罪發(fā)源于舌,要割斷舌頭,懺除謗法之罪。無著對他說:汝以舌謗法,豈斷舌而罪消除,但應贊釋大乘,補過自新,若徒杜口絕言,其利安在?世親聽了兄長的勸告,從此極力弘揚大乘,為無著創(chuàng)立的唯識理論發(fā)揚光大。
世親一生著述豐富,傳有于部論主的稱號,即先造小乘論五百部,后撰大乘論五百部。其研究領(lǐng)域十分廣泛,從漢譯論典看:有小乘有部、大乘唯識、法華、涅槃,他方凈土等各種論著。就唯識方面:漢傳的有《十地經(jīng)論》、《攝大乘論譯》、《辨中邊論》、《大乘成業(yè)論》、《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等。其中《唯識三十論》是世親最后的作品,它總結(jié)整理了前期各種經(jīng)論中的唯識思想,是代表著世親在唯識學上的最高成就。
很可惜的是世親寫完《三十論》頌文后,未及造譯,便謝世了。世親生卒年代約在公元五世紀,此后一直到七世紀的二百年中,在印度學術(shù)界出現(xiàn)一般研習唯識的熱潮,他們以《三十論》作為研究中心,參照彌勒、無著的各種論著,各抒己見,寫出了印度唯識思想史上百家爭鳴的一頁。
然而,研究《三十論》究竟有哪些人呢?據(jù)向來傳說,世親入滅后,注釋《三十論》的有二十八家,而聞名于教界的,古來稱為十大論師:一、親勝;二、火辨;三、德慧;四、安慧;五、難陀;六、凈月;七、護法;八、勝友;九、最勝子;十、智月。此外著名的還有:德光、陳那、勝軍、親光、戒賢等。就十大論師中:親勝、火辨與世親同一時代,其他人都生活在世親滅后。于中德慧是安慧的老師;與安慧同時的有護法、凈月、難陀、為護法弟子是勝友、最勝子、智月。《成唯識論》是以護法注釋為基礎(chǔ),參照安慧,難陀等說,糅臺而成的。
二、翻譯
《成唯識論》是玄奘三藏翻譯的,奘公游學印度十七載,攜歸大量梵本,回國后,雖廣譯三藏典藉,然其主體在于法相唯識,而最能體現(xiàn)唯識思想的一書。就是《成唯識論》。翻譯時間在顯慶四年(六五九),據(jù)《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說:奘公譯《成唯識論》時,原想把十大論師對《三十論》的注釋,一一譯出,并指定神訪潤文,嘉尚筆受,普光檢文,窺基證義,但數(shù)日后,基師求退,奘公問之,基乃請求參糅十釋:并曰:
況群圣制作,各馳譽于五天,雖文具傳于貝葉,而義不備于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旨而難悟,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quán)衡盛則,久而遂許,故而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
窺基認為十大論師的注釋內(nèi)容分歧很大,且分布在五印度,現(xiàn)在如果一一都譯出,恐怕后人沒有那么多時間云研習,而觀點的不同,又會造成學者思想混亂,所以有必要綜合十釋,評判真謬,權(quán)衡得失。奘公聽了之后,覺得很有道理,就以護法的思想為中心,參酌調(diào)和九家之言,譯成《成唯識論》,獨受窺基。
三、造論目的
世親為何撰寫《三十論》?諸論師們又何故比紛紛注釋弘揚呢?依《成唯識論》卷一說:
今造此論為于二空有迷廖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zhí)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又為開示廖執(zhí)我法,迷唯識者令達二空,于唯識理如實知故。復有迷廖唯識理者:或執(zhí)外境,如識非無;或執(zhí)內(nèi)識,如境非有;或執(zhí)諸識,用別體同;或執(zhí)離心,無別心所。令于唯識理得如實解,故造斯論。
這段論文有三個層次,依窺基說包含了安慧、火辨、護法三位論師的主張,代表著十大論師的造論目的,其含義可以歸納為二:
一、是為了破我法執(zhí)顯唯識理:凡夫、外道于諸法相起我法執(zhí),由我執(zhí)起煩惱遲障,法執(zhí)起所知障,造作諸有漏業(yè),導致流轉(zhuǎn)生死,不得解脫。今說唯識,明依他起,是為證二空,斷二障,圓成二果。
二、破大小乘學者的偏執(zhí):在佛陀滅后的印度,初五百年是以有部為首的部派佛教盛行,大乘佛教不過隱行而已,到六百年馬鳴出世,大乘才露端倪,繼有龍樹應運而生,依《般若經(jīng)》,造《中論》、《十二門論》等,破斥小乘諸法實有思想,單場一切法緣起性空。但有些人根機太差,不能冥契即有即空的中道,卻偏執(zhí)于空,以致墮于斷見。
到佛滅后九百年無著、世親出世,依《深密》、《瑜伽》等經(jīng)論創(chuàng)立唯識中道教,但有些論師對于心識的看法還固守已見,如《攝論》第四說一意識者,以為諸識用別體同;或如小乘經(jīng)部覺天論師等,主張心所即心,為掃除這些偏見廖執(zhí),顯示心有境空的唯識中道之理,所以論主撰寫本論。
