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差幾許?
迷悟之間差幾許?
在《六祖壇經(jīng)》中,惠能大師種種的說法、開導(dǎo),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覺悟,要我們?nèi)ッ在呌X。
迷與悟之間究竟相差幾許呢?其實,迷和悟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迷,就是凡夫,一念覺,就是佛祖,所以有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
佛與凡夫本來是一樣的,因為人人皆有佛性,佛也是人成的。在中國的民間信仰,有很多神明,他們有的過去也曾造福人間,什至也有了知過去、未來的神通力。但是佛教并未把這些神明定位在佛、菩薩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迷悟不同。
所謂佛、菩薩,一定要覺悟。覺悟什么呢?覺悟緣起法。也就是覺悟到你和我不是兩個,你和我是一體的。王陽明說:「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箤τ谟X悟的人而言,眾生不是心外的眾生,世界不是心外的世界,宇宙萬有和我都是一體的,宇宙萬有都在我的心里。所以,佛教對其他的宗教,并不是不尊重他們,只因悟道的層次有異,因此有迷悟的差別。
什么叫做證悟真理?一般人都知道,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證悟成佛。他悟道成佛,到底悟到什么?佛陀悟到的就是緣起法,也就是悟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悟到宇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能單獨存在,悟到宇宙萬有是彼此相互關(guān)係的存在。
有關(guān)因緣所生法,講起來很容易,真正的涵意卻不容易了解。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因緣法,必能時時心存感恩,感恩國家社會,感恩大眾的成就,我們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佛與凡夫的差別,只在于一個悟與迷的不同而已。
迷悟之間差幾許?迷和悟究竟有什么不同?
馬祖道一禪師有一次在打坐時,忽然朝佛像的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看了很不以為然,急忙問道:「老師!你為什么把痰吐在佛像的上面呢?」
道一禪師立刻咳嗽了兩聲,反問侍者道:「對不起!我還要再吐痰,請你告訴我,在虛空之中,那里沒有佛?我的痰應(yīng)該要往那里吐呢?」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實并沒有真正認識佛,因為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佛的法身流露在自然宇宙之中,那里沒有佛呢?馬祖雖將痰吐在佛像身上,這表示他已經(jīng)認識諸佛的法身,可以說,他已經(jīng)悟道了。
然而真正的悟和迷,事實上也不是那么容易分別的。
在一間寺院里,有一個年輕人正在打坐。老禪師回來了,他沒有站起來,老禪師就教訓(xùn)他:「年輕人怎么這么沒有禮貌!老師回來了,怎么站都不站起來一下呢?」
年輕人心想:「禪宗的禪師們講話,常常是怪怪的,常常都很顛倒,我也可以跟你說兩句禪話,表示我悟道了!褂谑蔷蛯ΧU師說:「我怎么沒有迎接你?我坐著迎接你,就是站起來迎接你,不是一樣嗎?」
老禪師聽了以后,上去就給他一個耳光,年輕人被打了以后,很生氣的說:「你怎么打我呢?」
老禪師哈哈一笑,「年輕人!我告訴你,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禪師們講的話,有時候看起來好像不合乎邏輯,實際上是非常合乎真理的。
有個小偷到寺院偷東西,但翻箱倒柜都找不到值錢的東西可偷,不得已,正準(zhǔn)備離去時,睡在床上的無相禪師開口說道:「喂!你走的時候,記得替我把門關(guān)好!
小偷最初嚇了一跳,隨即就說:「你這個和尚這么懶惰,連門都要別人關(guān),難怪寺里沒有一點值錢的東西可偷!」
禪師對小偷說:「你真莫名其妙!難道要叫我老和尚天天去辛苦賺錢來給你偷盜嗎?」
從這一段對話也可以看得出來,悟道的禪師面對事情時的灑脫,他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樣。
禪宗的四祖道信禪師,有一次去拜訪法融禪師。據(jù)說,法融禪師的道行很高深,不但修到百鳥來朝、猿猴獻果,而且跟老虎、獅子住在一起,打成一片。四祖道信初到,看見獅子、老虎張牙舞爪的樣子,不覺舉起雙手作恐怖狀。法融禪師這看到,便說:「禪師!你還有這個在嗎?」意思是說,你還有恐怖嗎?
