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教育與為師之道──佛教《善生經》的啟示

  傳統(tǒng)教育與為師之道

  ──佛教《善生經》的啟示

  近日,香港政府及教育局在籌備中、小學新必修科時,提出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實施,引起全港市民各種不同的反應及意見,讓教育工作者們對本港現(xiàn)時的教育體制及政策,不得不重新作出全面的檢討與反思。

  其實,所謂「教育」離不開「老師」與「學生」;由于學生們的未來人生目標與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師的引導與啟發(fā),因此,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所肩負的責任實在非常重要。

  這就是「為師之道」的問題。談到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為師之道,相信無人不知道唐朝韓愈的《師說》;它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即說道: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這一個經典名句,經過千百年的磨練,依然是歷久常新,發(fā)人深省。「求學」必須要有老師,這是古今皆然的事實。

  所以文中繼續(xù)說: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我們必須知道,人并不是天生就能明白一切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卻不請教老師,他的疑惑也就永遠不能解決了。出生在我們之前的人,他懂的道理本來就比我們早,所以我們應該向他請教;而出生在我之后的人,若是他懂的道理也比我早,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由于我們所要學的是道理,又何須計較他年紀比我大或比我小呢?所以不論貴賤或年紀,誰懂得道理,誰就是我們的老師?上У氖,從師問學的風氣,已很久不流傳了!想要沒有疑惑是很困難的啊!

  接著又說:「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我們試想想,古時候的圣人,他們的學問、道德遠遠超出一般的人,尚且還要向老師請教;現(xiàn)在一般人,他們的道德學問遠不及圣人,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由于這個緣故,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笨;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就是因此而產生的吧?

  由此可見,韓愈所說的「為師之道」,其實也就是「為學之道」。人必須見賢思齊,不恥下問,虛心學習,才能夠增長智能。與此同時還要精勤努力、珍惜光陰;所謂:「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進學解》)如果只顧嬉戲玩樂,而不懂得發(fā)奮圖強,用心學習,將來就會一事無成。

  這些雖然是古人的見解,但對今天社會教育體系中的「為師」與「為學」,仍然起到很大的啟迪作用,影響深刻。

  而面對同樣的問題,佛教又是怎么樣的看法與處理方式呢?依佛法來說,為師之道,就是如何做一個好老師;一個好的老師應該如何對待學生,在《善生經》中提出了下列幾種方法:

  一、順法調御,以愛教導:「順法」是隨順或有序地依據所當修學的法理或方法;「調御」就是調教、教導。這是關于學識、道理的教授、教導,或是關于人品、道德的教誡、教訓。人的接受教育,大體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智育」、「美育」的智識性傳授;一是「德育」、「體育」,或加上「群育」的品行、技能的調教。而教授、教誡之道,就好像馴馬一樣,所以說為調御,此亦表示為師者傳道、授業(yè)的愛心與能耐,如此才稱得上是良師、明師。

  二、誨其未聞,增廣見識:「誨」是教誨,就是講說、授與弟子、學生未嘗聽聞的學識、道理或技藝,從而增加他們的知識;蚴菫閹熣,將自己所能的學識、技藝教授與弟子、學生,以達到他們求學的目的。

  三、隨其所聞,令解善義:就是說,鼓勵學生發(fā)問,隨著學生所欲聽聞、學習的問題,善為講解其中的道理,使學生能正確的理解,不再存有疑問,所以說為「善解」。

  四、示其善友,樂于交游:「善友」亦可稱為「善知識」,一指堪為良朋好友的益友,一指具有良好學德的明師!甘尽故侵甘,意謂能夠指示學生,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良師、益友,令其知所親近,從而獲得進德成藝的利益。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務必謹慎。

  五、盡己所知,誨授不吝:就是說,為師長者應該將自己所學所能的知識或技術,傾囊相授,盡心傳授給學生,既不保留,亦不隱藏,希望學生們都能夠青出于藍,更勝于藍,將來出人頭地。

  以上《善生經》所提供的五種教學方法,如果為人師者都能做到的話,那么他的學生必能成材,他的教育亦必定成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