四、所依經(jīng)論
試凡一宗的成立,必有其依據(jù)教典,否則便是私見胸臆之談,難以令人接受,唯識宗祖窺基大師為取信于人,顯立說有所依據(jù),在《成唯識論述記》,舉出六經(jīng)十一論,為本論所依,現(xiàn)在列如下:
六經(jīng)
一、《解深密經(jīng)》,前后共有四種譯本:(1)、《深密解脫經(jīng)》五卷,元魏菩提流支譯。(2)、《佛說解節(jié)經(jīng)》、一卷,陳真諦譯。(3)、《相續(xù)解脫經(jīng)》、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4)、《解深密經(jīng)》、五卷;唐玄奘譯。
二、《華嚴經(jīng)》,有東晉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本和唐實叉難陀的八十卷本。
三、《如來出現(xiàn)功德經(jīng)》、漢地未有傳譯。
四、《大乘阿毗達磨經(jīng)》,漢地未有傳譯。
五、《楞伽經(jīng)》,漢地共有三種譯本:(1)、名《入楞伽經(jīng)》、十卷,元魏菩提流支譯。(2)、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四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3)名《大乘入楞伽經(jīng)》、七卷,唐實叉難陀譯。
六、《厚嚴經(jīng)》又稱《密嚴經(jīng)》,三卷,唐地婆迦羅譯。
十一論
一、《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慈氏菩薩造,玄奘譯。
二、《大乘莊嚴經(jīng)論》、十二卷,本頌慈氏說,釋論世親造,唐波羅頗密多羅譯。
三、《顯揚圣教論》二十卷,無著造、玄奘譯。
四、《集量論》四卷,陳那造,玄奘譯。
五、《攝大乘論》、三卷,無著造,漢地傳譯本論和世親、無性釋論共有七次。
六、《十地經(jīng)論》十二卷,世親造,菩提流支譯。
七、《分別瑜伽論》慈氏造,漢地未有傳譯。
八、《觀所像緣論》一卷,陳那造,玄奘譯。
九、《二十唯識論》世親造,漢地傳譯次:(1)《大乘楞伽唯識論》、一卷,菩提流支譯。(2)《大乘唯識論》、一卷,真諦譯。(3)《二十唯識論》、一卷,玄奘譯。
十、《辨中邊論》、本頌慈氏說,釋論世親造,漢地共有二譯:一名《中邊分別論》二卷,真諦譯,二名《辨中邊論》三卷;玄奘譯。
十一、《阿毗達磨集論》十六卷,本論無著撰,師子覺造釋,玄奘譯。
以上六經(jīng)十一論是《成唯識論》的理論依據(jù),而《成唯識論》是唯識宗核心典籍,所以六經(jīng)十一論是唯識宗的所依教典。
五、組織結(jié)構(gòu)
《成唯識論》是《唯識三十論》的注釋書,《三十論》的構(gòu)造也就是本論的結(jié)構(gòu)!度摗返慕M織結(jié)構(gòu)在《述記》中有三種三的分法,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是分相、性、位:即三十頌的前二十四頌辨說唯識相,廣明依他起;第二十五頌闡明唯識性,顯示圓成實,最后五頌說明唯識位,即十三住等。先明相者,因為眾生無始時來,虛妄分別,妄計二取為真為實,執(zhí)我執(zhí)法具生二障,隨障造業(yè)招感苦果,菩薩大悲,為破除有情我法二執(zhí)。顯離妄心無別二取,因緣所生唯識所變,所以最初種種方便,廣分別說唯識相。雖知此心虛妄顯現(xiàn),如果不證真性,還是不能了解妄相,正如經(jīng)中所言,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所以次明唯識性。說明唯識性是為了有情斷妄證真,成就佛果,可是如來功德殊妙無邊,并非隨便修習,就能證得,所以第三明唯識位,顯示從凡夫到佛果的過程,要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祗劫,五位,十三住的修行。這是根據(jù)《成唯識論》卷九(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于幾位,如何悟入)一文,所作的分科,現(xiàn)對照《三十頌》,為:
唯識三十頌組織結(jié)構(gòu)包括:1、唯識相(前十四頌);2、唯識性(第二十五頌)--此諸法勝義,即味識實性3、唯識位(后五頌)它包括(1)、賞量位--乃至末赴識,猶末能伏滅(2)、加行位--現(xiàn)前立少物,非實往唯識(3)、通達位--若時于所緣,離二取相故(4)修位--無的不思議,便證的轉(zhuǎn)依(5)、究竟位--此即無漏界,大牟尼名法。