隨后法融禪師就去燒茶,在他燒茶的時候,道信禪師就在一張凳子上,寫了一個「佛」字。當(dāng)法融回來將要坐下時,一看「佛」字,悚然震驚,認為怎可坐在佛上呢?這時道信禪師哈哈大笑:「喔!原來你也還有這個在!」
這則公案是在說明,悟道的禪師應(yīng)該什么東西都能夠放下,獅子、老虎,你何必要恐怖呢?什至連「佛」字,你又何必生起有無的心呢?
當(dāng)然,悟道的禪師在平常生活里面,并不刻意的表現(xiàn)出悟的境界,他看起來仍然和一般人一樣。不過,有時候進入到禪的境界、定的境界,當(dāng)然就不一樣了。
一般的凡夫,平常都是憑妄識在生活,這就是迷。我們?nèi)绾尾拍芪虻,如何才能對世間有另外的看法,而不再是霧里看花?我們?nèi)绾尾拍芸吹秸鎸嵉氖篱g,如何才能夠安住在真心里生活?迷悟的分別究竟在那里?迷悟的分別就在圣凡之間!凡是迷,圣是悟。當(dāng)你迷的時候,無論走到那里,都覺不好,什至天下之大,有時候竟無容身之處。但是如果你悟道的話,那真是「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所以,覺悟的人居住一處,就是居住在一切處,只要悟道,宇宙虛空都是我們的。迷悟之間差幾許?雖然只差那么一點,卻是需要多少的修行功夫,才能去迷覺悟呢!
- 上一篇:什么是曹溪大師的修行法門?
- 下一篇:為什么說人有二種,法無二法?
- 星云大師:怎樣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shè)齋沒有功德?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師:善知識要具備那些條件?
- 星云大師:無根禪師找房子,也和放下有關(guān)系?
- 星云大師:佛教的禮敬方法與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樣嗎?
- 星云大師:《摩訶僧祇律》水中撈月故事主要表達什么?
- 星云大師: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的解釋
- 星云大師: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的意思
- 星云大師:無念法門,十種分別,何以無別?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人有二種,法無二法?
- 星云大師:什么是曹溪大師的修行法門?
- 星云大師:「定」與「慧」的關(guān)系如何?
- 星云大師:什么是一行三昧?
- 星云大師:什么是「障道因緣」?
- 星云大師:如何「看心觀靜」?
- 星云大師:何謂頓漸利鈍?
- 星云大師:何謂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 星云大師:如何對治「塵勞妄想」?
- 星云大師:如何處理「見聞覺知」?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星云大師:怎樣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shè)齋沒有功德?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師:善知識要具備那些條件?
- 星云大師:佛教的禮敬方法與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樣嗎?
- 星云大師:《摩訶僧祇律》水中撈月故事主要表達什么?
- 寬運法師:修行其實就是修心
- 如瑞法師:煩惱從哪兒來?
- 如瑞法師:把苦難當(dāng)成老師,苦難皆是助道緣
- 慈莊法師:人有三事勝過諸天
- 慈莊法師: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給別人?回向的意義
- 慈莊法師:阿難問佛陀的四個問題
- 白云禪師:無明的突破是否牽涉所知障?
- 白云禪師: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白云禪師:“法相假立”的法義是什么?
- 證嚴法師:善是什么?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本源法師:善的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
- 弘一法師/慶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biāo)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安法師文章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妙境法師講解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星云大師]怎樣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 [普洱茶]普洱茶越苦越值得收藏嗎?
- [禪宗文化]郁山主《悟道詩》的禪意
- [哲理故事]有螞蟻啃骨之精神,必會成功
- [佛經(jīng)故事]偷蓮花的“鴛鴦”
- [華嚴經(jīng)]立志如大山,種德若深海
- [佛與人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佛學(xué)常識]佛寶節(jié)為什么又叫做浴佛節(jié)?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shè)齋沒有功德?
- [紅茶]紅茶發(fā)源于什么時候,哪個地方?
- [禪宗文化]憨山大師《雪里梅花》的禪意
- [哲理故事]別埋怨,堅持最重要
- [佛經(jīng)故事]佛陀降伏毒龍的故事
- [佛與人生]安定自己,安定他人
- [佛學(xué)常識]佛教的根本精神與教化方式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綠茶]四川峨眉山什么茶最有名?峨眉山竹葉青