而第1點唯識相(前十四頌)又包括--略標與廣釋,其中“略標”包括(1)釋難破機---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zhuǎn);(2)標宗均識---彼依識所變;(3)彰能變體---此能變唯三,及了別境識!皬V釋”包括1、明能變相;2、正辨唯必---是諸識轉(zhuǎn)變,故一切唯識;3、通釋妨唯:一、釋違理難--由一切種識,復生余異熟;二、釋違教理--由彼彼遍計,所執(zhí)我法性。
其中“明能變相”包括1、異熟能變:它包括(1)三相門--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2)、所緣行相門--不可知執(zhí)受,處了;(3)、心所相應門--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4)、五受相應門--唯舍受;(5)、心性分別門--是無覆無記(6)、心所例同門--觸等亦如是;(7)、因果譬喻門--恒轉(zhuǎn)如瀑流;(8)、伏斷住次門--阿羅漢位舍;2、思能變:它包括(1)、舉體出名門--是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2)、新依門--依被轉(zhuǎn)(3)、所緣門--緣彼(4)、體性行相門--思量為性相(5)、心新相應門--四煩惱常俱,及余觸等俱(6)、三性分別門--有覆無記攝(7)、界系分別門--隨所生所系(8)超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3、了別能變:它包括:(1)、能變差別門--次識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2)、三性分別門--了境為性相(3)、三性分別門--善不善俱非(4)、相應俱受門--此心所遍行,尋伺二各二(5)、所依門--依止視本識(6)、俱不俱依門--五識陰緣赴,如濤波依水(7)、超滅分位門--意識,F(xiàn)起,睡眠與閥經(jīng)。
此外還有初、中、后和境、行、果的二種分法,詳見于《述記》中,此不贅述了。
六、內(nèi)容大意
《成唯識論》代表著唯識學在理論上的最高成就,它會集了印度佛學界以護法為中心的唯識研究成果,體系完整,內(nèi)容豐富,邏輯嚴緊。全論思想圍繞著成立唯識,到證得唯識,分破執(zhí)、顯理、釋難、行果四個方面,下面依次介紹:(一)破執(zhí):唯識學所要破的是我法二執(zhí)。為什么先要破執(zhí)呢?一、二執(zhí)是眾生生死根本,凡夫由二執(zhí)起二障,造作諸惡業(yè),以致招感苦果。二、眾生由于執(zhí)我執(zhí)法,起種種邪知謬見。如論中所學:世間眾生執(zhí)即蘊我,外道數(shù)論、勝論等執(zhí)離蘊我,小乘犢子部執(zhí)非即蘊非離蘊我;在法執(zhí)方面;數(shù)論立二十五諦(自性、神我、大、我慢、五唯、五大、十一根)為實有,以此說明宇宙人生的根源,現(xiàn)象及展開過程;勝論立六句義(實、德、業(yè)、同、異、和合)為實有;順世外道執(zhí)地、水、火、風極微實有、恒常,所生粗色雖無常,也是實有;小乘有部執(zhí)過去,現(xiàn)在、未來諸色實有,法體恒有。這些執(zhí)都障礙了對唯識無境的認識,所以論主在顯唯識理之前,一一列出,進行破斥,以示離心之外我法皆了不可得。
(二)顯理:是顯唯識無境的道理,論中先示三能變體,再明諸法唯識。
三能變,即初能變、二能變、三能變。初能變指阿賴耶識,為異熟能變,本論以五教十理論證,又用八段十門說明。
五教
(1)引《太乘阿毗達磨經(jīng)》(無始時來界)一頌。
(2)引《大乘阿毗達磨經(jīng)》(由攝藏諸法)一頌。
(3)引《解深密經(jīng)》(阿陀那識甚深細)一頌。
(4)引《入楞伽經(jīng)》(如海遇風緣)二頌。
(5)引小乘經(jīng)中密意說第八識,如大眾部之根本識等。
十理
(1)持種證:染凈諸法的生起必有種子作為親因緣,而種子要有受熏和相續(xù)不斷的保存者,在八識在唯有阿賴耶識才能承擔此任。
(2)異熟證:有情造善惡業(yè)必有真異熟識來招感生死果報:且為根身、器界生起的所依,前七轉(zhuǎn)識都有間斷,不能作為果報主體,由此證知有阿賴耶識。
(3)趣生證:有情流轉(zhuǎn)五趣四生,需要有一個具備相續(xù)不斷、實有、遍三界、不是雜生法的主體,在死有與生有之間過渡,前七轉(zhuǎn)識諸法都不具備,可知別有阿賴耶識。
(4)執(zhí)受證:有情的色身之所以生存不壞,是因為有識在執(zhí)受著,能執(zhí)受識必備先業(yè)所引,無覆無記,是一卷、遍持五根、相續(xù)不斷五義,眼等諸識無如此義,是見有阿賴耶識在執(zhí)受。
(5)壽識證:經(jīng)言:壽識三互相依持,有情生命相續(xù)不斷。此中識者,一定是阿賴耶識,以前七有間斷故。
(6)生死證:有情在生死時身心昏昧,六識不起,此時必有阿賴耶作為生時執(zhí)受羯羅藍或死時漸漸離開身體者。
(7)名色互為緣證:名,指非色四蘊,色是相身,名色包括了前七轉(zhuǎn)識和相身,經(jīng)云:識與名色更互相依。假如沒有阿賴耶識,此識又指什么呢?
(8)四食證:食有四種:
一、段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此中識食是有情一期根身的維持者,前七轉(zhuǎn)識有間斷故不能維持,唯有阿賴耶識有間斷故不能維持,唯有阿賴耶識才能作為識食。
(9)滅定證:滅盡定是因為滅去意識得名,然而經(jīng)教中說:滅盡定識不離身。此識如果不是阿賴耶識,又是指什么呢?
(10)染凈證:心生染凈諸法,是因為心受染凈法的熏習,并含藏其種子,除了阿賴耶識誰能作為染凈心呢?
八段十門(即八段中包含著十門)
(1)自相門:是阿賴耶識,具能藏、所藏、執(zhí)藏三義,因為在轉(zhuǎn)幾成圣的三位過程中,阿賴耶識一名最袂舍去,我執(zhí)所執(zhí)過失貪偏重,所以稱曰自相。
(2)果相門:是異熟識。為有情生死果報主體,具備三義:一、體是無記,二、相續(xù)不斷,三、普遍三界。又異熟識一名,寬且不共,所以得名。
(3)因相門:即一切種,為諸法生起的親因緣,是構(gòu)成阿賴耶緣起的最重要部分。論中以十門廣辨種子,又明種子熏習相,主要如種子的定義,種子與阿賴耶關(guān)系,種子的性質(zhì),種子的來源,種子的特色,種子的熏習情況等。其中種子的來源問題,列舉了護月的本有說,勝軍的新熏說,護法的本有親熏說。譯者站在護法的立場,對前二種說法,逐一駁斥。
(4)所緣門:為賴耶所變的種子、相身、器界、種子是相、名、分別習氣;相身指眼等五根,這二種是被賴耶識所執(zhí)受的,器界是山河大地等身外之物。賴耶識中的種子、有依共業(yè)熏成的共相種和不共業(yè)熏成的不共相種,由共相種成熟變似色等器世間相,不共相種成熟變似相身。又有情所緣境相,是有情各自變現(xiàn)的,以自所變?yōu)樽运?行相杖之而得生起。
(5)行相門:指識的能緣作用--見分。論主在這里廣論心體結(jié)構(gòu):列舉了安慧的一分說(自證分)、難陀的二分說(見分、相分)、陳那的三分說(自證分,見分,相分),護法的四分說(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譯者同情四分說,以為安慧知體而不知用,難陀知用而不知體,陳那所說也不盡理。又對前三家所引經(jīng)論進行會通,以示四分說最為合理。
(6)相應門:為與賴耶相應心所,是五遍行。
(7)五受門:賴耶識在五受中,唯與舍受相應。因為行相極不明了,是真異熟,為未那所緣故。
(8)三性門:三性是善、惡、無記。賴耶識唯與無覆無記相應,因為是生命主體,善染所依及所熏性故。
(9)因果門:阿賴耶識的緣起因果,如暴流水一般,相似相續(xù),不斷不常,剎那生滅,恒現(xiàn)在有,并依現(xiàn)在一剎那,有酬前因之用,假立過去因、有引當果之用,假立未來果。此三世中,過去、未來都是假的。
(10)位次門:是指阿賴耶識的舍斷位次,有舍名和舍體二種不同:舍名是舍阿賴耶識名稱,論中列舉護法、難陀二說,其中以護法所說的,阿賴耶識名稱在二乘無學回心的漸悟菩薩和大乘八地以上菩薩舍賴耶名為正義,舍體是舍異熟識體,菩薩修行到十地時,起金剛無間道,斷盡二障種子,熏增上品無漏種子,引發(fā)純凈的無垢識;至解脫道,轉(zhuǎn)舍有漏異熟識,轉(zhuǎn)得無垢清凈識。并說明凈識相應心所,性質(zhì)等。附列賴耶異名,以五十理論證實有阿賴耶識。
二能變,是未那識,為未那能變,論中以二教六理論證,又用八段十門說明。
二教
(1)引《入楞伽經(jīng)》(藏識說名心)一頌。
(2)引《解脫經(jīng)》(染污意恒時)一頌。
六理
(1)不共無明證:經(jīng)中說有不共無明,微細恒行,覆蔽真實,以至異生,恒處長夜。此不共無明必有相應心王,這心王不能是第六識,因為意識有間斷;也不能指第八識,因為賴耶無覆無記,可知必有恒行第七識體。
(2)六二緣證:前五識的生起都有所依根和所緣境,第六識也應如此,如無第七,意識則無所依之根。
(3)意名證:經(jīng)中說:思量名意,如果不承認未那識,這意又指什么呢?
(4)二定差別證:無想定與來盡定同是無心定,一種卻是凡夫的,一種則是圣人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區(qū)別,就是因為前者有染污意。如果沒有染污意,怎么判別二定呢?
(5)無想有染證:無想天有情一期生中,前天心心所雖滅,但還是有漏的,可見必有染污意。
(6)有情我不成證:有情善、染、無記心中恒帶我執(zhí),以至有情不能證空成圣,就是因為么七恒作染污依止。
八段十門
(1)標名門:梵語未那,漢譯名意,是思量義,恒番思量性余識故,又為意識不共依止故。
(2)所依門:未那識的依止是阿賴耶識,論中列舉了難陀和護法二種說法:難陀以為所依賴耶是種子賴耶,不是現(xiàn)行識,護法則以種子賴耶為因緣依,現(xiàn)行賴耶為不共俱有依。又泛論三種所依:一、因緣依、二、增上緣依、三、開導依,論主舉出難陀、安慧、凈月、護法四家說法,以護法義為正,其余皆不盡理。
(3)所緣門:未那所緣境界也是阿賴耶識,有難陀、火辨、安慧、護法四說。前三家依《瑜珈》、《對法》、《頭揚》,主張未那有我所執(zhí),或謂未那執(zhí)第八心王為我,心所為我所(難陀)或謂未那緣第八見分為我,相分為我所(火辨);或謂未那緣第八現(xiàn)行為我,種子為我所(安慧)。但在護法看來都不應理,以為未那一類恒相續(xù)生,又一味轉(zhuǎn),不可設(shè)有二執(zhí)相并,只緣賴耶見分為我而已。(4)體性門、(5)行相門:未那以思量為體性又以思量為行相,未轉(zhuǎn)依時恒思量我,轉(zhuǎn)依后恒思量無我。(6)染俱門、(7)相應門:與未那相應心所有十八種:即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五遍行,別境中慧,八大隨煩惱。其相應受在五受中,唯是舍受。
(8)三性門:未那在未轉(zhuǎn)依位,是有覆無記,已轉(zhuǎn)依位,則是善性。
(9)界系門:是討論未那識的活動情況。未那識的活動是取決于阿賴耶識,即不論賴耶識生于何地,未那識也跟著生于何地,任運恒緣自地藏識為自內(nèi)我。
(10)隱顯門:是說明未那識的伏斷位次。未那的斷滅有三位:一、阿羅漢位,二、出世道位,三、滅盡定位。此中阿羅漢位為永斷;出世道、滅盡定為暫時伏斷。又關(guān)于三位無未那有安慧與護法的不同說法;安慧以為三位無未那是說沒有未那識體,這第七唯與生執(zhí)根應無漏必無未那,染污之外更無未那自體;護法認為三位無未那者,是說無染污未那,只是在未那上去染污義,不是沒有第七識體;又此識不僅和我執(zhí)相應,也和法執(zhí)相應,以迷體方迷用故。論中還廣辨未那三位,引教、理論證在六識之外別有未那。
三能變,是前六識,稱了別能變,由七段九門說明,以前六為大小乘共教,故不需教理論證。
七段九門
(1)體別門:由依、發(fā)、屬、助、如五義,依六根立六識名。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在未自在位,依根別別緣境;到自在位,則能諸根互用,一根發(fā)識緣一切境界
(2)自性門(3)行相門:六識以了別六塵境界為自性,又以了別六塵境界為行相。
(4)三性門:前六識俱善、不善、無記性。同善心所相應時即成善性,同煩惱心所相應時即成不善性,不與善煩惱相應時即成無記,又三性同時有俱不俱二說,論中具出教理依據(jù),并以護法的俱轉(zhuǎn)說為正義。
(5)相應門:與六位五十一心所相應,論中廣釋五十一心所。
(6)受俱門:同三受相應,以前六體有間斷,易轉(zhuǎn)變故。又三受俱不俱起,論中具引二種說法。
(7)所依門:前六識的生起都以賴耶種子為因緣依,現(xiàn)行賴耶為共依,又前五識以五根為不共依,意識以意根為不共依。
(8)俱轉(zhuǎn)門:是討論前五識生滅情況,前五識的生滅是隨著因緣,而作為前五識因緣時常變化不定,因此前五識有時俱起,有時不俱起。
(9)起滅門;是說明意識生滅情況:意識不同前五,它有三大有利條件:一、與尋伺相應,二、不須他引,三、內(nèi)外門轉(zhuǎn),所以它能時,F(xiàn)行,但也有五種情況下不得生起:即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重睡眠,開絕七、八二識恒時生起附論八識俱轉(zhuǎn)情況,識體一異等。
已明能變識全,再辨諸法唯識,諸法唯識是說明了一切法由識所變,變有二種:一、因能變:又曰生變,是轉(zhuǎn)要義,由阿賴耶識中含藏的等流、異熱二種種子:等流種子具漏無漏二性,是前七轉(zhuǎn)識現(xiàn)行時所熏成的種子,能為八識三性諸法生起的親因緣;異熟種子具有漏善不善性,是前六識有漏善惡行為所熏的業(yè)種子,為招感異熟果的增上緣種,由此二種種子因緣成熟時展現(xiàn)出宇宙人生的差別現(xiàn)象。二、果能變,又曰緣變,是變現(xiàn)義,即八識自體現(xiàn)行時,各各變現(xiàn)相見二分,見分為能緣之心,相分為所緣之境,凡夫所執(zhí)我法,都不離相見二分,所以一切唯識,又為成立唯識,論主假設(shè)外人提出九難:一、唯識能因難,二、世事乖宗難;三、圣教相違難,四、唯識成空難,五、色相非心難,六、現(xiàn)量為宋難;七、夢覺相違難,八、外取他心難,九、異境非唯難,論中廣釋九難,以成立唯識,其內(nèi)與《唯識二十論》大多相同。三、釋難:這一部分內(nèi)容,是假設(shè)唯識無境理論自身的予盾,及與他教的相違,論主針對來問,一一給予解答:
(1)問:如果唯識無境,為何世間圣教說有我法?
答:世間、圣教所說我法都是假有,世間凡夫所執(zhí)我法是無體隨情假,圣教所說我法是有體施設(shè)假,這二種我法都依識所變現(xiàn)相見二分假設(shè),如果離開相見,我法都了不可得。
(2):問:心隨境起,外境既無,心識如何生起?
答:雖無外境。但由本識中一切種為因,現(xiàn)行識為緣,因緣和合,心識自然生起。
(3):問:有情的流轉(zhuǎn)生死是由善惡業(yè)所感,而造業(yè)是緣善惡境起,如果沒有外境,如何起感造業(yè),生死相續(xù)呢?
答:有情生死相續(xù)是以二取習氣為因緣,業(yè)習氣為增上緣,如此二種習氣無盡,則有情生死無窮,何假外境。
(4):問《解深密經(jīng)》說有三性,如果心外無境,應只有依他起一性,為何說三性?
答:三性也不離識,以眾緣所生心心所及所變現(xiàn)等為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橫執(zhí)我法為遍計執(zhí)性;于依他起上除去二執(zhí),所顯識等真性為圓成實性。
(5)問:既有三種自性,何故《般若經(jīng)》說諸法空無性呢?
答:一切法無性是佛陀密意說的,其實在三種自性中。只有遍計執(zhí)真正無性,依他起已圓成實都是假說無性,非性不無也。
四、行果:論曰:如是所成唯識性相,誰于幾位?如何悟人?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于五位漸次悟入。是說悟人唯識者要具備大乘二種性:一、本姓住種姓:即無始來依附本識中法爾無漏種;二、習所成種性:即聞法界等流法己,聞所成等熏習種子,如是之人方能略于五位漸次悟入唯識,五位是:一、資量位;二加行位;三、通達位;四、修習位;五、究竟位。
資量位:從菩薩初發(fā)菩提心至還未起順抉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以來是也。在此位中菩薩廣修六度萬行,積集福智二種資量;又由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資量力對唯識性相深能信解,但因未能通達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僅能制伏由粗分別而起的二障現(xiàn)行,至于細分別的二障種子還是未能伏滅。
加行位:菩薩長期修習福智二種資量,順解脫分滿巳,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經(jīng)過、頂、忍、世第一法,伏除能所二行取,這一過程稱為加行。加行位主要是伏除由虛妄分別引起的二取執(zhí),為進入見道做準備,然二執(zhí)無始形成,根深蒂固,要假定慧力量,才能給予鏟除。所以菩薩在位修明得定,發(fā)下品尋思,觀名、義、自性、差別皆自心變,觀所取空;頂位修明增定,發(fā)上品尋思,重觀名等四法,皆了不可得;忍位依印順定,發(fā)下品如實智,即于下忍印所取空,中忍業(yè)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修無間定,起上品如實智,印二取空。然能觀心上猶有空相未除,所以不同見道。
通達位:菩薩通過了、頂、忍、世第一法的不斷加功用行,在證入世第一法的次一剎那,發(fā)起無漏根本智親證真如,智境臺一,平等平等,這就是通達位。以具初見真理,又稱見道。見道有真見道和相見道:真見道是無漏根本智親證真如,斷分別起的二障種子,舍去習氣。相見道是后得智學習真如的斷證道理,此有三心的非安立觀,十六心的安立諦觀等。
修習位;通達位雖然頓斷了分別起的二障,但俱生二障還沒有開始動搖,因此,菩薩入地之后,不斷的修習真如觀及十波羅密,經(jīng)過十地,斷十種障,證十真如,得二轉(zhuǎn)依這一過程稱為修習位。修習位的主要內(nèi)容是轉(zhuǎn)依,轉(zhuǎn)依有四種意義:一、能轉(zhuǎn)道:是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此能伏斷二障種子。二、所轉(zhuǎn)依:有持種依和迷悟依的不同。持種依是阿賴耶識,具染凈種子,圣道轉(zhuǎn)得凈種,轉(zhuǎn)舍染種;迷悟依是真如,為迷悟根本,凡夫迷之則流轉(zhuǎn)生死,圣人悟之則清凈解脫。三、所轉(zhuǎn)舍:有所斷舍和所棄舍,所斷舍是二障種子,在真無間道現(xiàn)前彼便斷滅;所棄舍是余有漏并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xiàn)前時,引極純凈本識,非彼依故,皆永棄舍。四、所轉(zhuǎn)得:有所顯得的大涅槃和所生得的菩提四智。
究竟位:依三大阿僧祗劫,五位修行,所成就的二轉(zhuǎn)依果,為究竟位。此有真涅槃及大菩提的不同;大涅槃由斷二障之所顯得,大菩提由斷二障之所生得。由此成就三身四智,種種凈土,轉(zhuǎn)大*輪,說法利生。
七、特色
《成唯識論》是唯識學的集大成之作,心與以住唯識典藉相比,有它自身的特色。
(一)全面破斥小乘,外道實有境執(zhí),處處運用因明:如《論》卷一、二的釋(由假說我法)中,廣列世間異生、數(shù)論、勝論、涂灰、聲論、順世、犢子、有部等種種實我實法的不同主張;又在釋九難以成唯識中,也列舉世間、小乘之實法執(zhí),論主一一運用因明進行破斥,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外境是怎么不能成立的。此外,在對一些重要問題的討論時,往往廣引小乘及唯識諸師異說,或立或破行文常用因明軌式,益見立說的精嚴,同時也給因明學的運用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二)在解釋頌文時,常常推行出廣論:像釋(一切種)中,以十門分辨,廣論種子的定義、來源、性質(zhì)、與賴耶的關(guān)系,能熏與所熏情況等。在討論未那所依時:泛論因緣、俱有、開導三種依義,以及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熏種子的因果道理。在釋不假外境心識生起中:廣談四緣、十因、五果。在釋有情生死相續(xù)中:闡明三種習氣、十二有支、二種生死。在釋遍計等三性中:以十門分別,闡述三性與諸法關(guān)系。釋(無得不思議)一頌中:廣辨十地、十波羅密多、十一障、十真如及二轉(zhuǎn)依果等。釋(此即無漏界)一頌中,廣明三身相別及其殊勝功德。這些廣論對各項法義都作了總結(jié),簡別了不正義和不備義,使不能成立,可謂精博之至。
(三)糅合十家之說,以護法論釋為基礎(chǔ),以安慧、難陀等說為對照,相同義從略,異義列前,冠以(有義)二字,護法正說居后,如解釋《三十論》旨趣段:火辨解為斷二障,證二空,悟唯識理;安慧解為令生正解,得二勝果,護法解為破諸邪執(zhí),顯唯識理。又解種子來源中,先舉護月種子本有義,難陀種子新重義,再說護法種子具本有新種義。又考察諸識結(jié)構(gòu)時,依次列舉安慧的一分說,難陀的二分說,陳那的三分說,護法的四分說。又解釋未那所依時,先說難陀的未那所依唯種子賴耶;后指出護法正義。這些例子舉不勝舉,今天我們雖然無緣見到印度諸大論師《三十論》的注釋本,但卻可以從這些不同的說法中,窺見一斑。
(四)繼承前期各種經(jīng)論中唯識思想,使唯識理論體系完整化。如對賴耶識的論證:賴耶的論證最早見于《瑜伽論、攝抉擇分》,論中從依止執(zhí)受等八個方面說明,《顯揚圣教論》繼承此說,到無著《攝大乘論》,論據(jù)方面漸趄嚴密。
本論在此基礎(chǔ)上刪繁補缺,成為著名的五教十證。又像三能變識體--八識,在本論所依的六經(jīng)十一論中,盡管都有說明,但顯然是很籠統(tǒng)的,本論則從釋名、出體、所緣、行相、相應、伏斷位次等方面,分別以八段十門、七段九門,作了系統(tǒng)的說明。又如討論種子時,廣引各種經(jīng)論以十種分別。
成立唯識時:除了從理論上正面建立,還假設(shè)外人問難,釋難以成唯識。在唯識行果問題上:舉出了能行的人,所修的法,時間,過程,斷證位次,一一無不詳盡說明。
今天我們學習唯識,只要讀了《成唯識論》,就能全面了解唯識學教理行果了。
八、注釋及流傳
奘公門下人才濟濟,代表著正宗唯識思想的《成唯識論》一書譯出后,大家紛紛加以注釋,在諸注釋中。最為權(quán)威的,當推窺基撰的《成唯識論述記》,基師為本論筆受者,親得師承,奘公在印多年,究得唯識要義,盡授于彼,所以學習本論如果離開《述記》,則無法弄清各家異說,不能辨了是非邪正,窺基還另撰《掌中樞要》四卷,《別鈔》十卷,《料簡》二卷,補充《述記》所未詳。繼承窺基思想有慧沼,著有《了義燈》十三卷,發(fā)揚師說,詳破圓測,道證異義;壅又笥兄侵,著有《演秘十四卷,解釋《識論》及《述記》,進一步發(fā)揮慈恩唯識正義。三個《疏》及《述記》,代表著唯識正宗所在,是研究唯識學不可缺少的典藉。
繼承唯識正統(tǒng)思想的還有,慧沼門下的義忠、道邑、道獻等諸師。義忠撰有《鈔》三十卷、《纂要》;道邑有《義蘊》五卷,解釋慈恩《述記》。智周門下有如理、崇俊、從方等。如理有《疏義演》十三卷、《談微抄》五卷,《演秘釋》五卷。崇俊有《義翼》七卷,《注》二十卷。以上為本宗正統(tǒng)學者的注釋。
在奘公門下,與窺基注疏相先后的,有圓測《疏》十卷,普光《鈔》八卷,慧光《疏》四卷,玄范《疏》十卷,義寂《未詳決》三卷,這些與《述記》合稱六家。圓測門下有道證、勝莊、大賢等,道證會采集六家之說而折衷于圓測,撰《要集》十四卷:勝莊著有《決》三卷;大賢有《學記》八卷,另著《抉擇》一卷。此外,見于著錄的書名還有道化《要決》二卷,神雄《廣述》六卷,元曉《宗要》一卷,景光《量》二十五卷,《記》二卷,順《料簡》一卷,清素《記》十卷。這些著作十之八九都已散佚不傳了。
本論的研究到中唐以后漸衰,經(jīng)唐武會昌法難,最重要的《述記》、三個《疏》也煙滅無聞了,本宗命脈基于斷絕。到了明清之際,唯識學的研習再次抬頭,有明昱撰《俗證》十卷,通論撰《集解》十卷,王肯堂撰《證義》十卷,廣承撰《音義》十卷,大真撰《合響》十卷,大惠撰《自考》十卷,智旭撰《觀心法要》十卷,智素撰《音響補遣》十卷,這些注疏都是直接解釋本論,各抒已見,雖不能完成符合原義,但亦別具特色。
清未以來,有楊仁山居士從日本取回了諸宗注疏,刻印流通,唯識學的研究再度進入熱潮,本論作為唯識學的核心典藉也受到教界的廣泛重視。在居士界,南京有歐陽漸無創(chuàng)內(nèi)學院,專弘法相唯識,撰有《唯識講義》、《唯識抉擇談》。北方有韓清凈創(chuàng)三時學會,撰有《成唯識論述記講義》。在出家大德中,對唯識的宏揚項獻最大的首推太虛大師,撰有《唯識講要》、《唯識學概論》、《新的唯識論》等,又有慈航法師撰《成唯識論講話》,演培法師撰《成唯識論講記》。此外,《三十論》的注釋書則彼彼皆是,本論是《三十論》的集注,注解《三十論》必須在理解或消化本論內(nèi)容的情況下進行。所以,《古論》的注疏也都是本論的縮影。
筆者多年講授《三十論》,原先僅看一些《三十論》的淺易注釋,一旦涉及到重要問題未能解決時,才查閱《成唯識論述記》,于中得到一知半解。隨著學習唯識的深入,尤其讀了芝峰譯的《三十論講話》后,始對本論有了大概了解,同時出產(chǎn)生了精讀的愿望,本文是筆者在學習過程中,結(jié)合多年學習《三十論》的粗淺認識,提綱攜領(lǐng)的撰述于此,希望能成為學習本論的入門方便。
- 上一篇:唯識二十論的唯識思想
- 下一篇:《解深密經(jīng)》與唯識思想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濟群法師: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濟群法師: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濟群法師: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濟群法師: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濟群法師: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diào)整心態(tài)?
- 濟群法師: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濟群法師: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濟群法師: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該逃避痛苦嗎?
- 濟群法師: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濟群法師: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濟群法師: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濟群法師: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濟群法師:福報的判別和積累,打開福報的通道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